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火灾风险下的配电线路单相断线放电发展过程研究
1
作者 权立 贺梦莎 +2 位作者 张小庆 王毅钊 付钰伟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随着台风、暴雪等极端恶劣环境的不断常态化,单相接地故障(如单相断线、单相击穿等)频繁发生,严重危害了电网安全。单相断线故障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常见故障之一,导线断线坠落至地面附近,在极短间隙内对地放电引燃地表附着的易燃物,最终... 随着台风、暴雪等极端恶劣环境的不断常态化,单相接地故障(如单相断线、单相击穿等)频繁发生,严重危害了电网安全。单相断线故障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常见故障之一,导线断线坠落至地面附近,在极短间隙内对地放电引燃地表附着的易燃物,最终引发森林火灾,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危害严重。针对森林火灾风险下的配电线路单相断线对地放电发展过程研究建立短间隙放电模型,可以获得断口对地放电过程中的电场分布、电子平均能量分布、电子密度分布,以及不同断口外形对放电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口半径从0.5 mm降至0.3 mm,流注头部的电场强度从80 kV/cm升高到110 kV/cm,电子平均能量从10 eV升高到11 eV,流注贯穿间隙时电子密度的最大值由1.5×10~(20)m~(-3)升高到2.7×10~(20) m~(-3)。断口半径越小、曲率越大,导致流注头部的电场强度和电子平均能量升高,流注头部电子密度和放电电流增加,更容易导致流注贯穿间隙。而断口不规则时由于具有更大半径,间隙击穿需要更长时间,因此放电电流峰值由9 A升高至15 A。如果考虑松针等含油量较高的地表附着物影响,该放电电流极易点燃地表附着物并形成电弧、引发火灾。该研究结果对于极端天气下的配电线路安全防护、预防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火放电机理 单相断线 流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电弧等离子体微观特性计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2
作者 荣命哲 仲林林 +4 位作者 王小华 高青青 付钰伟 刘洋 刘定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4-65,共12页
以SF_6、CO_2、C_3F_8、C_5F_(10)O等气体为主要介质,介绍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电弧等离子体微观特性计算的研究进展。平衡态等离子体的微观特性研究,以粒子组分、统计热力学参数、输运系数以及混合扩散系数等物性参数... 以SF_6、CO_2、C_3F_8、C_5F_(10)O等气体为主要介质,介绍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电弧等离子体微观特性计算的研究进展。平衡态等离子体的微观特性研究,以粒子组分、统计热力学参数、输运系数以及混合扩散系数等物性参数计算为主。而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的微观特性研究是在量子化学计算理论的支持下,以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为基础,通过建立双温化学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粒子浓度的时间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等离子体 平衡态 非平衡态 物性参数 双温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放电下SF6特征分解产物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付钰伟 王小华 +3 位作者 高青青 傅熊雄 吕品雷 马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7,23,共6页
高压SF6开关设备运行中的放电故障(火花放电、电弧、局部放电等)诱导SF6分解为低氟硫化物,放电温度降低带来的SF6复合过程仍可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和灭弧能力。然而,当低氟硫化物与设备内无法避免的水蒸气和氧气杂质发生反应时,产生... 高压SF6开关设备运行中的放电故障(火花放电、电弧、局部放电等)诱导SF6分解为低氟硫化物,放电温度降低带来的SF6复合过程仍可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和灭弧能力。然而,当低氟硫化物与设备内无法避免的水蒸气和氧气杂质发生反应时,产生的腐蚀性产物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从而为利用SF6特征分解产物进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因此,文中利用气相色谱仪诊断技术对火花放电下SF6特征分解产物SOF2,SO2F2和SO2的演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物的摩尔分数随水蒸气和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火花放电能量的提升也对分解产物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文中工作可以为高压开关设备故障诊断和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放电 特征分解产物 SF6 气相色谱仪 演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及温度衰减对C4F7N分解组分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付钰伟 同向前 +2 位作者 尹忠刚 段建东 伍文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5-400,F0002,共7页
C4F7N以其显著的绝缘能力和低GWP值成为目前有望代替SF 6作为绝缘介质的气体之一。但是,C4F7N在绝缘击穿过程中会分解成低碳低氟的小分子,引起绝缘强度发生变化,给设备及其所在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潜在威胁。本文建立化学动力学... C4F7N以其显著的绝缘能力和低GWP值成为目前有望代替SF 6作为绝缘介质的气体之一。但是,C4F7N在绝缘击穿过程中会分解成低碳低氟的小分子,引起绝缘强度发生变化,给设备及其所在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潜在威胁。本文建立化学动力学模型研究C4F7N分解组分在绝缘击穿过程中的演化规律,获得C4F7N分解组分的变化特性以及温度衰减、气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C4F7N分解组分随着温度的降低迅速复合为C4F7N,因此C4F7N具有良好的绝缘自恢复特性;较高的温度衰减速度降低了C4F7N的复合速率,使得同一温度下的C4F7N摩尔分数有所下降,不利于绝缘强度恢复过程;气压的提升促进了C4F7N的复合过程,使其摩尔分数在更高温度下接近于1,有利于绝缘强度恢复。研究结果可以为C4F7N作为绝缘介质的可行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组分 绝缘击穿 C4F7N 化学动力学模型 变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F_(7)N/N_(2)混合气体放电分解体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唐睿 李昊阳 +1 位作者 付钰伟 贾嵘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44,共6页
SF_(6)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和灭弧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等行业,但由于它的温室效应严重,使得对其替代气体的研究已成为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全氟异丁腈(C_(4)F_(7)N)及其混合气体凭借出色的绝缘性能和较低的温室效应潜在值得到了国... SF_(6)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和灭弧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等行业,但由于它的温室效应严重,使得对其替代气体的研究已成为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全氟异丁腈(C_(4)F_(7)N)及其混合气体凭借出色的绝缘性能和较低的温室效应潜在值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C_(4)F_(7)N及其混合气体在放电条件下的分解特性研究较少,而其绝缘气体的分解特性及分解组分研究对于电气设备绝缘劣化机理和状态评估至关重要。因此,文中综合考虑绝缘强度和液化温度等因素,将C_(4)F_(7)N/N_(2)混合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深入研究了C_(4)F_(7)N/N_(2)混合气体主要分解路径,并结合过渡态理论,计算了主要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研究结果有望为进一步的C_(4)F_(7)N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绝缘状态评价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气体 放电分解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