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n40在非离子反胶束体系中对直接黄棕ND3G染色棉织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易世雄 邓一民 +3 位作者 胡杨 代亚敏 李满秋 叶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102,共7页
为提高阴离子染料在反胶束体系中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在非离子Triton X-100反胶束体系中加入Span40制备出非离子混合反胶束体系,并以其为介质使用直接黄棕ND3G对棉织物进行染色,重点研究Span40对反胶束体系的饱和增溶水量、水池直径、... 为提高阴离子染料在反胶束体系中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在非离子Triton X-100反胶束体系中加入Span40制备出非离子混合反胶束体系,并以其为介质使用直接黄棕ND3G对棉织物进行染色,重点研究Span40对反胶束体系的饱和增溶水量、水池直径、聚集密度和电导率等结构特征以及直接染料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pan40质量分数为50%时反胶束体系的饱和增溶水量呈现最大值,反胶束体系的水池直径和聚集密度随着Span40的增加而增大,导致反胶束体系电导率降低,减小了直接染料与棉织物的静电排斥作用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对棉织物的竞争吸附作用,从而使直接黄棕ND3G对棉织物的吸附和染色性能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 混合 反胶束 染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在非水介质中对蚕丝纤维的脱胶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代亚敏 易世雄 +2 位作者 邓一民 孙胜 贺小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5,共5页
使用木瓜蛋白酶在非离子型反胶束体系中对蚕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重点研究脱胶时间、脱胶温度、蛋白酶质量浓度及反胶束体系中增溶水量等因素对蚕丝脱胶率的影响。使用生物显微镜对脱胶蚕丝的表面形态进行观察,并考察和比较酸性黑234对... 使用木瓜蛋白酶在非离子型反胶束体系中对蚕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重点研究脱胶时间、脱胶温度、蛋白酶质量浓度及反胶束体系中增溶水量等因素对蚕丝脱胶率的影响。使用生物显微镜对脱胶蚕丝的表面形态进行观察,并考察和比较酸性黑234对脱胶前后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在反胶束体系中生物蛋白酶对蚕丝纤维的脱胶过程需120 min左右,蚕丝脱胶率随着生物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增溶水量为10的50℃反胶束体系中蚕丝的脱胶率达到最大值,并且酸性染料对经反胶束体系脱胶后的蚕丝纤维具有更高的染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非离子 反胶束 蚕丝 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拼色轧染过程中补液模型的研究
3
作者 代亚敏 刘宏臣 +4 位作者 毛志平 陆辉 徐红 钟毅 周培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为探究染料拼色轧染体系中补液系统的数字化控制方法,基于拉曼光谱技术对染料拼色染色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建立了染料拼色轧染过程中的补液模型。利用拉曼光谱技术与偏最小二乘法(PL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拼色染料浓度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 为探究染料拼色轧染体系中补液系统的数字化控制方法,基于拉曼光谱技术对染料拼色染色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建立了染料拼色轧染过程中的补液模型。利用拉曼光谱技术与偏最小二乘法(PL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拼色染料浓度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染料拼色上染过程的实时监测,得到染料拼色上染过程中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值;然后根据补液前后染液质量守恒和各染料质量守恒公式建立染料拼色轧染的补液模型,计算出需要实时补加的各染料质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补液模型进行补液后,轧染的25块织物色差均保持在0.5左右,且轧染液中各染料的质量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而以原染液质量浓度补液后织物色差达到7左右,染料质量浓度降低了50%以上;该补液模型相比原染液补液体系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色染料 补液模型 轧染 定量分析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纱线在活性染料皮克林乳液体系中的染色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永生 代亚敏 +4 位作者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张琳萍 陈支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108,共8页
为探究SiO2乳液(皮克林乳液)体系中活性染料在棉纱线上的染色机制,选用活性红M-3BF对棉染色动力学进行研究。首先对该染料在皮克林乳液和传统水浴体系中的染色性能进行对比,然后分别利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该染料在皮克林乳液... 为探究SiO2乳液(皮克林乳液)体系中活性染料在棉纱线上的染色机制,选用活性红M-3BF对棉染色动力学进行研究。首先对该染料在皮克林乳液和传统水浴体系中的染色性能进行对比,然后分别利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该染料在皮克林乳液体系中上染棉纱线的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各项动力学参数,并与传统水浴体系做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染料用量条件下,活性红M-3BF在皮克林乳液体系中的染料利用率高于传统水浴体系,耐皂洗色牢度相当;且2种体系中活性红M-3BF在棉纤维的上染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方程,染料在皮克林乳液体系中的平衡吸附量高于传统水浴体系,吸附活化能小,半染时间缩短;硫酸钠能够提高平衡吸附量,加快上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皮克林乳液体系 棉纱线 染色 SiO2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的含硼阻燃剂和磷腈阻燃剂协同阻燃整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玉玺 代亚敏 +2 位作者 王畅 徐红 毛志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共7页
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spb-100(PNCP)是一种商品化的磷腈阻燃剂,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整理时融滴现象严重。为提高PNCP应用于PET的阻燃效果,合成了两种含硼阻燃剂硼酸乙烯苯酯(ATPB)和含硼超支化聚合物(HBb),并分别与PNC... 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spb-100(PNCP)是一种商品化的磷腈阻燃剂,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整理时融滴现象严重。为提高PNCP应用于PET的阻燃效果,合成了两种含硼阻燃剂硼酸乙烯苯酯(ATPB)和含硼超支化聚合物(HBb),并分别与PNCP共混应用于PET阻燃。利用极限氧指数仪(LOI)、垂直燃烧仪(UL-94)、热失重分析测试仪(TGA)、扫描电镜仪(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仪(Raman)等对织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成炭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TPB、HBb均能与PNCP产生协同阻燃效应,不仅进一步提高了PET材料的LOI值,还能提高PET基复合材料的抗融滴性能。当PNCP、HBb添加量分别为10%和5%时,协同效果最好,其PET基复合材料的LOI值达到31.8,UL-94等级通过V-0级,热分解速率较纯PET下降29.9%。利用热裂解-气质联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等分析了PNCP/含硼阻燃剂体系对PET的协同阻燃机理,发现该阻燃体系能够在PET燃烧时的气相和凝聚相中同时起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含硼 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 协同效应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QC小组活动解决膏体浴盐生产过程中分层现象
6
作者 王丹明 齐永南 代亚敏 《中国井矿盐》 CAS 2011年第2期35-39,共5页
膏体浴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料配比、温度、乳化时间等影响,容易产生物料间融合不好的现象,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控制分层现象以达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目的。
关键词 膏体浴盐 分层现象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