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支流黑鱼水库水滨带高等植物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代保清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93-97,共5页
以位于辽河支流的辽宁省昌图县黑鱼水库上游、支流、水库主体和库尾的水滨带植被为对象,采用沿线采集和样方法调查了不同地点的植物种类,分析了植物的生活型、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共鉴定到31科、66属、98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其中菊... 以位于辽河支流的辽宁省昌图县黑鱼水库上游、支流、水库主体和库尾的水滨带植被为对象,采用沿线采集和样方法调查了不同地点的植物种类,分析了植物的生活型、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共鉴定到31科、66属、98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其中菊科、禾本科、蓼科的种类较多,有18个科只出现一个物种。与水库上游和库尾的植物种类相比,库体和支流的植物种类更加趋向简单化。不同调查地点植物的生活型呈现一年生草本植物比例大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特点。重要值较高的植物以一年生植物为主,但水库上游多年生草本植物重要值较高的物种多于其他调查地点,生物入侵植物豚草在支流和库体沿岸重要值较高。α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库上游>库尾出水口>支流>主体;β多样性表明上游与其他几个地点的群落差异较大,支流与库尾的差异也较大;差异小的是支流与库体、库体与库尾的群落。结果表明:黑鱼水库不同地点的水滨带植被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并针对黑鱼水库水滨带植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滨带 高等植物 生活型 重要值 生物多样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封育区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及经济效益的模糊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代保清 金亚荣 马栎 《辽宁林业科技》 1996年第4期31-34,58,共5页
对辽西封育区生态林业最优化模式设计时,根据现有资源和生产情况,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将具体模式有机结合,进行总体设计,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期突出经济林和食用菌比重,能显著地增加经济收入;中期... 对辽西封育区生态林业最优化模式设计时,根据现有资源和生产情况,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将具体模式有机结合,进行总体设计,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期突出经济林和食用菌比重,能显著地增加经济收入;中期山杏、大扁杏能充分发挥效益,木耳、香菇、天麻等稳步发展,山河得到治理,实现科学经营,以短、中养长,促长的格局,其生态林业经营模式效益是改造前的3.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区 生态林业 总体设计 综合评判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土壤改良剂对树木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代保清 薛晟岩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4期52-54,60,共4页
为了解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改良效果和树木生长的影响,解决街路树木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壤偏碱性、供肥保水性差、土壤板结及树木生长衰弱等问题,开展了有机土壤改良剂配方及施用量筛选研究,选择发酵鸡粪、香油渣等5种材料,配制4种改良剂组... 为了解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改良效果和树木生长的影响,解决街路树木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壤偏碱性、供肥保水性差、土壤板结及树木生长衰弱等问题,开展了有机土壤改良剂配方及施用量筛选研究,选择发酵鸡粪、香油渣等5种材料,配制4种改良剂组合,采用盆栽方法,对土壤6项理化性质指标及4项树木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改良剂组合以发酵鸡粪、香油渣、黄腐酸、水、硫酸亚铁、菌剂按2∶1∶1∶15∶0.5∶0.5比例混合为最佳组合,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改良剂稀释300倍,年施用3次的处理对树木生长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施用量 生长指标 土壤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药景天对Cr、Pb、Cd、Hg、Co复合污染的生理响应及吸收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艳 代保清 +2 位作者 辛士刚 康艳红 李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1056,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Cr、Pb、Cd、Hg、Co复合污染对长药景天生理的影响及其对重金属的吸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污染下,长药景天的CAT和SOD活性显著增高,但在中、高浓度污染下,CAT和SOD活性显著下降。所有浓度梯度污染处理均使POD活...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Cr、Pb、Cd、Hg、Co复合污染对长药景天生理的影响及其对重金属的吸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污染下,长药景天的CAT和SOD活性显著增高,但在中、高浓度污染下,CAT和SOD活性显著下降。所有浓度梯度污染处理均使POD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无变化。MDA含量在高浓度污染胁迫下显著升高。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长药景天根系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但Cr和Pb向地上部分迁移很少,而Cd、Hg和Co向地上部分迁移的能力较强,其中低浓度污染条件下,根、叶、果穗中Hg的富集系数都在1以上,Hg含量以叶片中最高,其次是果穗。长药景天对Co的富集能力较强,在轻、高污染条件下,其根、叶和果穗对Co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长药景天的果穗对几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复合污染 长药景天 生理指标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绿化植物的应用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艳 杨子慨 +1 位作者 张蕾 代保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88-91,共4页
调查了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绿化植物的种类,发现乔木共计62种,其中以蔷薇科种数最多,达18种。从数量上看,在教学区占优势的乔木包括银杏、国槐及其变种金叶槐、刺槐、黄檗、臭椿、山皂角、欧洲赤松、新疆杨、花楸、元宝槭;东生活区为苹果... 调查了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绿化植物的种类,发现乔木共计62种,其中以蔷薇科种数最多,达18种。从数量上看,在教学区占优势的乔木包括银杏、国槐及其变种金叶槐、刺槐、黄檗、臭椿、山皂角、欧洲赤松、新疆杨、花楸、元宝槭;东生活区为苹果梨、金叶槐、新疆杨;南生活区优势树种为梓树、新疆杨;北生活区则为银中杨、新疆杨。灌木共计32种,其中蔷薇科灌木达9种。葡萄科藤本植物3种。绿化应用的草本植物有23种,以禾本科植物种类较多,达6种,它们主要是作为草坪地被来应用,其中早熟禾面积最大。总结了沈阳师范大学校园绿化的优点,主要是植物配置种类丰富,观花、观果、观叶植物搭配合理;珍稀植物有一定的应用,一些植物的规模应用效应明显,地处一隅的小土山上较为自然生长的植被提供了别样的绿化与休闲空间。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速生树种杨树比例过大,某些植物栽植在不适合其生态要求的生境之中,以及梨树与柏之间的搭配导致梨锈病严重的问题。认为校园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应考虑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景观学、美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校园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绿化 植物种类 植物配置 生态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抗台风能力评价研究——以沈阳城市绿化树种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陆庆轩 代保清 +1 位作者 陈岩 李清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第3期16-18,共3页
台风等飓风对城市绿化植被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导致树木倒伏、折干和折枝。影响城市树木抗台风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树种选择、立地条件、栽植方式、管理水平和树木健康状况等。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树种选择是影响城市树木抗台风能... 台风等飓风对城市绿化植被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导致树木倒伏、折干和折枝。影响城市树木抗台风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树种选择、立地条件、栽植方式、管理水平和树木健康状况等。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树种选择是影响城市树木抗台风能力最直接的因素,是决定沿海地区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树种 抗风能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oil moisture gradient on structure of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 王庆礼 +3 位作者 代力民 王淼 周莉 代保清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9-123,i002,共6页
