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解泥鳅蛋白对酒精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代伟长 胡耀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490-491,共2页
目的观察酶解泥鳅蛋白对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含量,以研究酶解泥鳅蛋白的药理学效应。结果酶解泥鳅蛋白能减轻酒精所致的肝细胞乙醇脱... 目的观察酶解泥鳅蛋白对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含量,以研究酶解泥鳅蛋白的药理学效应。结果酶解泥鳅蛋白能减轻酒精所致的肝细胞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产生氧自由基导致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及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耗竭。结论酶解泥鳅鱼蛋白对酒精致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泥鳅蛋白 酒精 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诱导调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水分分布及凝胶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田海娟 胡耀辉 +5 位作者 于寒松 王玉华 朴春红 刘俊梅 代伟长 刘景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5,共6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质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调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水分分布、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研究调质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组成对转谷氨酰胺酶诱导的蛋白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质大豆分离蛋白中11S球蛋白所占比例...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质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调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水分分布、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研究调质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组成对转谷氨酰胺酶诱导的蛋白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质大豆分离蛋白中11S球蛋白所占比例对蛋白凝胶水分分布、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有显著相关性。11S球蛋白的质量分数由60%提高到80%时,蛋白凝胶的横向弛豫时间T2先缩短后延长;凝胶的硬度、黏性、咀嚼性3项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蛋白凝胶的热稳定性先提高后降低,70%的11S球蛋白蛋白凝胶ΔH最低,凝胶中水分不易失去;11S球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60%与70%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微观结构表面较平整,孔洞较小且相对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质大豆分离蛋白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亚楠 柴贺 +5 位作者 初琦 朴春红 王玉华 于寒松 刘俊梅 代伟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70-174,共5页
研究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后营养成分变化情况。将湿豆渣调整水分,灭菌,冷却后接入不同浓度的纳豆芽孢杆菌,37℃下发酵22 h,4℃下后熟22 h后,对其粒径分布、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蛋白降解程度、部分抗营养因子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研究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后营养成分变化情况。将湿豆渣调整水分,灭菌,冷却后接入不同浓度的纳豆芽孢杆菌,37℃下发酵22 h,4℃下后熟22 h后,对其粒径分布、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蛋白降解程度、部分抗营养因子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豆渣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后粒径变小、渣感减弱、口感明显得到改善。粗蛋白、粗纤维等常规营养成分无显著变化;水溶性蛋白、水溶性纤维、多糖、小肽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基酸组分上,豆渣发酵后缬氨酸、甲硫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豆渣风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植酸含量均有显著下降(P<0.05)。豆渣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后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降低抗营养因子,为纳豆杆菌发酵豆渣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发酵 纳豆芽孢杆菌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壳总黄酮超声辅助萃取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岚 于婷婷 +2 位作者 孙婉玲 王丹 代伟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5-49,共5页
主要研究超声波辅助萃取荞麦壳黄酮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萃取荞麦壳黄酮类化合物。通过Placket-Burman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最为显著的3个因素进行最... 主要研究超声波辅助萃取荞麦壳黄酮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萃取荞麦壳黄酮类化合物。通过Placket-Burman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最为显著的3个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中心点;Box-Behnken设计得到最优超声辅助萃取荞麦壳黄酮提取条件。荞麦壳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9.63(g/mL),提取时间60.53 min,提取温度64.70℃,黄酮得率1.58%。考虑到实际可操作性将实际组合定为:料液比1∶50(g/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5℃。验证在条件下实际黄酮得率为1.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壳 总黄酮 响应面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混合菌发酵豆渣提高水溶性蛋白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寒松 徐媛 +5 位作者 王玉华 朴春红 刘俊梅 任大勇 代伟长 胡耀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401-1408,共8页
