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皮下脂肪来源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迅轶 仵敏娟 刘厚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3-816,共4页
目的:建立从切除得到的人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及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的方法。方法:以人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来源,分离、培养、扩增ADSC,并应用针对相对特异性分子的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及多向诱导分化等方法鉴定干细胞特性。结果:本实验... 目的:建立从切除得到的人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及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的方法。方法:以人皮下脂肪组织为材料来源,分离、培养、扩增ADSC,并应用针对相对特异性分子的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及多向诱导分化等方法鉴定干细胞特性。结果:本实验培养的ADSC具有干细胞生长特性并表达相对特异分子,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并且具有遗传稳定性。结论:从切取的人皮下脂肪组织可成功分离得到ADSC,为组织工程提供了新的来源丰富、提取方便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体皮表皮干细胞的定位及分离培养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玲 刘善荣 +4 位作者 仵敏娟 刘军 刘冰 邢新 刘厚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5-817,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在成人体皮中的分布及其分离和培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人体皮中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表达,对成人体皮中的表皮干细胞进行定位和定量;用Ⅳ型胶原分离培养成人体皮表皮干细胞,通过检测β1整合素及角蛋...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在成人体皮中的分布及其分离和培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成人体皮中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表达,对成人体皮中的表皮干细胞进行定位和定量;用Ⅳ型胶原分离培养成人体皮表皮干细胞,通过检测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表达水平及克隆形成率(以角质细胞为对照)对其进行鉴定。结果: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的免疫组化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表皮的基底部及毛囊周围,阳性细胞在表皮中所占的数量较少,且在真皮中也有少量表达。体外培养,可见细胞呈克隆样生长、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且其克隆形成率为17.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结论:应用Ⅳ型胶原快速贴附法及成人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成人体皮中表皮干细胞成功进行了分离培养,为表皮干细胞体外的大量扩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APSK_TCM编码调制方法在水声传输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淑霞 刘志斌 仵敏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431-5433,共3页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编码长度,最小乘积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声信道的8APSK_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8APSK_TCM模式相对于标准的TC...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编码长度,最小乘积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声信道的8APSK_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8APSK_TCM模式相对于标准的TCM模式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改善了水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道 信道编码 网格编码调制(TCM) 非对称相位调制(AP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信道的MAPSK-TCM编码调制技术研究
4
作者 郭淑霞 仵敏娟 黄建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3-546,共4页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水声信道带宽有限的情况,提出了在信号频带不展宽的情况下提高水声通信性能的多进制非对称MAPSK-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分别对码率为1/2、...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TCM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水声信道带宽有限的情况,提出了在信号频带不展宽的情况下提高水声通信性能的多进制非对称MAPSK-TCM编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分别对码率为1/2、2/3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MAPSK-TCM方法(M=4或8)相对于相同信号带宽的标准TCM方法,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对改善水声通信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道 网格编码调制(TCM) 非对称相位调制(AP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早期胚胎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位和体外初步分离培养 被引量:2
5
作者 仵敏娟 刘善荣 +4 位作者 刘厚奇 惠宁 杨玲 王凤玫 汤淑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8-821,共4页
目的:从早期人胚分离培养人早期胚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4-6周胚龄的人胚,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特定抗体SH-2,对MSC在人胚中的分布进行定位,分离组织进行培养。免疫组化和流式细... 目的:从早期人胚分离培养人早期胚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4-6周胚龄的人胚,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特定抗体SH-2,对MSC在人胚中的分布进行定位,分离组织进行培养。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C的相对特异性抗原SH-2、CD44、ODT-4、S-100、CD34、α-smooth-actin在分离培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胚胎的四肢、躯体部紧邻神经管的下方(不包括原肠等内脏部位)有大量的MSC:分布。分离培养可得到成纤维状的MSC,贴壁生长,有生长优势,可多次传代并保持MSC:生物学特性不变。结论:通过机械分离和胰酶消化的方法,可从早期人胚得到MSC。利用MSC的贴壁生长特性及生长优势,经4-5次传代后可得到纯度很高的M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参数选择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永锋 仵敏娟 +2 位作者 高喆 吴亚锋 任兴民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4,511,共4页
为避免人为选择平均周期和线性区间所带来的计算不准,在分析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基础方法之上,提出平均周期和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线性区域的确定方法。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 为避免人为选择平均周期和线性区间所带来的计算不准,在分析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的基础方法之上,提出平均周期和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线性区域的确定方法。仿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最大LYAPUNOV指数 小数据量法 平均周期 线性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