A 112 m×8 m sample pot which includes 14 sub-plots was set up along the slope in Hongshi Forestry Farm of Baihe Forestry Bureau (127°55′E, 42°30′ N), Jilin Province in August 2002. Community structure... A 112 m×8 m sample pot which includes 14 sub-plots was set up along the slope in Hongshi Forestry Farm of Baihe Forestry Bureau (127°55′E, 42°30′ N), Jilin Province in August 2002. Community structure, soil moisture contents at 0–10 cm and 10–20 cm in depth, water content of litter as well as the contents of C, N and P of litter, living leaves and branches in the broad-leaved/Korean pine (Pinus korraiensis) forest were measured in each sub-plot o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an obvious soil moisture gradient along the slope: upper slope <middle slope< lower slope. The difference in soil moisture contents on different positions of slope led to a change of the stand structure of the brao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The proportion ofQuercus mongolica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that of other major tree species in the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gradually decreased or disappeared. The dynamic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s in the litter layer was as same as that in mineral soils.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the litter on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were different and the dry weights of existent litter varied significantly. The soil nutrients in the litter on the lower slope was richer than that on the upper slope due to the different stand structure on the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nutrient contents of soil had effects on the composition, decomposition, and the nutrient release of litter, thus affecting stands growth and stand structure and finally leading to the change of ecosystem. Key words Soil moisture gradient - nutrient - Stand structure -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CLC number S718.5 Document code A Foundation item: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KBRSF (G1999043407-1), Tackle Key Probl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1BA510B-07),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CX2-406, SCXZD0101), NKTRDP (2001BA510B-07. 2002BA516A20).Biography: WANG Yan (1970-), female, Ph. D, associate professorResponsible editor: Song Fu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oisture gradient NUTRIENT Stand structure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age structure of Zoysia japonica (Poaceae) popula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艳 代保清 +1 位作者 梁永军 马连菊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The age-structure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Zoysia japonica in Xiuyan County of Liaoning Province was studied by generation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tiller age class was three, but 1st age class ti... The age-structure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Zoysia japonica in Xiuyan County of Liaoning Province was studied by generation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tiller age class was three, but 1st age class tillers held dominant posi-tion with proportions over 95% in each month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s. The 2nd age class and 3rd age class tillers were minority in the population. So Z. japonica population was an expanding population. The zero age class buds on the rhizomes were dominant in buds age structures. The proportion of buds to tillers on quantity in each month was about 30% to 40%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The increasing of buds proportion before dormancy guaranteed the quantity of tillers in the next spring. The biomass of 1st age class tillers changed with time. The biomass kept increasing from April to July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the end of July and then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ysia japonica Age structure Clonal pop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引种的低纬度树种在沈阳地区春季死亡的生理机制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庆轩 陈岩 +4 位作者 王菲 宋南 代保清 宁祝华 Kamran Abdollahi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华北等低纬度地区自然分布的园林树种,如国槐、白蜡、垂柳等,引入到沈阳地区栽植已经有十几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些低纬度树种在高纬度地区栽植后,特殊年份经常发生春季大量死亡的现象。通过光合速率测定、树干径流测定和气象因... 华北等低纬度地区自然分布的园林树种,如国槐、白蜡、垂柳等,引入到沈阳地区栽植已经有十几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些低纬度树种在高纬度地区栽植后,特殊年份经常发生春季大量死亡的现象。通过光合速率测定、树干径流测定和气象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大量死亡的原因是树种的生理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 纬度 死亡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UV-C)辐射对早熟禾生理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王艳 王兰兰 +3 位作者 马莲菊 陶思源 代保清 于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紫外线UV-C辐射后,CO2浓度增加、光合有效辐射变化对早熟禾(Poa pratensis)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射对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辐射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大。在160...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紫外线UV-C辐射后,CO2浓度增加、光合有效辐射变化对早熟禾(Poa pratensis)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射对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辐射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大。在16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早熟禾净光合速率较8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的净光合速率降低。CO2浓度增加可使早熟禾净光合速率增加。Logistic模拟分析表明,在CO2浓度不断增加条件下,早熟禾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随UV-C辐射时间的延长下降,而且在强光下其最大值具有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UV-C辐射是导致早熟禾气孔下降的主要因素,与CO2浓度增高相关性较低。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与气孔导度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禾 CO2浓度 UV-C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