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蛋黄快速腌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仝其根 宁静 +2 位作者 徐艺青 周敏 姜怀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157,共3页
蛋黄和蛋清分离后直接对蛋黄进行腌制,可以达到咸蛋黄快速腌制的目的,选择了三种咸蛋黄腌制的方法,分别是半透膜法、冷-热变性法和模具定型干腌法。研究结果表明,模具定型干腌法效果最好,腌制48h后蛋黄出油多、松沙、风味纯正。
关键词 咸蛋黄 腌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桂皮有效成分及其油树脂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仝其根 魏风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5-97,共3页
对在超声波作用下从桂皮中浸提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功率0.75kW,超声时间60min,料液比=1∶6(m/v);油树脂复合稳定性配方为4‰CMC,3‰蔗糖酯。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有效成分 稳定性 油树脂 桂皮 提取工艺条件 超声波作用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鸡蛋中溶菌酶的活性分布 被引量:5
3
作者 仝其根 唐巍巍 宋美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1,共4页
为了研究鸡蛋不同部位溶菌酶的活性,在不破坏蛋体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注射器和照蛋器抽取蛋内样品(系带与蛋黄膜除外),对鲜鸡蛋各个部分的溶菌酶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壳外膜及蛋黄中不含溶菌酶,蛋黄膜所含溶菌酶活力最高为9764... 为了研究鸡蛋不同部位溶菌酶的活性,在不破坏蛋体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注射器和照蛋器抽取蛋内样品(系带与蛋黄膜除外),对鲜鸡蛋各个部分的溶菌酶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壳外膜及蛋黄中不含溶菌酶,蛋黄膜所含溶菌酶活力最高为9764.290U/mL,其次系带为4172.86U/mL,系带中溶菌酶活力约为其他部位溶菌酶活力的11倍以上;蛋膜黏附蛋白、外稀蛋白、中浓蛋白和内稀蛋白这4个部位所含溶菌酶活力分别为378.714、330.238、354.929、245.381U/mL,壳外膜和蛋黄不含有溶菌酶。蛋清在蛋内的位置不同,其中溶菌酶活力也存在差异,尖中部及钝端的溶菌酶活性高,而尖端及蛋的中部溶菌酶活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溶菌酶活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油树脂的提取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仝其根 郭爱贤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8年第3期73-76,共4页
高良姜油树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是:调节pH=7,乙醇溶剂浓度70%,超声波提取时间130min。油树脂稳定性的最佳配方为:黄原胶0·2%,藻酸丙二脂0·3%。
关键词 良姜 油树脂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山梨酸钾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仝其根 周敏 +1 位作者 于同泉 陆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7-158,共2页
研究证明了利用碳酸钾、氢氧化钾或其混合物与山梨酸在固体状态下反应合成山梨酸钾的可行性。在室温下,碳酸钾∶氢氧化钾(mol/mol)为7∶3时与山梨酸共同研磨,固相反应速度快,产品色泽好、不潮湿。抑菌实验证明,固相反应合成的山梨酸钾... 研究证明了利用碳酸钾、氢氧化钾或其混合物与山梨酸在固体状态下反应合成山梨酸钾的可行性。在室温下,碳酸钾∶氢氧化钾(mol/mol)为7∶3时与山梨酸共同研磨,固相反应速度快,产品色泽好、不潮湿。抑菌实验证明,固相反应合成的山梨酸钾与市售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合成 山梨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反应生产脱氢醋酸钠物料配比及球磨介质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仝其根 白云起 姜怀玺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8-44,共7页
利用自制的固相反应成套设备(SRE-1000型),将固态脱氢醋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直接研磨发生固相反应生产食品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脱氢醋酸与摩尔比为3∶7的NaOH和Na2CO3混合进行固相反应是最优配比,固体碱分2次加入可使... 利用自制的固相反应成套设备(SRE-1000型),将固态脱氢醋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直接研磨发生固相反应生产食品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脱氢醋酸与摩尔比为3∶7的NaOH和Na2CO3混合进行固相反应是最优配比,固体碱分2次加入可使固相反应快速且平稳地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作为磨介的氧化铝球的配比,其结果是不同直径的氧化铝球18=253.59 kg,27=368.14 kg,35=251.50 kg时,固相反应时间最短,总反应时间为444.7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醋酸 碳酸钠 氢氧化钠 固相反应 磨球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鲜切面货架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仝其根 王涛 李树臣 《粮油食品科技》 2005年第6期41-42,共2页
