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混合C_4中分离正丁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万忠 徐世艾 +1 位作者 王立新 徐应铨 《齐鲁石油化工》 1998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从混合C4中分离丁烯-1及正丁烯(丁烯-1、顺丁烯-2、反丁烯-2)的研究及开发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混合C4 分离 正丁烯 丁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烃在DMF中的相对挥发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立新 任万忠 +2 位作者 徐世艾 冯咏梅 徐应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17-520,共4页
利用静态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C4烃在DMF中的蒸气压与组成的关系曲线,与纯C4的蒸气压曲线比较,可以看出,DMF改变了正丁烷与其它C4烃之间的相对挥发性关系,这为萃取精馏法分离烷烃和烯烃提供了依据。为了验证,还测定了正... 利用静态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C4烃在DMF中的蒸气压与组成的关系曲线,与纯C4的蒸气压曲线比较,可以看出,DMF改变了正丁烷与其它C4烃之间的相对挥发性关系,这为萃取精馏法分离烷烃和烯烃提供了依据。为了验证,还测定了正丁烷和1-丁烯在DMF中的相对挥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4烃 DMF 挥发性 馏份 石油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用异丁烷脱氢催化剂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尚 房德仁 +3 位作者 任万忠 张梨梅 许文友 秦玉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5-700,共6页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上比较了自行开发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YBD-201和国外催化剂A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粉体磨耗仪、氮吸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YBD-201的磨耗率为0.4%(w),仅为催化剂A的1/5,...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上比较了自行开发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YBD-201和国外催化剂A的催化性能,同时采用粉体磨耗仪、氮吸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YBD-201的磨耗率为0.4%(w),仅为催化剂A的1/5,且前者的比表面积是后者的近2倍;再生后两种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在液态空速1.0 h-1、反应温度570℃的条件下,YBD-201上的异丁烷转化率为52%,异丁烯选择性可达92%;而采用催化剂A时,这两项指标分别约为44%和91%。在达到相同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时,催化剂YBD-201的使用温度比催化剂A的使用温度低20℃左右。与催化剂A相比,催化剂YBD-201的低温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再生周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烷 异丁烯 脱氢催化剂 固定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d)/Hβ催化剂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智艳 房德仁 +1 位作者 刘波 任万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t/Hβ和Pd/Hβ催化剂,采用高压连续微反装置在反应温度300~500℃、反应压力2.0 MPa、氢与烃的摩尔比3.0、液态空速1.25 h-1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的性能;采用N2吸附-脱附和SEM方法对催化剂进...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t/Hβ和Pd/Hβ催化剂,采用高压连续微反装置在反应温度300~500℃、反应压力2.0 MPa、氢与烃的摩尔比3.0、液态空速1.25 h-1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的性能;采用N2吸附-脱附和SEM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50℃时,Pd/Hβ催化剂的性能优于Pt/Hβ催化剂;反应温度为400℃时,后者的性能优于前者。反应温度为400℃时,Pt/Hβ催化剂的适宜Pt负载量为0.6%(w),此时正丁烷转化率为65.6%,异丁烷选择性为55.6%;Pd/Hβ催化剂的适宜Pd负载量为0.3%(w),此时正丁烷转化率为64.6%,异丁烷选择性为44.8%。考察了助剂对Pt/Hβ和Pd/Hβ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添加Cu,Sn,Zn的催化剂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烷 异构化 铂/Hβ 钯/Hβ 双功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酰吗啉的生产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安振国 张晓杰 任万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3,共5页
综述了N-甲酰吗啉的生产和应用情况。目前N-甲酰吗啉的主要生产方法有甲酸法、甲酸甲酯法和羰基合成法等,其中甲酸法生产工艺最优,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N-甲酰吗啉主要应用于芳烃回收、丁烯提浓及天然气脱硫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N-甲酰吗啉 吗啉 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过程对Cr_2O_3/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尚 赵金波 +2 位作者 房德仁 张梨梅 任万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研究了多次循环再生对固定流化床用YBD-201型异丁烷脱氢Cr/Al_2O_3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TPO法及烧炭实验确定了失活催化剂的结碳种类及结碳率,对新鲜催化剂及多次再生后的催化剂进行TPR实验。采用TEM,XRD,BET等方法表... 研究了多次循环再生对固定流化床用YBD-201型异丁烷脱氢Cr/Al_2O_3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TPO法及烧炭实验确定了失活催化剂的结碳种类及结碳率,对新鲜催化剂及多次再生后的催化剂进行TPR实验。采用TEM,XRD,BET等方法表征了多次再生前后催化剂的物相、微观形貌、比表面积、体积平均粒径及磨耗率等物理性质。