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AC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1
作者 龚郴彬 张家柱 代世军 《江淮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38-42,49,I0004-I0006,共9页
为解决某河道边坡稳定性问题,利用Geostudio软件对边坡进行极限平衡分析,同时采用FLAC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校核。在暴雨工况下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大位移量可达100.0 mm,剪切应变增量最大值可达4.45×10^(-2),shear-n塑性区已经完全... 为解决某河道边坡稳定性问题,利用Geostudio软件对边坡进行极限平衡分析,同时采用FLAC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校核。在暴雨工况下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大位移量可达100.0 mm,剪切应变增量最大值可达4.45×10^(-2),shear-n塑性区已经完全贯通,边坡体有整体滑动的趋势。提出双排抗滑桩设计方案进行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系数较治理前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加固后最大位移量只有1.8 mm,边坡体最大应变增量值及剪切破坏塑性区的分布也得到了显著减少,边坡体达到稳定状态,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可为类似边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 FLAC数值模拟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水库的现状及主要病害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代世军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年第4期54-55,共2页
通过对部分小水库的现状调查,对目前小型水库存在的防洪标准不足、坝身渗漏、坝基渗漏、放水涵洞损坏、溢洪道毁坏、管理体系缺失等病险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为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小型水库 病害特征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改良土在水库大坝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代世军 蔡静静 赵品北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6-47,58,共3页
文章结合某小水库大坝除险加固的工程实例,研究了砂砾土掺入水泥后的改良土在工程上的应用。
关键词 大坝加固 砂砾土 改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土工织物软体排布与土层的摩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2,共2页
1引言复合土工织物软体排布是由丙纶编织布、无纺土工布和丙纶加筋带编织而成的膜袋,与岸坡坡面接触的为无纺土工布。膜袋内灌装砂后整体拖铺于水下、覆盖河槽坡面上,其上抛石压重。膜袋保护着河槽岸坡土体,改善了河槽岸坡的抗冲刷... 1引言复合土工织物软体排布是由丙纶编织布、无纺土工布和丙纶加筋带编织而成的膜袋,与岸坡坡面接触的为无纺土工布。膜袋内灌装砂后整体拖铺于水下、覆盖河槽坡面上,其上抛石压重。膜袋保护着河槽岸坡土体,改善了河槽岸坡的抗冲刷性能,这种方法施工简单,不需围堰、支模和断流。为固定铺设于岸坡上的复合土工织物软体排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工织物软体排布 直剪试验 界面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喷桩加固流塑状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10,共5页
天然地基的含水率高达48.2%~64.2%的流塑状软土地基,选择采用粉喷桩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法和合适的施工工艺控制参数,使得加固后的粉喷桩外观整齐,桩身灰土均匀,未出现桩身倾斜和断桩等不良现象。试验结果表明... 天然地基的含水率高达48.2%~64.2%的流塑状软土地基,选择采用粉喷桩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法和合适的施工工艺控制参数,使得加固后的粉喷桩外观整齐,桩身灰土均匀,未出现桩身倾斜和断桩等不良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150kPa,是加固前天然地基承载力的2.50倍以上;压缩模量是加固前天然地基的7倍以上,大大地减少了建筑物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采用粉喷桩处理流塑状的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粉喷桩 承载力特征值 控制参数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法处理膨胀性填土地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治淮》 2015年第2期36-37,共2页
一、膨胀性填土地基强夯加固的可行性分析就膨胀性填土地基而言,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以及含水率的紊乱性,是引起地基不均匀升降的不利因素。为了使建成后的房屋不受膨胀土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而引起破坏。如何处理好膨胀性填... 一、膨胀性填土地基强夯加固的可行性分析就膨胀性填土地基而言,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以及含水率的紊乱性,是引起地基不均匀升降的不利因素。为了使建成后的房屋不受膨胀土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而引起破坏。如何处理好膨胀性填土地基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外文献指出:膨胀土的膨胀压力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干密度降低时,膨胀压力迅速地趋向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土地基 膨胀性 膨胀压力 膨胀土 强夯加固 强夯法 失水收缩 紊乱性 可行性分析 天然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工艺方法对搅拌桩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治淮》 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
相同水泥掺入量情况下,采用不同施工工艺方法来加固软土地基,通过对加固后的桩身质量检测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成果的对比分析得出:高含水率和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不适合采用水泥浆搅拌法,而应选择粉体喷射搅拌法进... 相同水泥掺入量情况下,采用不同施工工艺方法来加固软土地基,通过对加固后的桩身质量检测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成果的对比分析得出:高含水率和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不适合采用水泥浆搅拌法,而应选择粉体喷射搅拌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桩 复合地基 施工方法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粉喷桩端嵌入持力层深度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江淮水利科技》 2017年第1期28-29,37,共3页