研究了酒精,脱氢乙酸,二丁基羟基甲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山梨酸钾,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对苯二酚,鹿蹄草8种防腐剂在恒温冷藏下(4℃~8℃)对鲜切面保藏期的影响,得出了有效延长鲜切面保藏期的防腐剂组合:脱氢乙酸0.06%,山梨酸钾0.06%,酒... 研究了酒精,脱氢乙酸,二丁基羟基甲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山梨酸钾,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对苯二酚,鹿蹄草8种防腐剂在恒温冷藏下(4℃~8℃)对鲜切面保藏期的影响,得出了有效延长鲜切面保藏期的防腐剂组合:脱氢乙酸0.06%,山梨酸钾0.06%,酒精4%(均以面粉添加量计),可延长鲜切面保存时间24~4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面 防腐剂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固体淀粉黏合剂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仝其根 闫海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氧化淀粉的优化生产工艺条件是:淀粉:NaClO=100∶8、pH=8、温度45℃、时间135 min。固体黏合剂的原料最佳配比为:淀粉:NaOH∶硼砂(NaB4O7.10H2O)∶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明胶与硫酸铝钾混合物(1∶1)=100∶1.5∶2.5∶2∶1∶3.7。
关键词 次氯酸钠 玉米淀粉 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冷冻切片法生产猪肉脯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仝其根 孟磊 李树臣 《肉类研究》 2006年第9期48-50,共3页
本文是关于猪肉脯的生产方法,即通过注射、滚揉、冷冻、切片、平铺、脱水、烘烤等工艺,生产厚度小于0.6mm的肉铺。最佳工艺条件是:脱水温度55℃、时间60分钟;烘烤温度为110℃、时间20分钟。
关键词 注射 冷冻切片 改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菊花“茶”的研制
10
作者 仝其根 贾昌喜 孙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78-281,共4页
研究了贡菊花水溶性物质的提取、脱苦、护色、调色及贡菊花"茶"饮料的配方等内容。结果表明:贡菊花水溶性物质最佳浸提工艺参数是:pH为7·0、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60min;用柠檬酸、苹果酸调节提取液pH到4·7左右时... 研究了贡菊花水溶性物质的提取、脱苦、护色、调色及贡菊花"茶"饮料的配方等内容。结果表明:贡菊花水溶性物质最佳浸提工艺参数是:pH为7·0、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60min;用柠檬酸、苹果酸调节提取液pH到4·7左右时脱苦效果最佳;添加0·1‰和氯化锌和0·1‰的柠檬酸,护色效果较好;用0·02‰的柠檬黄和0·024‰的胭脂红对菊花茶进行调色,效果最佳;贡菊花茶最终配方是:贡菊花与水的比例为1∶100(w/w)、蔗糖添加量2·6%、蛋白糖添加量0·2‰、0·1‰柠檬酸和VC、0·02‰柠檬黄和0·024‰的胭脂红、0·1‰的Zn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菊花 饮料 脱苦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分析天源酱园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高秀芝 王小芬 +4 位作者 刘慧 仝其根 王晓东 张启增 崔宗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以天源酱园生产豆酱为研究对象,通过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豆酱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似率98%)和未培养明串珠菌克隆(uncultured Leuconostoc s... 以天源酱园生产豆酱为研究对象,通过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豆酱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似率98%)和未培养明串珠菌克隆(uncultured Leuconostoc sp.clone,相似率100%)的近缘种,其中芽孢杆菌协助真菌分解原料中蛋白质和淀粉,明串珠菌有助于豆酱风味物质的形成;豆酱发酵过程中主要真菌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相似率99%)的近缘种,在豆酱发酵前期分解原料中蛋白质和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豆酱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源酱园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动态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秀芝 王小芬 +4 位作者 李献梅 张启增 仝其根 刘一倩 崔宗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52-354,共3页
以天源酱园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不同阶段豆酱样品的水分、总酸、pH值、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及氨基酸态氮等指标,探讨豆酱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水分呈先上升后平稳下降趋势,成品酱中水分含量为38.69%;总... 以天源酱园豆酱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不同阶段豆酱样品的水分、总酸、pH值、可溶性糖、有机碳、粗蛋白及氨基酸态氮等指标,探讨豆酱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水分呈先上升后平稳下降趋势,成品酱中水分含量为38.69%;总酸呈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成品酱中总酸含量达到3.13%;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成品酱中含量分别为483.99g/kg和57.32g/kg;粗蛋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成品酱中含量为24.61%,氨基酸态氮在豆酱发酵过程中逐渐上升,成品酱中含量为49.2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发酵 营养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L9对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晓成 张明 +3 位作者 陈善斌 孙亚楠 任发政 仝其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38-243,共6页
