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人更看重客观还是主观属性?对他人体验的错误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付若冰 林心苗 陆静怡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8-1261,共14页
为作出令他人满意的决策,人需准确预测各选项带给他人的体验有何差异。不同选项在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上的表现常有优劣之分。相较而言,选项在客观属性上的表现更容易被明确、公认的标准衡量,在主观属性上的表现更取决于个人偏好。本研... 为作出令他人满意的决策,人需准确预测各选项带给他人的体验有何差异。不同选项在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上的表现常有优劣之分。相较而言,选项在客观属性上的表现更容易被明确、公认的标准衡量,在主观属性上的表现更取决于个人偏好。本研究考察人能否准确预测客观占优选项(客观属性上表现较好但主观属性上表现较差)和主观占优选项(客观属性上表现较差但主观属性上表现较好)带给他人体验之间的差异。通过4项研究发现,人在预测他人体验时高估主观占优选项(相比客观占优选项)的优势(研究1)。原因是预测者认为他人不够理性,高估他人更看重主观属性而非客观属性的程度(研究2)。由于错误预测他人体验,预测者过度为他人选择主观占优选项(研究3),也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研究4)。本研究丰富了预测偏差、自己−他人决策差异、朴素理性观等领域研究,启示代理决策者和营销人员应精准预测客户体验,方可为他人作出理想决策、收获消费者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偏差 朴素理性观 自我增强 自己−他人差异 判断与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于西学为何执着守旧?——“狂儒”辜鸿铭的心理传记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峰强 宋雪 +3 位作者 韩耀杰 付若冰 田梅 王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5-201,共7页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他学于西洋,却在中国全面西化时期逆流而行,痴迷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以至于对其糟粕也持褒扬态度。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对辜鸿铭人格及观念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辜鸿铭优裕安逸的童... 辜鸿铭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他学于西洋,却在中国全面西化时期逆流而行,痴迷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以至于对其糟粕也持褒扬态度。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对辜鸿铭人格及观念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辜鸿铭优裕安逸的童年促使他形成了“慢生命史策略”,为其不事变通、执着如一的人格奠定了基础;辜鸿铭在自我概念和同一性养成的关键时期留学,遭遇种族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优越情结”;回国之后的躯体受辱经历促使辜鸿铭最终坚定认同了中国人的身份;孤独感促成了辜鸿铭对自由的逃避,助推了他对封建制度、纳妾以及裹足的个人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心理传记 生命史理论 自卑 逃避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