目的以传统豆制品中熟浆豆腐加工工艺制备的豆渣为原料,通过接种葡萄酒酵母和米曲霉进行共发酵,以达到提高豆渣水溶性蛋白含量。方法借助于统计学分析软件SAS及响应面分析法对混合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检测不同发酵条件下的豆渣... 目的以传统豆制品中熟浆豆腐加工工艺制备的豆渣为原料,通过接种葡萄酒酵母和米曲霉进行共发酵,以达到提高豆渣水溶性蛋白含量。方法借助于统计学分析软件SAS及响应面分析法对混合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检测不同发酵条件下的豆渣可溶性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优化后的最佳混合菌种发酵工艺条件为:豆渣含水量72%、接种量11%、接种比例1.5:1、最适温度32℃。结论发酵后豆渣中水溶性蛋白含量从发酵前0.26 mg/g增至4.15 mg/g,有效地提高了水溶性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混合菌 发酵 水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酱油理化特性分析和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寒松 李松 +5 位作者 王玉华 朴春红 刘俊梅 任大勇 代伟长 胡耀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5,共6页
检测了25种市售酱油的7项理化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了酱油的理化特性,并进行酱油的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将25种酱油聚类为品质较好、品质一般和老抽酱油3个子类,依据7个理化指标建立了3个主成分模型,并得到了酱油的2个典型判别方程:D1=-1.... 检测了25种市售酱油的7项理化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了酱油的理化特性,并进行酱油的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将25种酱油聚类为品质较好、品质一般和老抽酱油3个子类,依据7个理化指标建立了3个主成分模型,并得到了酱油的2个典型判别方程:D1=-1.465X1+0.426X2-2.706X3+0.254X4+0.055X5+0.516X6+0.129X7-4.486,D2=1.804X1+0.468X2-2.197X3+0.088X4+0.024X5+0.046X6-0.024X7-7.325,总判别正确率为100%,为酱油品质的控制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理化特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不同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侠 温佳奇 +3 位作者 王秀娟 宋雨奇 代伟长 王玉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9-145,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对我国蛋鸡养殖相对集中的吉林、安徽、北京和河北4个地区不同蛋源表面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4个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4个地区蛋源表面细菌组成主要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 采用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对我国蛋鸡养殖相对集中的吉林、安徽、北京和河北4个地区不同蛋源表面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4个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4个地区蛋源表面细菌组成主要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吉林地区的蛋源样品细菌组成为Actinobacteria、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49.12%、31.93%和8.41%。安徽、北京和河北地区的蛋源表面细菌组成相似,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3个地区的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丰度均超过50%,分别为77.03%、57.93%和84.28%;不同地区样品微生物属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吉林地区的蛋源样品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考克氏菌属(Kocuria)和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丰度分别为10.1%和9.83%;安徽、北京和河北3个地区菌属分布较为相似,优势菌属均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且存在致病菌属,即安徽地区蛋源样品致病菌属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丰度为1.20%,北京地区蛋源样品致病菌属为Staphylococcus 3.53%和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为3.15%,河北地区蛋源样品致病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为16.28%。可见不同地区蛋源表面主要微生物门水平和属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性,相对丰度差异更显著,北方地区与中部以南地区蛋源表面微生物差异明显(P<0.01),北方地区更适宜禽蛋生产,为保障液蛋制品的安全性,蛋制品企业应该根据蛋源表面微生物组成情况适当调整消毒处理方法,对液蛋制品加工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源 高通量测序 宏基因组学技术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在豆奶中的驯化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耀辉 魏升宁 +3 位作者 朴春红 于寒松 刘俊梅 代伟长 《大豆科技》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将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两歧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4种乳酸菌,接在豆浆和牛奶不同比例组成的培养基中进行驯化。驯化后,分别测定了他们各自在豆浆中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100%豆... 将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两歧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4种乳酸菌,接在豆浆和牛奶不同比例组成的培养基中进行驯化。驯化后,分别测定了他们各自在豆浆中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100%豆浆中不能稳定的传代,从第二代就开始生长缓慢,并且接种生长到菌体开始自溶的时间短;在豆浆含量为80%时,可以稳定的传代,生长良好;而两歧双歧杆菌可以适应100%豆浆,在其中可以稳定传代,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 PH值变化 稳定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壳提取物有效组分的分离及体外抗糖尿病活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梓瀛 朴春红 +6 位作者 王玉华 刘俊梅 于寒松 代伟长 唐玉芳 王婧 刘岱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7,共7页
