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电池热失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曹馨文 浦晓惠 +2 位作者 付莲丽 赵立宇 仝艳民 《汽车与新动力》 2024年第S01期32-35,共4页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年发文量、作者共现,以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国内对锂电池热失控研究的热度不断走高,年发文量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主题由...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年发文量、作者共现,以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国内对锂电池热失控研究的热度不断走高,年发文量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主题由浅入深,从对外部性能的研究转变为对内部安全控制的研究;但该领域研究学者之间尚未形成密切的联系,彼此间的交流协作较少,学者间应加强合作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热失控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地盘松林凋落物燃烧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秋华 肖慧娟 +3 位作者 仝艳民 李世友 张超 杨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6,共4页
在滇中地区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地盘松林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实验室测定相关燃烧性指标,包括地表枯枝、凋落物上下层的含水率、灰分含量、点着温度和热值等。结果表明,在地盘松林地表可燃物中,最难燃的... 在滇中地区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地盘松林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实验室测定相关燃烧性指标,包括地表枯枝、凋落物上下层的含水率、灰分含量、点着温度和热值等。结果表明,在地盘松林地表可燃物中,最难燃的是凋落物下层,含水率最高,达(70.00±30.73)%,点着温度最大,为(288.9±5.3)℃,载量最大,达到(2.54±0.59)kg/m2,灰分含量也最高,为(15.00±3.80)%,但热值最低,仅(15 636.44±1 090.05)k J/kg;枯枝最易燃,含水率最低,只有(18.67±1.15)%,点着温度最低,为(273.0±4.4)℃,灰分含量也是最低,只有(2.78±1.30)%,非常容易被引燃。尽管枯枝载量最小,只有(1.35±0.88)kg/m2,但热值最高,达到了(19 108.30±1 410.48)k 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凋落物 燃烧特征 点着温度 热值 地盘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温分布的空间模拟及三维可视化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高仲亮 周汝良 +3 位作者 李智 龙腾腾 崔飞 仝艳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2-184,F0003,F0004,共5页
选取云南省130个气象站点的积温(≥10.8℃)、海拔、纬度、经度、坡度和坡向实测数据,结合云南省1∶250000DEM地形图提取的5个环境梯度因子数据,并经相关处理和转化后,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构建海拔(x1)、纬度(x2)、经度(x3)... 选取云南省130个气象站点的积温(≥10.8℃)、海拔、纬度、经度、坡度和坡向实测数据,结合云南省1∶250000DEM地形图提取的5个环境梯度因子数据,并经相关处理和转化后,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构建海拔(x1)、纬度(x2)、经度(x3)、坡度(x4)、坡向指数(x5)与积温(y)的多元线性回归分布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28978.223-2.080x1-232.423x2-144.803x3,对积温分布的影响大小依次为x2、x3、x1。利用ARCINFO软件将相关环境梯度因子代入模型得到平面积温分布图,对DEM数据进行渲染操作得到地形立体效果图,将平面积温分布图和DEM立体效果图相叠加即实现积温分布立体效果图可视化,以更好地观察地势高低的积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空间模拟 模型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可燃物的动态特征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秋华 俞新水 +3 位作者 李世友 仝艳民 刘博 阮德振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5期40-43,共4页
森林可燃物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其种类、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具有动态的特征,会改变火频率、火灾类型和火强度。长期动态跟踪、监测森林可燃物,把握动态特征,能够及时掌握森林可燃物能量变化,从而更好地预防、监测和扑救森林火灾。文... 森林可燃物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其种类、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具有动态的特征,会改变火频率、火灾类型和火强度。长期动态跟踪、监测森林可燃物,把握动态特征,能够及时掌握森林可燃物能量变化,从而更好地预防、监测和扑救森林火灾。文章对森林可燃物的类型、含水率、载量、分布特征等动态特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动态特征 类型 含水率 载量 分布特征 森林火灾 林火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地盘松林地表凋落物的潜在能量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秋华 徐伟恒 +3 位作者 李伟 仝艳民 李世友 杨潇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6期16-20,共5页
在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地盘松林连续分布区内设置样地,并将样地内的地表凋落物分成枯枝、凋落物上层和凋落物下层3层,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在实验室测定载量、热值等相关燃烧能量参数,以单位面积热量为关键指标研究地盘松林地表凋落... 在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地盘松林连续分布区内设置样地,并将样地内的地表凋落物分成枯枝、凋落物上层和凋落物下层3层,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在实验室测定载量、热值等相关燃烧能量参数,以单位面积热量为关键指标研究地盘松林地表凋落物的潜在能量。结果表明,在地盘松林地表凋落物中,凋落物上层、下层和枯枝的单位面积热量最大值差异不大,分别为51 866.3 k J/m2、48 942.13 k J/m2和42 611.53 k J/m2;平均值的差异也不大,分别为38 688.5 k J/m2、39 716.63 k J/m2和25 796.23 k J/m2。但最低值的差异却非常明显,凋落物上层的为25 510.8 k J/m2,枯枝的为8 980.93 k J/m2,凋落物下层的为30 491.1 k 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凋落物 载量 热值 潜在能量 地盘松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石头城木结构传统村落火灾荷载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静 仝艳民 +3 位作者 李丽 刘兆丰 夏明君 付道贤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7-1542,共6页