软土地基中设置粉喷桩增强体并与周围软土形成复合地基来共同承担外荷载。由于增强体上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增强体利用其完整的桩身将荷载自上而下传递至深部桩端土层内,从而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建筑物沉降量。为了探讨桩端位置对... 软土地基中设置粉喷桩增强体并与周围软土形成复合地基来共同承担外荷载。由于增强体上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增强体利用其完整的桩身将荷载自上而下传递至深部桩端土层内,从而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建筑物沉降量。为了探讨桩端位置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分别将增强体桩端设置于软土层中、持力层顶面、持力层顶面以下0.30m和0.5m四种情况,对其形成的复合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影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增强体 持力层 静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混凝土墙在某水库大坝防渗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8,共5页
通过防渗加固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在松散的坝身填土中建造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成槽工艺、堵漏泥浆的材料及其配比组成,解决了成槽过程中因泥浆漏失造成孔壁坍塌问题。另外,采用圆弧接头管工艺解决一、二期槽端混凝土连接,此种连接不仅... 通过防渗加固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在松散的坝身填土中建造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成槽工艺、堵漏泥浆的材料及其配比组成,解决了成槽过程中因泥浆漏失造成孔壁坍塌问题。另外,采用圆弧接头管工艺解决一、二期槽端混凝土连接,此种连接不仅增大了接触面积而且加长接头处的有效渗径。防渗墙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工程的现状运行证实:采用塑性混凝土墙来解决松散坝体填土的防渗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消除了大坝原有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混凝土 防渗墙 施工技术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库大坝坝基渗流控制关键技术措施的研究
10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大坝与安全》 2015年第6期34-36,共3页
根据老河槽段测压管的实测渗透压力资料,结合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某水库大坝坝基渗透压力偏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坝基渗透压力高的实际情况,工程上采用在坝体内建造混凝土防渗墙、坝基基岩面进行帷幕灌浆的防渗措施,截断了坝... 根据老河槽段测压管的实测渗透压力资料,结合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某水库大坝坝基渗透压力偏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坝基渗透压力高的实际情况,工程上采用在坝体内建造混凝土防渗墙、坝基基岩面进行帷幕灌浆的防渗措施,截断了坝基砂砾石层与库水的水力联系。坝基的渗透压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消除了坝体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压力 防渗墙 帷幕灌浆 防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理统计法在土坝填筑碾压质量分析和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家柱 代世军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11,共4页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土坝填筑碾压干密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借助碾压干密度的频率分布图、极差控制图以及局部返工处理前、后填土碾压干密度的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全面地对坝体的碾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对施工质量波动的主...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土坝填筑碾压干密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借助碾压干密度的频率分布图、极差控制图以及局部返工处理前、后填土碾压干密度的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全面地对坝体的碾压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对施工质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统计法 干密度 质量控制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在方洲水库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留根 李春燕 代世军 《治淮》 2018年第10期26-27,共2页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约8.5万座,居世界第一位,中、小型水库占了99.5%。大多数中、小型水库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很多水库设施、监管落后、防洪标准低、老化严重,经过这几年的除险加固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大多水库地处偏远,不能...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约8.5万座,居世界第一位,中、小型水库占了99.5%。大多数中、小型水库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很多水库设施、监管落后、防洪标准低、老化严重,经过这几年的除险加固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大多水库地处偏远,不能及时观测到水库可能出现的险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随着科技的进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检测技术建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有效地提供水库运行信息,大大提高了大坝安全监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小型水库 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 防洪标准 除险加固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