目的:研究荞麦壳提取物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各组分的体外活性。方法:荞麦壳提取物(buckwheat hull extract,BHE)、一次纯化后获得的精制物(purified buckwheat hull extract,PBHE)、二次纯化后分为的5个组分(BHE-M1、BHE-M2、BHE-M3、B... 目的:研究荞麦壳提取物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各组分的体外活性。方法:荞麦壳提取物(buckwheat hull extract,BHE)、一次纯化后获得的精制物(purified buckwheat hull extract,PBHE)、二次纯化后分为的5个组分(BHE-M1、BHE-M2、BHE-M3、BHE-M4、BHE-M5)分别用于测定α-葡萄糖苷酶活力和蛋白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抑制率。结果:BHE一次纯化后荞麦壳总黄酮含量从30.8 g/100 g升高到65.3 g/100 g,二次纯化后BHE-M4组分总黄酮含量最高,为89.2 g/100 g。当质量浓度为1.000 mg/m L时各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活力抑制率分别为16.03%(BHE)、24.39%(PBHE)、18.04%(BHE-M2)、25.46%(BHE-M3)、28.23%(BHE-M4)、26.24%(BHE-M5),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阿拉伯糖;抗AGEs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果糖-牛血清白蛋白体系中除BHE-M1组分外,其余组分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胺基胍,其中BHE-M4组分活性最高;BHE-M4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显示,BHE-M4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为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或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牡荆素、芦丁、异槲皮苷或金丝桃苷、槲皮苷。结论:荞麦壳提取物经纯化后高黄酮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抗AGEs活性最高,即荞麦壳黄酮是荞麦壳抗糖尿病活性的主要组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壳 黄酮 大孔树脂 糖尿病 Α-葡萄糖苷酶 蛋白质糖基化终末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豆渣为原料的素肉产品挤压前后营养因子含量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斌 于寒松 +4 位作者 王玉华 朴春红 刘俊梅 代伟长 胡耀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4,共5页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单螺杆挤压机在豆渣含量(0%、15%、30%、45%),物料水分(40%),挤压温度(二区:140℃~150℃,三区:170℃~180℃)条件下挤压制备组织蛋白。采用三价铁沉淀法、福林酚法、芦丁标品法、酶-重量法、消化法、国标... 以豆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单螺杆挤压机在豆渣含量(0%、15%、30%、45%),物料水分(40%),挤压温度(二区:140℃~150℃,三区:170℃~180℃)条件下挤压制备组织蛋白。采用三价铁沉淀法、福林酚法、芦丁标品法、酶-重量法、消化法、国标法分别测定植酸、总酚、总黄酮、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体外消化率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比较挤压前后产品各种营养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豆渣非膨化挤压后植酸、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总酚、总黄酮、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降低,体外消化率增加,各营养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挤压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肉 豆渣 营养因子 总酚 植酸 总黄酮 可溶性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制备全豆豆浆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磊 候吉超 +4 位作者 朴春红 代伟长 王玉华 刘俊梅 于寒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22-126,共5页
以豆浆粒径为考察指标优化酶法制备全豆豆浆的工艺。试验采用脱皮大豆为原料,使用纤维素酶对豆浆进行酶解,通过响应面法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温度为50.00℃,酶解时间为3.50 h,加酶量为底物干物质... 以豆浆粒径为考察指标优化酶法制备全豆豆浆的工艺。试验采用脱皮大豆为原料,使用纤维素酶对豆浆进行酶解,通过响应面法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温度为50.00℃,酶解时间为3.50 h,加酶量为底物干物质的2.50%。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工艺获得全豆豆浆中位径(D50)为16.09μm,90%通过率(D90)为(57.17±0.31)μm。与未加酶的全豆豆浆(D5063.54μm,D90115.70μm)比较,D50缩小了3.95倍,D90缩小了2.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酶解法 全豆豆浆 湿法超微粉碎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鳜鱼中氨基酸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加工特性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柄舒 王梦竹 +3 位作者 陈丹丹 沈弘洋 代伟长 刘俊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5-200,共6页
