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高分子乳液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余钢 代模栏 张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9,共9页
本文综述了核-壳型复合高分子乳液的聚合机理,制备和表征方法,胶乳粒子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复合胶乳的性能与粒子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复合胶乳的应用。对于复合高分子乳液的粒子设计具有直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分子 复合乳液 高分子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类单体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Ⅱ—骨架淀粉结构与界面形态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余钢 张开 代模栏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5-40,共6页
本文以水作介质, Fenton’s 试剂(Fe^(2+)-H_2O_2)为引发剂,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研究了骨架淀粉的结构与界面形态,对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按技共聚反虚的影响。发现骨架淀粉作为接枝共聚物的主干、母体,不仅对最终产物的性能有决定性... 本文以水作介质, Fenton’s 试剂(Fe^(2+)-H_2O_2)为引发剂,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研究了骨架淀粉的结构与界面形态,对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按技共聚反虚的影响。发现骨架淀粉作为接枝共聚物的主干、母体,不仅对最终产物的性能有决定性意义,并对接枝反应的进行和接枝产物的结构与形态都具有直接的、关键性的影响。通常玉米淀粉呈微胞结构,其大分子聚集态结构由结晶区、取向区、无定形区三部分组成。反应活性为结晶区<取向区<无定形区。玉米淀粉经过氧化降解,除保持部分原有的活性—OH 以外,还引入了众多的活性—COOH,提高了接枝反应点数目.且众多的活性—CDOH 能将单体吸附到淀粉骨架附近,有利于接枝.另一方面,经过氧化降解,使淀粉分子量降低,粒度变细,比表面增大,活性端基充分暴露,因此反应活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类 单体 淀粉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VA涂层/PE复合膜的性能与应用
3
作者 代模栏 邹明国 +2 位作者 王仕坤 吕自清 曹振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2-45,共4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BOPP/PVA涂层/PE复合膜的性能和应用情况。指出该复合膜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工艺先进,流程简短,综合性能优异,成本较低,食品包装效果好等优点,是国内外首创的新产品,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文中还简叙了新型AD复合胶粘剂... 本文着重介绍了BOPP/PVA涂层/PE复合膜的性能和应用情况。指出该复合膜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工艺先进,流程简短,综合性能优异,成本较低,食品包装效果好等优点,是国内外首创的新产品,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文中还简叙了新型AD复合胶粘剂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复合薄膜 BOPP PVA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类单体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Ⅲ)—玉米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4
作者 余钢 张开 代模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9-33,共5页
本文研究了玉米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溶解性,抗微生物侵蚀性,流变性及表面性能。对这种接枝共聚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接枝共聚 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类单体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Fenton′s试剂(Fe^(2+)-H_2O_2)引发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钢 张开 代模栏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1-10,共10页
本文以水作介质,Fenton's试剂(Fe^(2+)—H_2O_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探讨了接枝共聚的机理。发现[H_2O_2]/[FAS]摩尔比,反应中生成的Fe^(3+)对接枝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加入络合剂将Fe^(3+)掩蔽,... 本文以水作介质,Fenton's试剂(Fe^(2+)—H_2O_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探讨了接枝共聚的机理。发现[H_2O_2]/[FAS]摩尔比,反应中生成的Fe^(3+)对接枝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加入络合剂将Fe^(3+)掩蔽,可以显著提高接枝效率。对骨架淀粉进行氧化、糊化等处理,可以提高其反应活性,获得良好的接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H_2O_2]/[FAS]=10.541,[NaF]=10.6×10^(-3)mol/L,pH=2~4,Starch:BA:H_2O=2.16:1:10.02,30℃下反应小3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均可达90%以上。用IR,'H-NMR和SEM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证明反应物确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物。接枝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表面,也在其内部发生。由于接枝侧链的“搭桥”,形成了松散且具有孔洞的无规交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淀粉 丙烯酸丁酯 接枝
全文增补中
聚合物溶度参数的计算
6
作者 代模栏 蒋兆贵 邹明国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33-39,共7页
本文通过最优化方法确定了聚合物溶度参数(δ)的经验计算公式: δ=1.051(r_c)^(0.6267)(n_s/V_m)^(0.03579)用该式计算了不同类型的47种聚合物的δ值,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当一致。计算结果比其他方法(如折射率n法)的计算结果好。
关键词 聚合物 溶解度 计算
全文增补中
三元共聚丙烯酸酯类离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对其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徐元 张开 +1 位作者 代模栏 孙韶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8-92,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BA/MMA/AA三元共聚丙烯酸酯类离子聚合物的结构与制备方法的关系。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得的离子聚合物仅有单一的玻璃化温度(T_g),直加法可制得T_g不同的离子聚合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离子聚合物的相态结构,发现...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BA/MMA/AA三元共聚丙烯酸酯类离子聚合物的结构与制备方法的关系。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得的离子聚合物仅有单一的玻璃化温度(T_g),直加法可制得T_g不同的离子聚合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离子聚合物的相态结构,发现染色法得到的离子簇相区尺寸为10~1~10~2,但加入法却得到了分布均匀的10~4级的离子簇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离子聚合物 制备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共聚丙烯酸酯类离子聚合物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徐元 张开 +1 位作者 代模栏 孙韶渝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BA/MMA/AA/Zn^(++)AA三元共聚丙烯酸酣类锌盐离子聚合物的熔体流变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离子含量小于8mol%时,对于两组丙烯酸含量不同的离子聚合物,其熔体表观粘度与离子含量的定量关系分别为:ηα(i)=ηα...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BA/MMA/AA/Zn^(++)AA三元共聚丙烯酸酣类锌盐离子聚合物的熔体流变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离子含量小于8mol%时,对于两组丙烯酸含量不同的离子聚合物,其熔体表观粘度与离子含量的定量关系分别为:ηα(i)=ηα(O).exp[0.0872(i)](AAmol%=7.92),ηα(i)=ηα(O).exp [0.2350(i)](AAmol=14.41);所研究的离子聚合物在离子含量小于15mol%时,都为幂律流体,大于15mol%时呈复杂流体。离子聚合物有两个表观粘流活化能,其转折温度在90~100℃之间;低温区域的活化能随离子含量增加而增加;高温区域则随离子含量增加先是增加而后下降。扭辫分析(TBA)结果表明:少量金属离子加入使离子聚合物的相对刚度增加,α松弛变宽且向高温方向移动;用GPG研究发现离子聚合物的表观分子量随离子含量变化很独特;离子聚合物对聚酯膜的剥离强度(最大值)达10~25N/25mm,故这种离子聚合物可望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热熔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类 离子聚合物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