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MHR和NH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PCI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刘成 刘森 +4 位作者 杨红 金梦龙 刘紫阳 付真彦 马依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8-953,共6页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严格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6 281例患者,分为PCI组和non-PCI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介入治疗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THR、MHR和N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使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R、MHR和NHR单一指标和联合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的影响因素和预测价值。结果 与Non-PCI组比较,PCI组年龄偏大,男性占比、患糖尿病占比、THR、MHR、NHR、Gensini评分高于Non-PCI组,既往支架植入比例少于Non-PC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HR(r=0.351,P<0.001)、MHR(r=0.192,P<0.001)和NHR(r=0.236,P<0.001)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评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0岁、男性、患糖尿病、THR、MHR、NHR是冠心病患者行PCI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支架植入史是冠心病患者行PCI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THR、MHR和NHR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09,95%CI:0.798~0.820)。结论 THR、MHR和N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对评估冠心病行PCI治疗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 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 冠状动脉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结结局局的的相相关关性性:一项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曹紫晨 孟凡华 +1 位作者 周雅奇 付真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43例,根据患者残余胆固醇(RC)三分位数将患者...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943例,根据患者残余胆固醇(RC)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RC低水平组(≤0.28 mmol/L,n=553)、RC中水平组(0.28~0.54 mmol/L,n=563)和RC高水平组(≥0.54 mmol/L,n=560)。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包含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非计划血运重建。结果经过中位随访时间67(60,73)个月,共193例患者出现MACCE事件,其中,低水平组62例,中水平组72例,高水平组59例,RC中水平组(12.8%比11.2%,HR=1.152,95%CI 0.817~1.622)和RC高水平组(10.5%比11.2%,HR=0.957,95%CI 0.667~1.374)患者MACCE发生率相较于RC低水平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RC低水平组患者相比,RC高水平组患者病死率更低(0.2%比0.5%;HR=0.336,95%CI 0.035~3.231)。但Cox多因素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RC水平不是患者MACCE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接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RC水平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长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汉民族CD14基因C(-260)→T多态性与冠心病、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玉霞 布艾加尔 +3 位作者 马依彤 马翔 付真彦 贾志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汉民族患者CD14基因启动子C(-260)→T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冠心病(CHD)、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的分析方法,检测了390例新疆地区维汉患者CD14基因启动子C(-...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汉民族患者CD14基因启动子C(-260)→T位点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冠心病(CHD)、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的分析方法,检测了390例新疆地区维汉患者CD14基因启动子C(-260)→T多态性,同时检测其血脂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区分CHD组及对照组。结果新疆地区汉族患者中CD14基因启动子-260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在CH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33%、52.70%、26.97%和37.58%、43.63%、18.79%,等位基因C、T频率分别为46.68%、53.32%和59.40%、40.60%。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在维汉民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外不同种族相比,仅与捷克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该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CD14基因C(-260)→T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汉人群CHD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遗传易感基因;该位点多态性在维汉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捷克、德国、日本、美国等不同种族人群进行比较,该位点多态性仅与捷克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致CHD机制可能与血脂代谢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抗原 CD14 多态现象(遗传学) 种族世系 冠状动脉疾病 脂类和降血糖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汉民族CD14启动子-15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玉霞 付真彦 +3 位作者 马依彤 布艾加尔 马翔 贾志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84-784,共1页
关键词 CD14 冠心病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新疆地区 PCR-RFLP 白细胞分化抗原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1年内心源性计划外再入院原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国飞艳 孟凡华 +1 位作者 黄圣男 付真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内心源性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及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好转出院患者。通过查阅病历、电话及门诊随访等方式随访1年,按是否因心脏原因导...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内心源性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及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好转出院患者。通过查阅病历、电话及门诊随访等方式随访1年,按是否因心脏原因导致计划外再入院及住院次数分为病例组343例(住院≥2次)和对照组248例(仅住院1次),记录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对非计划再入院率和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家族史、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史、尿酸、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冠状动脉病变数、辅助循环支持使用和用药情况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数(OR=5.105,95%CI 1.737~15.008)、尿酸(OR=1.037,95%CI 1.025~1.050)、性别(OR=4.092,95%CI 1.213~13.804)、年龄>65岁(OR=0.139,95%CI 0.016~1.255)等与1年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发生有关。结论早期识别PCI术后出院后1年内有计划外再入院风险的患者,筛选出再入院高风险患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改善PCI术后患者远期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再入院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增加低分子量载脂蛋白(a)表型与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姬虹宇 曹紫晨 +3 位作者 李华垠 金梦龙 孟凡华 付真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维吾尔族冠心病(CAD)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就诊,住院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确诊为冠心病的维吾尔族患者285例。荧光定量...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维吾尔族冠心病(CAD)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就诊,住院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确诊为冠心病的维吾尔族患者285例。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LPA基因KIV-2重复序列数(KIV-2 repeats)检测,根据拷贝数结果将KIV-2 repeats<23作为低分子量(LMW)载脂蛋白A[Apo(a)]表型组(55例),KIV-2 repeats≥23作为高分子量(HMW)载脂蛋白A[Apo(a)]表型组(2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稳定治疗3个月,观察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血浆中Lp(a)变化水平是否与Apo(a)表型相关。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p(a)水平在总体患者中无明显升高[281.95(134.32,583.08)mg/L至282.61(121.25,607.41)mg/L,P=0.851]。在LMW Apo(a)表型的患者中,Lp(a)水平升高约20.74%,从523.05(356.00,718.70)mg/L显著增加至632.18(429.28,868.20)mg/L(P=0.001),但在具有HMW Apo(a)表型特征的患者中Lp(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Lp(a)水平会受Apo(a)表型的影响,他汀类药物增加了LMWApo(a)表型的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的Lp(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LPA基因拷贝数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