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南洼陷沙四段沉积砂体类型及分布 被引量:19
1
作者 仲维苹 操应长 +1 位作者 王艳忠 刘晖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利用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渤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砂体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是由断层或者断裂带控制的断陷湖盆沉积,在沙四段沉积时期,构造复杂,沉积作用以近源快速堆积为主,沉积砂体类型多... 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利用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渤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砂体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是由断层或者断裂带控制的断陷湖盆沉积,在沙四段沉积时期,构造复杂,沉积作用以近源快速堆积为主,沉积砂体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洪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和洪水—漫湖等类型。在沙四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在湖盆边缘主要发育洪积扇,湖盆的深水部位主要为洪水—漫湖等沉积砂体;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气候逐渐变暖变湿,物源供应充足,沉积物向盆内推进,在湖盆的周围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砂体,在湖盆的深水部位主要为由于坡折带的存在而形成的滑塌浊积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砂体 类型 分布 沙四段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陆南凸起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仲维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5,共9页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物性等资料,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陆南凸起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根据侏罗系不同层段岩石组分、黏土矿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分析各层段经过成岩作用后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结合岩心及测井解释资料,探讨成岩...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线衍射、物性等资料,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陆南凸起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根据侏罗系不同层段岩石组分、黏土矿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分析各层段经过成岩作用后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结合岩心及测井解释资料,探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侏罗系储层主要经历压实、胶结及溶蚀等成岩作用,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侏罗系八道湾组原生孔隙甚少,以次生溶孔为主;三工河组原生孔隙发育;西山窑组以溶蚀型原生孔隙为主。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明显,粒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以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南凸起 侏罗系 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苏朝光 仲维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8-655,共8页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分析、砂砾岩含量分析、地层倾角分析以及岩屑组分分析等方法,对沙湾组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沙湾组存在西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早期发育西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了...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分析、砂砾岩含量分析、地层倾角分析以及岩屑组分分析等方法,对沙湾组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沙湾组存在西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早期发育西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了砂体呈近南北向展布,晚期物源方向往东迁移,以东北方向为主,控制了砂体呈东北-西南向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古水流 沙湾组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夏子街组扇体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学国 仲维苹 +2 位作者 徐后伟 张关龙 王有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6-280,共5页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中二叠统夏子街组为近物源扇三角洲沉积,其纵向切割叠置,厚度大,沉积格局复杂。通过精细研究对比发现,哈拉阿拉特山西部及东部地区虽都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但在相标志、搬运机制、砂体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中二叠统夏子街组为近物源扇三角洲沉积,其纵向切割叠置,厚度大,沉积格局复杂。通过精细研究对比发现,哈拉阿拉特山西部及东部地区虽都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但在相标志、搬运机制、砂体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岩心、测录井等多种资料,运用沉积特征及岩电分析等手段研究后认为,西部地区为陡坡重力流为主的靠山型扇三角洲,东部地区为缓坡牵引流为主的靠扇型扇三角洲,2种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储集层物性及储集层分布格局。这一认识对油气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哈拉阿拉特山 中二叠统 夏子街组 扇三角洲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