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多次再生后物相没有变化,结构稳定;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粒径分布等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实验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铬的价态更高,多次再生后Cr/Al_2O_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稳定且均可恢复,催化剂的活性保持在50%左右,异丁烯选择性保持在92%左右,可作为流化床异丁烷脱氢催化剂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3/Al2O3 催化剂 再生 固定流化床 异丁烷脱氢 异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13X分子筛吸附分离丁烷-丁烯混合体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秦玉武 房德仁 任万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4-728,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Cu+/13X分子筛吸附剂,利用固定床吸附装置对该系列吸附剂分离丁烷-丁烯混合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吸附剂中Cu Cl2负载量、焙烧还原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再生次数等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Cu+/13X分子筛吸附剂,利用固定床吸附装置对该系列吸附剂分离丁烷-丁烯混合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吸附剂中Cu Cl2负载量、焙烧还原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再生次数等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TPD方法分析了碳四组分与活性中心π-络合能力的强弱。实验结果表明,Cu+/13X分子筛吸附剂是一种分离丁烷-丁烯混合体系的优良吸附剂,当Cu Cl2负载量为5.67%(w)、350℃下焙烧1.00 h、吸附温度为35~40℃时,常压下吸附效果最佳。升高吸附压力使吸附剂的穿透吸附时间缩短,且吸附压力过高时会引起吸附柱死体积内的气体体积增加,不利于分离。Cu+/13X分子筛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多次再生后仍保持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烷 丁烯 Cu^+/13X分子筛 吸附分离 混合碳四 π-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C_4烃中的微量杂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平 郑丹星 +1 位作者 任万忠 许文友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2-1055,共4页
以癸二腈0.8m×4mm+聚乙二醇-20M2.2m×4mm为填充柱,采用液相进样阀液态直接进样的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丁烯水合尾气C4烃中的C5、叔丁醇、二仲丁醚、甲乙酮及仲丁醇等微量杂质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自制的填充色谱柱对... 以癸二腈0.8m×4mm+聚乙二醇-20M2.2m×4mm为填充柱,采用液相进样阀液态直接进样的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丁烯水合尾气C4烃中的C5、叔丁醇、二仲丁醚、甲乙酮及仲丁醇等微量杂质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自制的填充色谱柱对丁烯水合尾气C4烃中的主要杂质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各杂质组分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在检测范围内各杂质组分的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8,0.9996,0.9990,0.9998,0.9994。该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各杂质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在97%~102%之间。该分析方法简单,试样不需前处理过程,可推广应用于C4烃类及相似试样中微量杂质含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丁烯水合 C4烃 仲丁醇 甲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共沸精馏合成N-甲酰吗啉 被引量:1
9
作者 安振国 张晓杰 任万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报道了一种将反应精馏和共沸精馏耦合制备N-甲酰吗啉的新工艺,分别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和理论塔板数。当吗啉和甲酸的进料摩尔比为1.02,以RA-01作为共沸精馏溶剂,溶剂比为8,反应段、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塔板数分别为5、18和6时,反... 报道了一种将反应精馏和共沸精馏耦合制备N-甲酰吗啉的新工艺,分别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和理论塔板数。当吗啉和甲酸的进料摩尔比为1.02,以RA-01作为共沸精馏溶剂,溶剂比为8,反应段、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塔板数分别为5、18和6时,反应精馏实验得到的N-甲酰吗啉平均收率为99.45%。采用闪蒸法提纯N-甲酰吗啉,产物纯度99.96%,总收率99.15%。工艺实验与模拟计算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酰吗啉 反应精馏 共沸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吸收-蒸馏工艺净化丁烯水合尾气
10
作者 苏芳云 李彬 +1 位作者 任万忠 姚亚平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1年第5期427-430,共4页
采用吸收-蒸馏工艺净化丁烯水合尾气。以吸收剂S作为溶剂,在吸收温度为50~80℃,吸收压力为0.2~0.8 MPa,吸收时间为1.0~2.0 h,使C4烃处于气相的分离环境下,并在吸收器上部增加蒸馏段,以及控制蒸馏段回流比为1.2的操作条件下,可使水合... 采用吸收-蒸馏工艺净化丁烯水合尾气。以吸收剂S作为溶剂,在吸收温度为50~80℃,吸收压力为0.2~0.8 MPa,吸收时间为1.0~2.0 h,使C4烃处于气相的分离环境下,并在吸收器上部增加蒸馏段,以及控制蒸馏段回流比为1.2的操作条件下,可使水合尾气C4烃中的总杂质质量分数从0.683%降低至不超过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直接水合 仲丁醇 尾气 净化 吸收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中丙烷-异丁烷混合脱氢催化剂的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乐晶 杜玉朋 +2 位作者 房德仁 田晖 任万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9-534,共6页
