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肌松解后退术联合眶脂肪切除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 被引量:7
1
作者 代宝珠 陈小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肌松解后退术联合眶脂肪切除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03/2019-06在我科住院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病例27例34眼。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直肌松解后退联合眶脂肪切除术。... 目的:探讨直肌松解后退术联合眶脂肪切除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03/2019-06在我科住院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病例27例34眼。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直肌松解后退联合眶脂肪切除术。眶脂肪切除范围根据眼突的程度选择鼻下、颞下、鼻上或颞上等不同象限。25眼行下直肌后退术,5眼行内直肌后退术,4眼行上直肌后退术。术中根据眼球突出程度分别选择切除鼻下、颞下、鼻上或颞上等不同象限肌锥内、外脂肪,根据术前斜视度以及眼外直肌挛缩程度设计直肌手术的后退量,术中估计则依靠被动转动试验抗力的大小。术中切除脂肪量根据术前眼球突度,按切除约1mL脂肪眼球突度后退1mm设计。术后随访时间为每周1次,1mo后每月1次,3mo后不定期随访,所纳入手术患者随访时间在6mo以上。结果:术中切除脂肪量2.1~3.4(平均2.6)mL。术后1mo视力为0~0.2(平均0.11±0.16),术后6mo视力为0~0.3(平均0.12±0.17),术前术后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1mo眼球突出度为13~16(平均14.4±0.8)mm,术后矫正眼球突出度2~4(平均2.4)mm(q=10.737,P<0.01)。术后6mo眼球突出度为13~15.5(平均14.5±0.6)mm,与术后1mo无差异(q=0.624,P=0.173)。术后1mo斜视度为2^△~10^△(平均6.7^△±2.3^△),均为欠矫(q=18.068,P<0.01),术前所有患者第一眼位均有复视,术后1mo第一眼位复视消失,6例患者下转15°眼位残留复视症状。所有患者的代偿头位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mo患者斜视度(欠矫)0^△~7^△(平均3.4^△±1.2^△),与术后1mo有差异(q=5.385,P=0.015)。术后1mo眼压17.12±1.89mmHg,与术前眼压有差异(q=4.258,P=0.018)。术后6mo眼压17.53±1.67mmHg,与术后1mo无差异(q=0.729,P=0.154)。结论:眶脂肪切除可改善眼突,并未对限制性斜视的手术设计及效果有明显影响,直肌松解后退术联合眶脂肪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合并突眼是一种可控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限制性斜视 眼球突出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直肌截除术治疗分开不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虎 代宝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观察外直肌截除术治疗分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7-10在我院就诊的37例分开不足型患者。临床表现为看远内斜视伴同侧复视,视近为内隐斜视无复视,单眼、双眼运动正常。术前作屈光、斜视度、近立体视、负向融... 目的:观察外直肌截除术治疗分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7-10在我院就诊的37例分开不足型患者。临床表现为看远内斜视伴同侧复视,视近为内隐斜视无复视,单眼、双眼运动正常。术前作屈光、斜视度、近立体视、负向融合力检查,然后行单眼或双眼外直肌截除手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复视消失,术后1a复查时复视无复发。术前远距内斜视度为+15^△^+28△(平均18.4^△±5.7^△),近距内斜视度为+5^△^+16^△(平均10.3^△±3.6^△),远距近距斜视度差异值为8.1^△±2.3^△;术后1wk远距斜视度-5.4^△±1.5^△,近距斜视度-7.2^△±1.6^△,差异值为1.8^△±0.6^△;术后1a远距斜视度-1.9^△±1.2^△,近距斜视度-3.4^△±1.4^△,差异值为1.5^△±0.8^△。术后1wk,1a的远近距斜视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wk,1a的远近距斜视度比较有差异(P<0.05),患者术前的远近距斜视度之差值与术后1wk,1a的远近距斜视度之差值比较有差异(P<0.05)。术前远距负向融合力为3^△~9^△(平均5.1^△±1.8^△),近距负向融合力为15^△~24^△(平均19.4^△±3.2^△)。术后1wk远近距负向融合力分别为10.1^△±3.3^△、19.7^△±4.1^△,术后1a远近距负向融合力分别为11.2^△±3.6^△、20.2^△±4.8^△。患者术前与术后1wk的远距负向融合力比较有差异(q=4.551,P=0.013),术后1wk与术后1a比较无差异(q=0.713,P=0.115)。患者近距融合力术前与术后1wk,1a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外直肌截除术治疗分开不足可有效降低术后的远近距斜视度差,消除患者的复视症状,改善患者术后的近立体视锐度及远距负向融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开不足 外直肌截除术 远近距斜视度差 立体视锐度 负向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miRNA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代宝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miR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及同期眼科住院治疗的DR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清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miR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及同期眼科住院治疗的DR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清生化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miRNA-451、miRNA-221、miRNA-200b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DR患者血清中3种miRNA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R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单个miRNA及三者联合对DR风险预测的指导价值。