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措施臭氧浓度升高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柯心怡 郑海峰 +3 位作者 令狐莎艺 尚博 徐彦森 冯兆忠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031-8041,共11页
臭氧(O_(3))浓度升高对作物产生胁迫并间接影响地下生态过程,然而这种影响是否受施肥措施和品种差异的调控尚不清楚。利用开放式O_(3)控制熏蒸系统模拟O_(3)浓度升高,探究O_(3)浓度升高、施肥措施和水稻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 臭氧(O_(3))浓度升高对作物产生胁迫并间接影响地下生态过程,然而这种影响是否受施肥措施和品种差异的调控尚不清楚。利用开放式O_(3)控制熏蒸系统模拟O_(3)浓度升高,探究O_(3)浓度升高、施肥措施和水稻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资源限制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O_(3)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土壤碳获取β⁃1,4⁃葡萄糖苷酶(BG)活性,并有增加胞外酶矢量长度的趋势,表明高浓度O_(3)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限制。O_(3)浓度升高虽然没有显著影响其它水解酶活性,但O_(3)浓度升高与肥料处理或水稻品种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某些酶(如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表明O_(3)浓度升高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受到施肥处理和水稻品种的调节。同时,相较于施用无机肥,有机无机配施显著增加了所有测定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呼吸,缓解了土壤微生物碳限制,加剧了磷限制。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O_(3)浓度升高和施肥措施均显著影响了微生物群落结构。此外,O_(3)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度,并在杂交稻的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中显著增加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向偏好利用难分解底物发展。因此,O_(3)浓度升高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可利用性碳和底物组成,进而影响微生物的胞外酶分泌和群落组成,且O_(3)浓度升高的影响受到施肥措施和水稻品种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微生物资源限制 微生物群落结构 有机无机配施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