目的:评价副干酪乳杆菌L9对健康小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周龄BALB/c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副干酪乳杆菌L9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商业菌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 目的:评价副干酪乳杆菌L9对健康小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周龄BALB/c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副干酪乳杆菌L9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商业菌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共5组,以0.2 m L/d的剂量连续灌胃小鼠21 d并收集第0、21天小鼠粪便。第21天处死小鼠后搜集收集盲肠内容物,利用气相色谱仪观察内容物中SCFAs的变化,并且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结果:与第0天相比,第21天小鼠粪便中SCFAs中乙酸、丙酸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Bifidobaceterium spp.、Lactobacillus属数量和丁酰辅酶A转移酶(butyryl-Co A:acetate Co A-transferase,CoA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盲肠内容物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的Bifidobaceterium spp.数量和CoAT基因表达量分别与第0天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L9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健康小鼠肠道中SCFAs的产生,并且与商业菌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相比,副干酪乳杆菌L9对肠道内丙酸、丁酸的含量和肠道中Bifidobaceterium spp.的数量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L9 短链脂肪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制得茴香油的甄别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瑞红 王宗义 仝其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0-53,共4页
通过对三种不同工艺提取的八角茴香油中有效成分的GC-MS分析,探索了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生产茴香油的初步甄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GC-MS色谱图中,有!-水芹烯、樟脑这两种成分出现并且相对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25%... 通过对三种不同工艺提取的八角茴香油中有效成分的GC-MS分析,探索了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生产茴香油的初步甄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GC-MS色谱图中,有!-水芹烯、樟脑这两种成分出现并且相对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25%、0.15%及以上时,可以认为这种茴香油是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而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异丁香酚甲醚是溶剂提取法特有的成分;水蒸气蒸馏法生产的茴香油中组分最少,而其中含有的甲基己烯雌酚是其特征性物质,但大茴香脑所占比重最大可以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油 超临界CO2萃取 有机溶剂提取 水蒸气提取 GC—MS色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茴香油的溶剂法提取及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瑞红 朱雅旭 仝其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49,共4页
研究溶剂法提取八角茴香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鉴定其主要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八角茴香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 研究溶剂法提取八角茴香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鉴定其主要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八角茴香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颗粒度60目,35℃条件下提取45min,得率为14.97%。GC-MS分析其有效成分,结果鉴定出47种化合物,其中含量大于1%的主要成分为:大茴香脑、4-(2-丙烯基)-苯酚、草蒿脑、反式-α-香柠檬烯、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D-柠檬烯,分别为74.602%,8.752%,3.230%,1.321%,1.043%,1.002%。并且4-(2-丙烯基)-苯酚、菜油甾醇和γ-甾醇三种呈味物质首次从八角茴香油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油 有机溶剂提取 GC-MS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蛋黄挥发性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气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卫惠萍 李盟 +1 位作者 李嘉莹 仝其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96,共6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的样品预处理手段,特别适合于微量挥发性成分的富集,方便与色谱仪器联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气质联用分析,检测出自制咸鸡蛋黄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有43种,其含量的多少依次是醛类、呋喃类、醇类,其中已醛质量分数...