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滴大小、叶片表面特性与倾角对农药沉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杨希娃 代美灵 +2 位作者 宋坚利 赵今凯 何雄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3,共4页
为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研究雾滴大小、叶片表面性质与倾角对农药雾滴沉积量的影响,选用6种喷头ST110-01、ST110-02、ST110-03、ST110-04、ST110-05及IDK120-03,在设定叶片倾角为0°、15°、30°、45°、60°、75&... 为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研究雾滴大小、叶片表面性质与倾角对农药雾滴沉积量的影响,选用6种喷头ST110-01、ST110-02、ST110-03、ST110-04、ST110-05及IDK120-03,在设定叶片倾角为0°、15°、30°、45°、60°、75°时在棉花、水稻与小麦叶片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表面性质、叶片倾角对沉积量影响差异显著,喷头类型,即雾滴大小,对沉积量影响不显著;减小叶片倾角有助于增加沉积量;叶片微结构可能是作物影响沉积量的原因。该研究可为农药有效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喷雾 沉积量 雾滴体积中径 叶片表面性质 叶片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滴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部位分析与显微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坚利 王波 +3 位作者 曾爱军 刘亚佳 张京 代美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8,76,共6页
针对农药雾滴难以在水稻叶片上沉积持留的问题,以叶片显微结构为基础研究了药液在水稻叶片的主要沉积部位。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研究了两种水稻品种在分蘖期、孕穗期叶片正、反面的显微结构,并对结构性状作了数据统计分析,测得球粒状乳... 针对农药雾滴难以在水稻叶片上沉积持留的问题,以叶片显微结构为基础研究了药液在水稻叶片的主要沉积部位。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研究了两种水稻品种在分蘖期、孕穗期叶片正、反面的显微结构,并对结构性状作了数据统计分析,测得球粒状乳突直径为1.5~4.2μm,而钩毛高度在70.4~154.5μm,其尺寸差异很大并且单位面积上乳突数量较多。以水稻叶片湿润性理论分析为基础,推导了雾滴临界脱落直径。依据水稻叶片不同表面微结构上农药雾滴的脱落直径,推断农药雾滴在水稻叶片上主要沉积部位为硅化木栓带的钩毛。通过滑石粉悬浮液喷雾试验及扫描电镜法,验证了农药雾滴主要沉积在水稻叶片的硅化木栓带并且在钩毛上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法 水稻叶片微结构 雾滴粒径 沉积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