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想 付王威 +3 位作者 牛晓琴 颜雨新 张贤益 李文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中性红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水平;Gries... 目的:观察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中性红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水平;Griess法测定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0水平。结果:与LPS组相比,黑灵芝多糖可显著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抑制IL-1β、NO和ROS的生成,提示黑灵芝多糖可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同时,黑灵芝多糖可上调LPS处理的巨噬细胞MR表达和IL-10水平,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在黑灵芝多糖+LPS组中加入MR抑制剂,发现黑灵芝多糖抗LPS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所减弱。结论:黑灵芝多糖对LPS致炎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具有调控作用,且其可通过MR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而促进向M2表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灵芝多糖 巨噬细胞极化 甘露糖受体 调控作用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扁豆多糖通过HPA轴介导降血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娟 初悦雷 +5 位作者 潘雨欣 付王威 景智 胡勋矫 姚于飞 陈璿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61-367,共7页
本文研究了白扁豆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Dolichos lablab L.,WHBP)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影响。实验通过高脂高糖饮食结合尾静脉注射STZ(30 mg/kg bw)建立Ⅱ型糖尿... 本文研究了白扁豆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Dolichos lablab L.,WHBP)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影响。实验通过高脂高糖饮食结合尾静脉注射STZ(30 mg/kg bw)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采用WHBP高(WHBPH组,100 mg/kg bw)、中(WHBPM组,50 mg/kg bw)和低(WHBPL组,25 mg/kg bw)三剂量,灌胃剂量为1.5 mL。4周后,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及SGLT1 mRNA水平。结果显示,WHBP能够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FBG水平和血清INS含量(P<0.05),抑制Ⅱ型糖尿病大鼠体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WHBP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CRH、ACTH和CORT含量(P<0.05),抑制HPA轴亢进。同时,WHBP所有剂量组都能显著抑制小肠组织中的高血糖介导的SGLT1 mRNA高表达水平(P<0.05)。因此,WHBP可通过抑制高血糖介导的HPA轴亢进和小肠组织SGLT1的高表达,减少葡萄糖吸收入血,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水平,发挥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扁豆多糖 Ⅱ型糖尿病 降血糖作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调节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吴睿婷 付王威 +3 位作者 万敏 吴伟 姚于飞 李文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102,共12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研究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研究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分别给予双蒸水、二甲双胍以及高(100 mg/kg m_(b))、中(50 mg/kg m_(b))、低(25 mg/kg m_(b))剂量黑灵芝多糖,连续灌胃4周后检测生化指标,分析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观察肠道的病理学改变;采集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黑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检测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结果:黑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肠道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调控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水平和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抗糖尿病作用。此外,黑灵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糖尿病大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构成,显著增加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上调有益菌如Lactobacillus、Roseburia、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产酸菌Oscillospira、Ruminococcus、Coprococcus的相对丰度,增加SCFAs中丁酸的分泌;下调Prevotella和CF231的相对丰度,减少丙酸含量。结论:黑灵芝多糖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具有一定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大鼠肠道中微生物的结构组成,进而调节SCFAs的分泌,SCFAs通过被肠道细胞利用和进入血液循环对各个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灵芝多糖 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贤益 宋也好 +7 位作者 李露 尹术华 付王威 吴睿婷 潘猛 吴文英 汤小芳 李文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62-168,共7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检测其体质量、脑器官指数、记忆能力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率、...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检测其体质量、脑器官指数、记忆能力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测定线粒体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胞浆Cyt c的表达差异。结果:实验周期内各组间小鼠体质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D-gal组小鼠脑器官指数显著减小(P<0.05),穿越隐藏平台次数减少,脑神经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D-gal对小鼠脑神经细胞造成明显损伤。与D-gal组相比,RSV处理组小鼠脑器官指数均上升,其中D-gal+RSV(25)组效果最明显(P<0.05);穿越隐藏平台次数均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RSV对D-gal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与Control组相比,D-gal组小鼠脑神经细胞ROS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MMP极显著降低(P<0.01),Caspase-9和Caspase-3活力极显著上升(P<0.01),线粒体Cyt c表达下降、胞浆Cyt c表达增加,表明D-gal对小鼠线粒体功能造成损伤;而与D-gal组相比,RSV处理组小鼠脑神经细胞ROS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MMP均极显著升高(P<0.01),Caspase-9和Caspase-3活力均极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Cyt c表达显著上升(P<0.05),胞浆Cyt c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RSV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对D-gal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D-半乳糖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 线粒体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茶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万敏 姚于飞 +4 位作者 付王威 吴睿婷 游慧婷 景智 李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156,共7页