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的样品预处理手段,特别适合于微量挥发性成分的富集,方便与色谱仪器联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气质联用分析,检测出自制咸鸡蛋黄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有43种,其含量的多少依次是醛类、呋喃类、醇类,其中已醛质量分数为36.5%,2-戊烷基呋喃为11.78%,3-甲基-丁醇7.32%;市售咸鸡蛋蛋黄风味的主要风味成分有11种,依次是酯类、醇类和醛类,其中乙酸乙酯为48.82%,乙醇为13.08%,醛类为16%。腌制方法和时间的不同是导致风味物质不同的主要原因。顶空固相微萃技术不适合鲜蛋黄风味物质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蛋黄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椒油树脂的乳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美娜 杜丹竹 仝其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8-143,共6页
胡椒油树脂具有粘度大、色泽深、易结晶、溶解难等一系列缺点,给工业生产使用及走进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利用胡椒油树脂、不同的乳化剂、植物油和不同的乳化方式制成乳化液,并对乳化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 胡椒油树脂具有粘度大、色泽深、易结晶、溶解难等一系列缺点,给工业生产使用及走进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利用胡椒油树脂、不同的乳化剂、植物油和不同的乳化方式制成乳化液,并对乳化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感官评价和激光粒度分析的方法对其乳化液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胡椒油树脂、水、单苷酯和油制成的水包油包水型(W/O/W)乳液,乳化速度快、状态均匀、无分层现象;30天乳液稳定性研究结果,经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方如下,乳化方法为W/O/W型乳化,油相辅料为芥花油,水相辅料为酒精和水;乳化剂为黄原胶添加量1.5‰、硬脂酸钠添加量25‰、单甘脂添加量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油树脂 乳化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艳 赵丽丽 仝其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45-49,共5页
利用索氏提取法,用不同溶剂从几种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树脂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洗脱剂和萃取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小米椒辣椒红色素含量最高,用氯仿提取效果较好,较... 利用索氏提取法,用不同溶剂从几种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树脂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洗脱剂和萃取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小米椒辣椒红色素含量最高,用氯仿提取效果较好,较佳提取时间为50 min;XAD16树脂可吸附无水乙醇溶解的红色素,其饱和吸附为每g树脂可吸附0.017 g辣椒提取物中的色素,氯仿为较佳洗脱剂;溶剂萃取分离辣椒红色素的较佳条件为:80%乙醇,萃取3次,萃取时间60min.另外,弱碱性金属氧化物有很好的除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辣椒素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的真空式搅拌粉碎机的结构设计
19
作者 徐广谦 智秀娟 仝其根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4-76,共3页
利用Pro/E作为设计工具,将真空技术与粉碎技术相结合,设计了真空式搅拌-粉碎机.通过设计计算,获得了主要结构参数.
关键词 真空 搅拌机 粉碎机 结构设计 PRO 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滑动弧放电对沙门氏菌的灭活机制及在鸡蛋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莉华 李燕 +2 位作者 仝其根 孙运金 马挺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37,共5页
为了保持鸡蛋的新鲜度、延长其保质期,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在室温和大气环境中进行灭菌处理的新型冷杀菌技术,即滑动弧放电技术。首先,将配制好的沙门氏菌液均匀接种在鸡蛋表面,然后使鸡蛋以一定的自旋速率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区域进行灭菌... 为了保持鸡蛋的新鲜度、延长其保质期,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在室温和大气环境中进行灭菌处理的新型冷杀菌技术,即滑动弧放电技术。首先,将配制好的沙门氏菌液均匀接种在鸡蛋表面,然后使鸡蛋以一定的自旋速率通过等离子体放电区域进行灭菌处理,从鸡蛋表面取得菌样后进行灭活机制研究,并将灭菌处理后的鸡蛋在37℃条件下进行贮藏,通过测定质量损失率和哈夫单位来评价大气放电技术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细胞外蛋白质质量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大气滑动弧放电技术可对沙门氏菌产生有效的刻蚀作用,导致细胞膜破碎和胞内蛋白质泄漏。同时,鸡蛋品质检测表明,滑动弧放电处理组无论作用时间长短,鸡蛋质量损失率增大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但哈夫单位的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说明大气滑动弧放电可在一定程度保持鸡蛋的新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滑动弧放电 鸡蛋 保鲜 灭活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