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群·女性·现代化——里慕伊·阿纪文学创作的几个关键词
1
作者 代亚平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4-38,共5页
文章以台湾泰雅族女作家里慕伊·阿纪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族群书写、女性悲剧命运、原住民与现代化三个方面来探析里慕伊·阿纪文学创作的特色,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里慕伊·阿纪 泰雅族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下交联聚乙烯电介质材料分子结构变化及其电老化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亚莎 花旭 +2 位作者 代亚平 刘志鹏 王成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20,共8页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的电树枝老化,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并优化得到了XLPE分子结构.沿着聚乙烯链施加不同大小电场强度,分析交联聚乙烯分子的几何结构、偶极矩、极化率、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和红外光谱变化规...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的电树枝老化,本文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并优化得到了XLPE分子结构.沿着聚乙烯链施加不同大小电场强度,分析交联聚乙烯分子的几何结构、偶极矩、极化率、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和红外光谱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外电场的增大,交联聚乙烯分子红外光谱发生较大变化;当外施电场达到0.026a.u.后,红外光谱图中出现虚频,表明分子空间结构不再稳定,易发生断键;另外从前线轨道图的变化可以看出断键现象最先发生在交联聚乙烯链端部;沿着电场方向,原子所带电荷量由交联处向端部转移,当外施电场达到0.029a.u.后,链端部的C-H和C-C键断裂产生H·和CH3·自由基.游离的自由基会形成空间电荷并发生积聚,产生局部较大场强,从而进一步影响交联聚乙烯链的空间结构.而电介质内部微观特性的变化必定会导致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性能的下降,这些变化对揭示交联聚乙烯电缆电树枝形成的微观规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材料 外电场 空间电荷 自由基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鲁少飞在新疆的活动及贡献
3
作者 代亚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1939年10月,著名漫画家鲁少飞来到迪化,在新疆日报社负责漫画工作。在新疆的三年多时间,他以画笔为武器,服务全民抗战,围绕“抗日救国”“新新疆建设”等主题创作了大量漫画,成为新疆抗战美术宣传的先锋。他的漫画为唤醒民众、打击敌人... 1939年10月,著名漫画家鲁少飞来到迪化,在新疆日报社负责漫画工作。在新疆的三年多时间,他以画笔为武器,服务全民抗战,围绕“抗日救国”“新新疆建设”等主题创作了大量漫画,成为新疆抗战美术宣传的先锋。他的漫画为唤醒民众、打击敌人、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励新疆各族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同时,他通过教授绘画课程、办好漫画刊物、选编漫画书籍、参与漫画展览等方式,传播漫画知识、传授绘画经验,培育了一批各民族美术人才,为推动抗战时期新疆美术事业蓬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鲁少飞 新疆 抗战漫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焚烧飞灰处理的专利技术综述
4
作者 代亚平 《河南科技》 2021年第34期153-155,共3页
焚烧技术是处理有机废物的重要手段,所产生的焚烧飞灰已经被国家明确列为危险废物,其中含有的有毒重金属、二噁英等物质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从专利技术的角度出发,介绍处理焚烧飞灰工艺的专利申请概况,从技术构思和技术功效着手,... 焚烧技术是处理有机废物的重要手段,所产生的焚烧飞灰已经被国家明确列为危险废物,其中含有的有毒重金属、二噁英等物质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从专利技术的角度出发,介绍处理焚烧飞灰工艺的专利申请概况,从技术构思和技术功效着手,介绍焚烧飞灰处理的技术路线发展脉络,为后续的研发提供方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飞灰 技术功效 发展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电缆在线监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沈星如 花旭 +1 位作者 代亚平 陈楠 《通信电源技术》 2017年第4期58-59,61,共3页
文中主要介绍了监测电缆状态的直流分量法、直流叠加法、交流叠加法、介质损耗法、局部放电法等在线工作原理,分析了各种监测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合理的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在线监测 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破膜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护理
6
作者 陈维香 陈月洁 +2 位作者 张茹 代亚平 朱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33-33,共1页
下腔静脉膜状阻塞(Membrous Obstructionof Inforior Vena CaVa简称mOIVC)是B—cs的一种类型。目前对其病因虽有先天性异常及后天获得之说,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对本病的治疗是令外科医生颇感棘手的问题,自1987~1990年,我们对40例MO... 下腔静脉膜状阻塞(Membrous Obstructionof Inforior Vena CaVa简称mOIVC)是B—cs的一种类型。目前对其病因虽有先天性异常及后天获得之说,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对本病的治疗是令外科医生颇感棘手的问题,自1987~1990年,我们对40例MOIVC进行了破膜扩张术,其中32例为开胸直视破膜术,8例为经皮穿刺股静脉插管气束破膜术,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我们对本病及其术后的护理做一报导。一、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破膜 布加氏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