目的:优选黄金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对黄金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抗氧化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黄金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金属... 目的:优选黄金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对黄金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抗氧化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黄金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为指标评价黄金茶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金茶挥发油的最优工艺为微波时间10 min,料液比1:25 g/mL,水蒸气蒸馏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提取黄金茶挥发油得率为1.7792%。黄金茶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学物质,其中成分主要为酯类和萜类化合物,(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基)乙酸酯的含量达到50.67%,其次是α-蒎烯(6.92%)、α-乙酸松油酯(5.77%)、环氧化蛇麻烯II(3.96%)、伪柠檬烯(3.21%)、右旋大根香叶烯(3.12%)等。抗氧化实验显示黄金茶挥发油具有抗氧化作用,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81.6 mg/mL,在10 mg/mL时与阳性对照BHT还原力接近,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16 mg/mL。结论: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对黄金茶挥发油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GC-MS分析了黄金茶挥发油的成分,并证实该挥发油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 黄金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扁豆非淀粉多糖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其抑菌性能 被引量:15
6
作者 尹术华 吴文英 +3 位作者 宋也好 李露 付王威 李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9-44,共6页
以白扁豆为原料,提取得到白扁豆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from Dolichos lablab L,NS-DL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性能。通过热水浸提法制备NS-DLP,采用红外光谱、离子色谱、扫描电镜等技术分析NS-DLP的理化... 以白扁豆为原料,提取得到白扁豆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 from Dolichos lablab L,NS-DL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性能。通过热水浸提法制备NS-DLP,采用红外光谱、离子色谱、扫描电镜等技术分析NS-DLP的理化性质和表观形貌;通过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NS-DL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抑菌圈法研究NS-DLP的抑菌性能。结果显示,NS-DLP具有吡喃环结构,平均分子质量2.3×10~5 Da,其单糖由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组成,质量百分比(%)为23.23∶6.2∶5.09∶2.76∶2.4∶0.48,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该多糖表面微观形貌为片状。抗氧化实验表明NS-DLP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与浓度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当NS-DLP浓度达到6.4 mg/mL时,对OH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44.43%±2.41%、21.20%±1.33%。抑菌实验结果显示NS-DLP在李斯特菌中体现出最明显的抑菌圈,抑菌圈直径达到11.23 mm,在大肠杆菌中次之,抑菌圈直径为10.23 mm,表明NS-DLP对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能力。综上,NS-DLP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能,可为白扁豆的深加工和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扁豆 非淀粉多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的黑灵芝多糖对大鼠急性肠道炎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露 付王威 +5 位作者 吴睿婷 吴文英 尹术华 宋也好 万敏 李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0-317,共8页
探究黑灵芝多糖(PS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LPS)、阳性对照组(DEX)和黑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组(PSG),每组10只。PS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黑灵芝多糖20、40、8... 探究黑灵芝多糖(PS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LPS)、阳性对照组(DEX)和黑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组(PSG),每组10只。PS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黑灵芝多糖20、40、80 mg/kg。Con组、LPS组与PSG组则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第7 d灌胃结束后,腹腔注射0.8 mg/kg的LPS溶液建立急性肠道炎症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空肠组织形态、检测细胞因子IL-1β及IL-10含量等指标,结果发现,PSG对LPS诱导的大鼠具有抗炎作用。与LPS组相比,PSG组空肠组织形态明显得到改善,肠道组织中IL-1β和IL-10含量被调节至正常水平。进一步,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方法获得了四组大鼠盲肠内容物样品的代谢轮廓图。结果发现,与Con组相比,LPS组大鼠盲肠内容物中存在22种代谢物。同时,PSG干预可回调PC(24∶0/20∶4(5Z,8Z,11Z,14Z))、DG(16∶0/20∶3(5Z,8Z,11Z)/0∶0)等12种差异代谢物,进而影响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和α-亚麻酸代谢等三条代谢通路,发挥其对LPS诱导大鼠的抗炎作用。综上,PSG可改善LPS所致急性肠道炎症,作用机理与其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和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灵芝多糖 急性肠道炎症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代谢组学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