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变SBR工艺运行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军 戴士博 +1 位作者 惠振强 付瑞青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SBR法以其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实现对不同污染物去除的控制,本试验基于此特点,通过改变SBR工艺的运行方式,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CODCr、NH3-N、TP的去除率,从中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在最佳运行参数下,稳定运行8个周期,出水CODCr、NH3-N... SBR法以其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实现对不同污染物去除的控制,本试验基于此特点,通过改变SBR工艺的运行方式,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CODCr、NH3-N、TP的去除率,从中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在最佳运行参数下,稳定运行8个周期,出水CODCr、NH3-N、TP均能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脱氮除磷 运行方式 最佳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氨基酸分析的羊肚菌汤适宜煮制时间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付瑞青 王娟 +2 位作者 郭衍银 王玉江 黄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90-297,共8页
为确定羊肚菌汤适宜的煮制时间,本文对煮制20、40、60和120 min的羊肚菌汤的感官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氨基酸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汤在煮制40 min时色泽、气味和滋味最好,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煮制时间(P<0.05);煮制过程中共... 为确定羊肚菌汤适宜的煮制时间,本文对煮制20、40、60和120 min的羊肚菌汤的感官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氨基酸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汤在煮制40 min时色泽、气味和滋味最好,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煮制时间(P<0.05);煮制过程中共检测出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煮制20、40、60和120 min的羊肚菌汤分别鉴定出22种、35种、31种、27种,醛类、酸类、酯类和烃类物质的总量在煮制40 min时显著高于其他煮制时间(P<0.05),分别达到171.93、163.5、245.89和34.35 mg/g;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在煮制40 min时显著高于其他煮制时间(P<0.05),为21.54 mg/g,总氨基酸含量在煮制40 min时最高,为70.20 mg/g,表明煮制40 min是氨基酸溶出的高峰时期。羊肚菌汤的感官指标评分、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总量和氨基酸均含量及溶出在煮制0~40 min上升时期,在煮制40~60 min时开始逐渐下降,煮制60 min之后急剧下降。煮制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各种氨基酸的呈现。本实验条件下,羊肚菌汤的煮制时间以40 min为宜,建议不要超过60 min。本文为羊肚菌汤的煮制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制 菌汤 时间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氨基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药物治疗与免疫预防试验
3
作者 黄晓燕 付瑞青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该文评估了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和更昔洛韦对羊口疮病的治疗效果,发现3种药物均有效,其中阿昔洛韦对急性症状控制效果显著。同时,比较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和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HCE株)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后者具有更优越的免疫保护... 该文评估了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和更昔洛韦对羊口疮病的治疗效果,发现3种药物均有效,其中阿昔洛韦对急性症状控制效果显著。同时,比较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和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HCE株)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后者具有更优越的免疫保护。这些发现为羊口疮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 药物治疗 免疫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KLF型同步电动机微机励磁装置 被引量:1
4
作者 付瑞青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期68-68,共1页
北京前锋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专有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了双套微机控制系统互为热备用的WKLF型系列微机励磁装置.目前已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淮安抽水站。宁夏宁东供水工程、湖南益阳明山电排站、山东引黄济青泵站等多个泵站中... 北京前锋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专有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了双套微机控制系统互为热备用的WKLF型系列微机励磁装置.目前已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淮安抽水站。宁夏宁东供水工程、湖南益阳明山电排站、山东引黄济青泵站等多个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励磁装置 同步电动机 F型 南水北调东线 微机控制系统 专有技术 一期工程 供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西兰花抗氧化系统对高氧胁迫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笑 陈颖 +4 位作者 郭衍银 马阳历 杨梅 付瑞青 孙玉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4-42,共9页
为了研究高氧胁迫下西兰花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机制,本实验基于同位素相对与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探究不同O_(2)体积分数(5%O_(2)+5%CO_(2)、20%O_(2)+5%CO_(2)和40%O_(2)+5%CO_(2))下西兰花抗氧化系统及相关蛋白表达... 为了研究高氧胁迫下西兰花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机制,本实验基于同位素相对与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探究不同O_(2)体积分数(5%O_(2)+5%CO_(2)、20%O_(2)+5%CO_(2)和40%O_(2)+5%CO_(2))下西兰花抗氧化系统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基因本体论注释、同源蛋白簇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和筛选出76个与抗氧化系统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分别涉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硫代葡萄糖苷降解、多酚及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代谢、抗氧化酶代谢等途径。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5%O_(2)+5%CO_(2)处理,40%O_(2)+5%CO_(2)处理抑制了1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和3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抑制了西兰花的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同时40%O_(2)+5%CO_(2)处理明显增加了16种黑芥子酶活力,促进了硫代葡萄糖苷降解。此外,40%O_(2)+5%CO_(2)处理莽草酸脱氢酶的表达差异倍数仅为5%O_(2)+5%CO_(2)处理的0.77倍,抑制了莽草酸合成和多酚及类黄酮积累。本研究揭示了高氧导致西兰花黄化衰老的原因,可为西兰花保鲜技术的开发及高氧胁迫的缓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抗氧化系统 蛋白质组学 高氧胁迫 硫代葡萄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茎提取液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玉芃 陈颖 +5 位作者 郭衍银 张玉笑 马阳历 杨梅 付瑞青 王玉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55-362,共8页
为研究营养补偿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西兰花茎通过榨汁制成提取液,通过茎基部浸施方式模拟西兰花生长状态的营养供应,设计了提取液、蒸馏水浸施12 h两个处理,以自然放置为对照,研究了西兰花在10℃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呼吸... 为研究营养补偿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西兰花茎通过榨汁制成提取液,通过茎基部浸施方式模拟西兰花生长状态的营养供应,设计了提取液、蒸馏水浸施12 h两个处理,以自然放置为对照,研究了西兰花在10℃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呼吸速率、含水量、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叶绿素、抗坏血酸(Vitamin C,V_(C))、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提取液处理能够推迟乙烯的释放以及呼吸高峰的到来,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及呼吸强度的最大值分别为对照处理的60.29%、77.22%;保持西兰花的含水量,延缓失重,在贮藏末期提取液处理的西兰花含水量达83.64%,失重仅为7.01%;延缓MDA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加,在贮藏末期提取液处理的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分别70.19%、49.93%;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达到了7.01 mg/kg;保持较高的VC含量和TSS含量,比对照处理高出60.99%、20.82%;TA最终含量为0.30%。表明西兰花茎提取液能够对西兰花产生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提取液 浸施 品质 营养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