结果 DM组患者血清中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UACR)、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lc)均明显低于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M组中miRNA-451、miRNA-221及miRNA-200b水平均明显低于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R组患者血清中3种miRNA分别与UACR、HbAlc及FPG呈正相关关系(均为P<0.05),且三者之间相互呈正相关关系(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CR、HbAlc、FPG、miRNA-451、miRNA-221及miRNA-200b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iRNA-451、miRNA-221及miRNA-200b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823及0.761,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38,优于单项miRNA检测结果,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DR患者存在着血清miRNA-451、miRNA-221及miRNA-200b异常高表达,并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DM向DR发展风险的血清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iRNA-451 miRNA-221 miRNA-20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外侧壁联合内侧壁眼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开明 陈小虎 +2 位作者 代宝珠 赵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探究深外侧壁联合内侧壁眼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科既往住院患者病历,纳入2019-01/2020-05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深外侧壁联... 目的:探究深外侧壁联合内侧壁眼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科既往住院患者病历,纳入2019-01/2020-05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深外侧壁联合内侧壁眼眶减压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暴露性角膜炎恢复情况、突眼度、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纳入研究的对象中,有甲状腺相关眼病视神经病变(DON)8例9眼,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0.78±0.15,术后1mo 0.36±0.12,与术前视力相比有差异(P<0.01),术后6mo 0.38±0.12,与术后1mo无差异(P=0.594)。术前眼球突出度23.75±2.55mm,术后1mo为14.85±1.53mm,与术前突眼度相比有差异(P<0.01),术后6mo为14.60±1.64mm,与术后1mo基本保持稳定(P=0.658)。术前眼压25.56±3.23mmHg,术后1mo为18.42±2.35mmHg,与术前相比有差异(P<0.01),术后6mo眼压降至15.82±2.57mmHg,与术后1mo眼压相比有差异(P<0.01)。术前有暴露性角膜炎6例6眼,术后1mo有4眼好转,2眼治愈,术后6mo 6眼全部治愈。术后患者复视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并有部分患者复视症状在此后6mo持续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深外侧壁联合内侧壁眼眶减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突,对DON及暴露性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也有良好的疗效,并发症少,是治疗严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有效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深外侧壁 内侧壁 眼眶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铸造阀杆的试制
5
作者 代宝珠 陈广慧 田庆坤 《河南科技》 2014年第10期79-79,共1页
在中高压阀门中,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是阀杆的理想材料,但棒料加工工艺存在材料利用率低、工序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介绍了铸造阀杆的试制情况及工艺要点。
关键词 17-4PH钢 铸造 阀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减压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6
作者 顾开明 陈小虎 +3 位作者 代宝珠 卢天菊 余雪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究眼眶减压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黄斑区中心凹脉络膜厚度(CMCT)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分析2021-01/2022-01在我科治疗的TAO患者29例42眼,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组20例30眼和极重度组9例12眼。两组患者均接... 目的:探究眼眶减压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黄斑区中心凹脉络膜厚度(CMCT)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分析2021-01/2022-01在我科治疗的TAO患者29例42眼,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中重度组20例30眼和极重度组9例12眼。两组患者均接受眼眶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mo CMCT、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活动度评分(CAS)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3、6mo,极重度组CMCT、眼球突出度、眼压、CAS评分为355.13±15.59、339.61±13.17μm, 19.33±2.23、17.83±1.70mm, 18.86±3.05、18.09±1.37mmHg, 3.75±0.87、2.42±1.00分;中重度组为325.00±10.48、321.04±11.34μm, 16.07±1.74、15.6±1.98mm, 16.65±2.04、16.03±2.3mmHg, 1.50±0.51、1.43±0.50分,与术前(极重度组:396.46±17.61μm, 22.00±2.3mm, 21.85±2.82mmHg, 5.33±1.44分;中重度组:335.77±11.60μm, 19.07±1.84mm, 18.89±3.06mmHg, 1.63±0.49分)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极重度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64±0.22,术后3、6mo分别为0.43±0.20、0.34±0.15,与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结论:眼眶减压术能有效降低TAO患者CMCT、眼压及眼球突出度,缓解眼眶静脉瘀滞,并能有效改善极重度患者的视力、降低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减压术 甲状腺相关眼病 脉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