在中试循环流化床装置上,采用自主研发的PBD型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对丙烷/异丁烷混合烷烃进行催化脱氢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气态空速、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脱氢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D型催化剂对丙烷/异丁烷混合烷烃脱氢反应表... 在中试循环流化床装置上,采用自主研发的PBD型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对丙烷/异丁烷混合烷烃进行催化脱氢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气态空速、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脱氢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D型催化剂对丙烷/异丁烷混合烷烃脱氢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混合烷烃的转化率增加,混合烯烃(丙烯+异丁烯)的选择性逐渐下降,收率逐渐增加。随气态空速的增大,混合烷烃的转化率下降,混合烯烃(丙烯+异丁烯)的选择性增加,而收率逐渐减小。其中,在反应温度600℃、气态空速1 700 h^(-1)、丙烷含量20%(w)、异丁烷含量在80%(w)的条件下,总烷烃转化率达48%以上,总烯烃选择性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烷烃 脱氢 工艺条件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在丙烷脱氢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玉朋 孙乐晶 +1 位作者 房德仁 任万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3,共6页
针对某中试循环流化床装置中的丙烷脱氢反应器建立了三维多尺度CFD流动-传热-反应耦合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丙烷脱氢反应器的操作工况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所建立的三维多尺度CFD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刻画丙烷脱氢在整个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反... 针对某中试循环流化床装置中的丙烷脱氢反应器建立了三维多尺度CFD流动-传热-反应耦合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丙烷脱氢反应器的操作工况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所建立的三维多尺度CFD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刻画丙烷脱氢在整个流化床反应器内的反应历程。通过参数优化研究获得丙烷脱氢反应器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600℃,体积空速2 350h^(-1),催化剂装量0.8kg,催化剂平均粒径70μm。在此操作工况下,丙烷转化率为43.46%,丙烯选择性为85.66%,丙烯收率达37.24%。所建立的CFD模型能够用于丙烷脱氢流化床反应器的模拟、设计、放大与优化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脱氢 计算流体力学 循环流化床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基催化剂的酸调控及其在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宪飞 刘伟 +3 位作者 田林宇 李潘之 陈小平 任万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量提高.丁烯原料的评价结果表明:添加调节剂制备的含有较多缺陷位点的UiO-66显著提高了2-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360℃、体积空速为12 h-1时,UiO-66-HAC催化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收率高达12.7%,选择性高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调节剂 2-丁烯 1-丁烯 双键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丁烷在Cr/Al_2O_3催化剂上的脱氢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梨梅 房德仁 +1 位作者 任万忠 刘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1-1466,共6页
以Cr/Al_2O_3为催化剂催化混合丁烷脱氢,采用S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液时空速对混合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正丁烷脱氢反应的产物分布。表征结果显示,Cr/Al_2O_3具有较好的球形形态,粒径36~135μm。实验结果表明... 以Cr/Al_2O_3为催化剂催化混合丁烷脱氢,采用S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液时空速对混合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正丁烷脱氢反应的产物分布。表征结果显示,Cr/Al_2O_3具有较好的球形形态,粒径36~135μm。实验结果表明,Cr/Al_2O_3对混合丁烷脱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540℃、液时空速2.5 h^(-1)时,100%(w)正丁烷的转化率达30%以上,正丁烯选择性接近80%;在反应温度540℃、液时空速2.5 h^(-1)时,混合丁烷中正丁烷含量(w)为40%~100%时的转化率达30%以上,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在反应温度540~560℃、液时空速2.0~2.5 h^(-1)时,混合丁烷中正丁烷含量低于40%(w)时的转化率为33%~45%,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正丁烷脱氢反应产物中反丁烯的选择性最高,顺丁烯次之,1-丁烯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氧化铝催化剂 混合丁烷 脱氢 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四分离循环溶剂中杂质的结构分析及产生机理
15
作者 李云飞 戚克进 +3 位作者 任万忠 许文友 陈小平 王文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3,共4页
分离提纯了萃取精馏分离丁烷丁烯的循环溶剂(甲乙酮与N-甲酰吗啉)中的杂质,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气质联用等手段对提纯后的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探讨了杂质产生的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未知杂质为仲丁基吗啉,分子... 分离提纯了萃取精馏分离丁烷丁烯的循环溶剂(甲乙酮与N-甲酰吗啉)中的杂质,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氢谱和气质联用等手段对提纯后的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探讨了杂质产生的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未知杂质为仲丁基吗啉,分子式为C_8H_(17)NO,其产生机理,是在有水的条件下,N-甲酰吗啉水解为吗啉和甲酸,吗啉、甲酸与甲乙酮反应生成仲丁基吗啉。严格控制碳四分离体系中的水分含量,可以很好地抑制杂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 甲乙酮 N-甲酰吗啉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合成MTBE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研究的评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万忠 《齐鲁石油化工》 199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较全面地归纳和分析了国内外用酸性树脂催化合成MTBE的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机理及甲醇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催化合成 MTBE 反应速率 甲基叔丁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