为丰富中国木结构建筑传统村落火灾荷载的基础数据,以丽江石头城传统村落为调查对象,选择当地70户民居、18户客栈以及2栋办公建筑为样本,对村落木结构建筑火灾荷载种类、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民居类建筑的总体火灾荷载密度均值为27... 为丰富中国木结构建筑传统村落火灾荷载的基础数据,以丽江石头城传统村落为调查对象,选择当地70户民居、18户客栈以及2栋办公建筑为样本,对村落木结构建筑火灾荷载种类、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民居类建筑的总体火灾荷载密度均值为2762 MJ/m^(2),客栈类建筑总体火灾荷载密度均值为3329.19 MJ/m^(2),办公类建筑火灾荷载密度均值为2608.15MJ/m^(2)。该地区的民居类建筑和客栈类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均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火灾荷载密度 火灾危险性 木结构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20种藤本植物的燃烧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桥蓉 仝艳民 +5 位作者 阮志臣 李国辉 王安有 余仕博 王天平 骆书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7-800,共4页
昆明地区森林中藤本植物丰富,为了比较该地区不同藤本植物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的燃烧性差异,在对20种常见藤本植物进行地上部分生活力、生境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调查的基础上,采集活藤本植物鲜叶,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进行了鲜叶的直接燃烧... 昆明地区森林中藤本植物丰富,为了比较该地区不同藤本植物在森林防火戒严期的燃烧性差异,在对20种常见藤本植物进行地上部分生活力、生境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调查的基础上,采集活藤本植物鲜叶,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进行了鲜叶的直接燃烧性试验,测定和计算了叶含水率、单位面积质量、燃烧速率和损毁程度4个参数。分析表明:根据燃烧性差异,20种藤本植物可分为易燃、可燃和难燃3大类,即:(1)圆叶牵牛、钮子瓜、黑珠芽薯蓣、飞蛾藤、粘山药、高山薯蓣6种属于易燃类;(2)柔毛山黑豆、长托菝葜、大果爬藤榕、素方花4种属于可燃类,其燃烧性顺序由大到小为柔毛山黑豆>长托菝葜>大果爬藤榕>素方花;(3)八月瓜、地果、小叶菝葜、苦绳、崖爬藤、千里光、云南清风藤、黑龙骨、柄花茜草9种属于难燃类;何首乌在阳生环境中易燃,在阴生环境中难燃。藤本植物的燃烧性不仅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有关,还与含水率、单位面积质量、厚度等其他因素有关。建议将地果作为防火地被植物用于营林防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燃烧性 燃烧速率 损毁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头引燃藏柏林下尖叶匐灯藓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桥蓉 仝艳民 +3 位作者 王循 刘永川 张震宇 阮志臣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9-665,共7页
为研究地表苔藓层的引燃特性,以昆明地区广泛分布的藏柏林下地被物尖叶匐灯藓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构造野外自然生长状态的尖叶匐灯藓床层,设定5个水平含水率(0%、5%、10%、15%、20%)以及6个水平风速(0、1、2、3、4、5 m·s^(-1))... 为研究地表苔藓层的引燃特性,以昆明地区广泛分布的藏柏林下地被物尖叶匐灯藓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构造野外自然生长状态的尖叶匐灯藓床层,设定5个水平含水率(0%、5%、10%、15%、20%)以及6个水平风速(0、1、2、3、4、5 m·s^(-1))的烟头引燃藏柏林下尖叶匐灯藓层试验。结果表明:烟头引燃尖叶匐灯藓层的最大含水率约为20%;含水率和风速以及两个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尖叶匐灯藓层的引燃比例有显著影响。当风速≤2 m·s^(-1)时,尖叶匐灯藓层不能被烟头引燃;当风速从3 m·s^(-1)增加到5 m·s^(-1)时,含水率从20%降至0%时,烟头的引燃比例从13%增至82%。建立了烟头引燃尖叶匐灯藓层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的准确率达71.7%。研究结果可为昆明地区地表可燃物的管理、火险预警等提供依据,为深入开展苔藓植物的火灾风险辨识与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匐灯藓层 引燃试验 烟头 含水率 风速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箐沟阻火机理的初步分析
9
作者 闫想想 王秋华 +2 位作者 李晓娜 李世友 仝艳民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0期21-23,33,共4页
以云南省昆明市妥吉林区为研究地点,分析了箐沟内的植物类型、影响森林火灾的气象要素,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箐沟的阻火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火关键期内,沟内温度比沟上低,不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沟内相对湿度比沟上的大,火环... 以云南省昆明市妥吉林区为研究地点,分析了箐沟内的植物类型、影响森林火灾的气象要素,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箐沟的阻火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火关键期内,沟内温度比沟上低,不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沟内相对湿度比沟上的大,火环境发生了变化,火蔓延到沟内可能变;沟内的风速比沟上的小,使火蔓延减缓;箐沟内以海桐花科昆明海桐为主的常绿阔叶树已郁闭成林,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小,也有一定的阻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环境 集水区 林火阻隔 箐沟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