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教育研究的失范与归因
1
作者 仲丽娟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基础教育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掩藏着深层研究的失范,这是基础教育研究的最大的障碍和危机。这与教师对基础教育研究属性的定位的偏失、基于非学术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以及现有体制存在的根本性欠缺与误导相关。对基础教育研究失范现象... 基础教育研究表面繁荣的背后掩藏着深层研究的失范,这是基础教育研究的最大的障碍和危机。这与教师对基础教育研究属性的定位的偏失、基于非学术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以及现有体制存在的根本性欠缺与误导相关。对基础教育研究失范现象的梳理,有助于立足基础教育的实践来研究并解决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研究 定位 功利主义 价值取向 教学研究 研究失范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2
作者 仲谨 仲丽娟 +2 位作者 孙海英 赵守静 刘艳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1期187-187,共1页
总结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体会,主要包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便捷的服务流程,改变排班模式、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实行床位包干、护士站前移。认为优质护理的开展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团队的建设。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服务质量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pH湖泊水处理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9
3
作者 贺晓娟 袁本松 +3 位作者 黄保平 王文静 仲丽娟 肖刚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51-55,共5页
针对微山湖源水pH季节性变化的水质特征,对自来水厂处理过程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采用不同铝盐混凝剂对不同pH条件下残余铝的有效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原水pH值<7.5,使用传统PAC作为混凝剂时,出厂水残余... 针对微山湖源水pH季节性变化的水质特征,对自来水厂处理过程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采用不同铝盐混凝剂对不同pH条件下残余铝的有效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原水pH值<7.5,使用传统PAC作为混凝剂时,出厂水残余铝浓度可以控制在0.17 mg/L以下;当原水pH值>8.1,使用PAC混凝时,出厂水残余铝浓度接近限值0.20mg/L,而使用AlCl_3·6H_2O、Al_2(SO_4)_3·18H_2O作为应急混凝剂,出厂水pH值可以降到7.6,残余铝浓度为0.15 mg/L,低于0.20 mg/L的饮用水标准要求。研究结果可供有相似水源的自来水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pH湖泊水 自来水厂 混凝剂 残余铝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强化混凝除氟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文静 仲丽娟 +5 位作者 黄保平 袁本松 王砚 贺晓娟 杨成浩 谢新亚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95-98,151,共5页
沛县地表水厂原水氟化物常年临近限值,为降低出厂水超标风险,基于水厂工况,采用多种铝盐[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铝AlCl3、硫酸铝Al2(SO4)3]作混凝剂,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和中试研究,对比分析了原水含氟量在1.0~1.5 mg/L时,不同混凝剂种... 沛县地表水厂原水氟化物常年临近限值,为降低出厂水超标风险,基于水厂工况,采用多种铝盐[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铝AlCl3、硫酸铝Al2(SO4)3]作混凝剂,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和中试研究,对比分析了原水含氟量在1.0~1.5 mg/L时,不同混凝剂种类在投加量(以Al2O3计)为3.0~14.0 mg/L时的除氟效果。结果表明:水厂现用混凝剂PAC除氟能力有限,除氟率不高于12%,其除氟率与投加量对应关系不明显;AlCl3和Al2(SO4)3除氟能力相似,除氟率可达45%,且随着投加量增加而增大。更换混凝剂强化混凝的方案为水厂在应急除氟时提供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 混凝沉淀 混凝剂 投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