针对我国传统臭鳜鱼制品存在风味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在自然发酵臭鳜鱼中分离获得菌株,通过薄层层析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 TLC)初步筛选获得10株产氨基酸菌株,测定菌株上清液中游离氨基氮总量,复... 针对我国传统臭鳜鱼制品存在风味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在自然发酵臭鳜鱼中分离获得菌株,通过薄层层析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 TLC)初步筛选获得10株产氨基酸菌株,测定菌株上清液中游离氨基氮总量,复筛获得1株优良氨基酸产生菌L2-2,经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耐盐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和抑菌试验确定菌株的加工特性。经鉴定菌株L2-2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其耐盐特性较好,精氨酸脱羧酶呈阳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鳜鱼 氨基酸产生菌 16S rRNA序列分析 耐盐试验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巴氏杀菌对全蛋液功能性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静 宋雨齐 +2 位作者 马帅 代伟长 王玉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89,共7页
该文首先比较超高温巴氏杀菌、传统巴氏杀菌对全蛋液中3种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然后通过分析全蛋液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溶解度、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 该文首先比较超高温巴氏杀菌、传统巴氏杀菌对全蛋液中3种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然后通过分析全蛋液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溶解度、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比较超高温巴氏杀菌、传统巴氏杀菌全蛋液在冷藏(4℃)过程中功能性质和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超高温巴氏杀菌相对于传统巴氏杀菌更为有效地灭活全蛋液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超高温巴氏杀菌与传统巴氏杀菌全蛋液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均显著高于未杀菌,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冷藏1周后,三者起泡性均显著下降,而泡沫稳定性呈上升趋势,但是随着冷藏时间延长至6周,三者均未呈现显著变化。超高温巴氏杀菌全蛋液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为先增加后降低,在整个储藏过程中,两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杀菌方式对全蛋液中蛋白质溶解度、游离巯基影响不显著。超高温巴氏杀菌对全蛋液功能性质和理化特性影响与传统巴氏杀菌没有显著差异,为其在全蛋液工业生产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巴氏杀菌 全蛋液 储藏 理化性质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结合加热法处理蛋源对液蛋产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温佳奇 王梓宁 +5 位作者 马玉帛 马静 胡书蒙 宋雨齐 代伟长 王玉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优化二氧化氯结合加热法处理新鲜鸡蛋提高其杀菌效率,缩短其消毒时间,并对蛋液的理化及功能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蛋源前处理方法为浓度为125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5 min后,65℃热水冲洗120 s,对蛋壳表面的微生物的杀菌率达... 通过优化二氧化氯结合加热法处理新鲜鸡蛋提高其杀菌效率,缩短其消毒时间,并对蛋液的理化及功能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蛋源前处理方法为浓度为125 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5 min后,65℃热水冲洗120 s,对蛋壳表面的微生物的杀菌率达到99.9%。前处理方法对蛋液起泡性、泡沫稳定性、挥发性盐基氮没有显著影响;经前处理后的蛋液储存8周后,菌落总数、起泡性和挥发性盐基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方法可以有效延长液蛋制品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蛋 前处理 消毒 性质 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旭 于寒松 代伟长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共3页
概述了大豆蛋白与其他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淀粉等复合挤压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产品开发现状,为大豆蛋白复合挤压机理与相关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淀粉 复合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质加工豆腐适宜性的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思 于寒松 +6 位作者 吕博 张田 王玉华 朴春红 刘俊梅 代伟长 胡耀辉 《大豆科技》 2018年第2期14-26,共13页
试验以68种不同大豆品种为样本,对其进行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植酸、蛋白亚基中7S、11S含量、钙、铁、磷、镁、脂肪氧化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理化指标的测定。通过差异性分析得到结论:基础理化指标间差异显著。对供试大豆进... 试验以68种不同大豆品种为样本,对其进行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植酸、蛋白亚基中7S、11S含量、钙、铁、磷、镁、脂肪氧化酶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理化指标的测定。通过差异性分析得到结论:基础理化指标间差异显著。对供试大豆进行豆浆制备及测定豆浆蛋白并计算蛋白回收率和豆腐制备及产率、质构的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6种主成分及主成分模型,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114%。进而进行聚类分析将68种大豆分为4类,结合聚类分析与豆腐品质评分,得知适合生产豆腐的大豆品种应满足的条件为蛋白质含量高、豆浆蛋白含量高、蛋脂比高、11S/7S含量偏高、植酸含量低、脂肪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理化指标 豆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