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带高度的瓦斯抽采钻场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佳 熊晓峰 +3 位作者 孙岩 刘钰 代双成 张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在曙光矿1208工作面材料巷采用裂隙带钻场边抽边采技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和UDEC数值模拟,对1208工作面两带高度进行分析,确定了1208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16m,裂隙带高度为30m。根据两带高度对1208工作面进行了... 为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在曙光矿1208工作面材料巷采用裂隙带钻场边抽边采技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和UDEC数值模拟,对1208工作面两带高度进行分析,确定了1208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16m,裂隙带高度为30m。根据两带高度对1208工作面进行了瓦斯抽采钻场设计,并应用于现场实践,结果表明,1号钻场平均瓦斯体积分数39%,通过裂隙带瓦斯抽采,1208工作面与材料巷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1%以下,上隅角也始终未超限,裂隙带钻场瓦斯抽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带高度 瓦斯抽采 钻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o露天磁铁矿台阶爆破方案的确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佳 唐强 +3 位作者 熊晓峰 代双成 张煜 刘钰 《工程爆破》 2016年第4期61-66,共6页
为确定澳大利亚Sino露天磁铁矿台阶爆破的排距和孔距,运用Holmberg&Person公式对钻孔爆破岩体损伤范围进行估算,通过迭代法确定椭圆损伤区的长短轴长度。使用动力分析软件LS-DYNA模拟5.5m(排距)×5.5m(孔距)、5.0m(排距)×6... 为确定澳大利亚Sino露天磁铁矿台阶爆破的排距和孔距,运用Holmberg&Person公式对钻孔爆破岩体损伤范围进行估算,通过迭代法确定椭圆损伤区的长短轴长度。使用动力分析软件LS-DYNA模拟5.5m(排距)×5.5m(孔距)、5.0m(排距)×6.0m(孔距)两种网孔布置方案的岩体破碎效果,结果表明:采用5.5m×5.5m方案时,炮孔之间存在未损伤区,易产生大块,后排孔起爆后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采用5.0m×6.0m方案时,爆破能量利用均匀,岩体破碎充分,是比较合理的排距、孔距参数,该方案应用于澳大利亚Sino露天磁铁矿台阶爆破,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爆破方案 排距 孔距 损伤范围 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模拟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佳 熊晓峰 +2 位作者 张煜 刘钰 代双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为了研究高位钻孔抽采效果,以曙光矿1208工作面为背景建立采空区瓦斯运移模型,使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抽采前后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抽采前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浓度分别达到1.2%和1.3%;抽采后,上... 为了研究高位钻孔抽采效果,以曙光矿1208工作面为背景建立采空区瓦斯运移模型,使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抽采前后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抽采前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瓦斯浓度分别达到1.2%和1.3%;抽采后,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68%,工作面瓦斯浓度维持在0.6%左右,钻孔周围和工作面附近形成了低瓦斯浓度带,证明高位钻孔能有效抽采采空区瓦斯。经现场实践,实测1208工作面和上隅角瓦斯浓度分别在0.2%和0.4%上下波动,工作面瓦斯浓度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钻孔 瓦斯抽采 数值模拟 上隅角 瓦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液压卸煤装置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代双成 王慕斗 +2 位作者 李正甲 任晓鹏 邢旭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1,共6页
以纳林庙煤矿二号井6-2116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回收煤柱工作面充填空巷用煤量大且运煤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液压卸煤装置。该装置由支撑装置、改向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安装在主运巷道与辅回撤通道交叉口位置;... 以纳林庙煤矿二号井6-2116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回收煤柱工作面充填空巷用煤量大且运煤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液压卸煤装置。该装置由支撑装置、改向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安装在主运巷道与辅回撤通道交叉口位置;利用液压泵站为动力,通过支撑装置和改向装置相互配合将煤炭从带式输送机上卸下,再经转载运输至用煤空巷。通过该卸煤装置,原煤不需要升井后再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到井下,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充填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煤机割煤速度为0.8 m/min、刮板输送机速度为0.4 m/s、转载机速度等级为低速、带式输送机速度为1.0 m/s、改向油缸和支撑油缸伸出长度为0.7 m时,卸煤装置可实现连续卸煤,满足试验工作面充填用煤需要,保证了回收煤柱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巷补强支护 充填体支护 带式输送机 卸煤装置 支撑装置 改向装置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智能化掘进感知关键技术 被引量:53
5
作者 胡兴涛 朱涛 +7 位作者 苏继敏 刘凯文 代双成 邢旭东 郑光辉 刘炳权 王波 张国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23-2135,共13页
针对目前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应用水平较低导致掘进效率低下、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巷道掘进工作面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快速掘进煤炭地质保障技术、智能超前自主感知技术、智能掘进大数据云计算及控制软件技术。论述了... 针对目前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应用水平较低导致掘进效率低下、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巷道掘进工作面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快速掘进煤炭地质保障技术、智能超前自主感知技术、智能掘进大数据云计算及控制软件技术。论述了煤矿快速掘进理论及技术基础,以煤矿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矿井地质透明化技术为支撑,巷道围岩应力及其控制理论为基础,快速掘进设备为保障,形成实现煤矿智能高效掘进的探测、掘进、支护协同作业的基础支撑理论。重点阐述了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面的智能超前自主感知技术,包括高分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基于TSOA定位原理混合算法的掘进机位姿感知技术、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原理的掘进工作面环境感知技术、掘进设备运行状态感知技术。形成实现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机位姿感知、工作面环境感知、设备状态感知”的空间一体化感知体系。在分析煤矿综掘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快掘自主感知和调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按照“以智能化超前感知为基础,以多源数据计算为中心,以安全智能快速掘进为目标”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构建煤矿智能快速掘进技术体系。开发基于F5G通讯的多源数据和多源图像传输、存储技术,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效、可靠和稳定。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平台,开发具有CPU、存储和网络资源聚合计算基础架构VMware vSphere的软件-智能化掘进-SmartX,系统架构划分为数据源层、智能化超前感知数据采集层、多源数据和图像的传输存储层、大数据云平台数据分析层、决策应用层,包括超前地质探测精准感知、掘进设备位姿感知和掘进工作面环境感知等8个主要功能模块。形成智能化掘进工作面Hadoop&Spark一体化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处理平台,智能化掘进-SmartX系统。分析煤矿巷道智能化掘进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提出继续研制高质量感知设备与多源数据、图像深度融合技术,提高智能掘进设备上使用的感知设备种类、精度和智能性等,提升多源数据、图像在深度融合方面的精度和准确度。加大研发基于F5G通讯技术的掘进工艺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掘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确保各项参数判定和指令动作在提前设定的状态下快速可靠准确完成。提出进一步提升巷道智能化掘进辅助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以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实现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掘进 自主感知 F5G通讯技术 智能化掘进-SmartX软件 辅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大巷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围岩破坏机理和控制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炳权 李正甲 +2 位作者 代双成 袁小浩 邢旭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5,共9页
为解决回收大巷煤柱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时,易造成压架、工作面中部大面积冒顶和煤壁稳定性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纳林庙二号矿井6^(-2)116综采工作面过8号联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现场工程实测相结合的多重手... 为解决回收大巷煤柱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时,易造成压架、工作面中部大面积冒顶和煤壁稳定性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纳林庙二号矿井6^(-2)116综采工作面过8号联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现场工程实测相结合的多重手段分析了6^(-2)116综采工作面围岩破坏机理;基于理论分析,确定了充填体强度应大于5.17 MPa,能够保证工作面顺利通过联巷,充填体可以维护空巷围岩的稳定性;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确定了充填体强度10.5 MPa最为合适;经过现场工业性试验综合对比了煤粉-水泥填充木垛接顶、高水速凝材料填充、锚索+工字钢棚支护等方法对围岩控制的优劣性,最终确定以煤粉-水泥充填木垛接顶的支护方式,这种方法支护效果与高水速凝材料强度基本一致,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充填支护的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顶板中部的下沉量,大巷与联巷交叉处煤壁帮部也保持了稳定,能够有效保证综采工作面正常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综采工作面 大巷煤柱回收 过空巷 充填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托管运营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代双成 刁宗宪 +1 位作者 李海宏 邢旭东 《中国矿业》 2021年第8期23-27,共5页
我国煤炭托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大发展、煤炭行业大繁荣的时代产物,形成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纵观其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萌芽起步期(2002—2006年)、政策推动期(2007—2013年)、市场调控期(2014—2015年)和规范... 我国煤炭托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大发展、煤炭行业大繁荣的时代产物,形成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纵观其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萌芽起步期(2002—2006年)、政策推动期(2007—2013年)、市场调控期(2014—2015年)和规范运营期(2016年至今)。煤炭托管运营行业自起步发展到调整规范的过程中,承托方主体和委托方主体也在不断变化,煤炭行业发展、市场趋势和政策法令在煤炭托管运营行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了“指挥棒”的角色。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托管运营行业发展现状,举例归纳了现阶段我国煤矿托管承托方主体和委托方主体,并介绍了托管矿井分布、产能和所有者情况。在分析我国煤矿托管运营发展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煤矿托管运营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托管运营市场开拓恶意竞争、承托方和委托方关系不对等、承托方运营水平良莠不齐、行业尚无统一标准规范。最后预测了我国煤炭托管运营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煤矿托管运营行业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承托方主体和委托方主体不断优化,煤矿托管运营方式将会逐步向更有利于安全管理的“全矿井托管”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行业 托管运营 承托方 委托方 整体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