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半球极区平流层冬季12月与1—2月气候变化形势的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仁强 黎颖 +3 位作者 付焱焱 施春华 郭栋 张峰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6-422,共7页
根据1980—2000年ERA-Interim再分析的风场和温度场资料,计算12月与1—2月北半球行星波的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了平流层整层温度和风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变化的特征及其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月高纬... 根据1980—2000年ERA-Interim再分析的风场和温度场资料,计算12月与1—2月北半球行星波的EP通量及其散度,并按冬季不同月份分析了平流层整层温度和风场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变化的特征及其与行星波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月高纬度地区中低平流层呈增温趋势;而1—2月温度变化呈冷却趋势。在12月中高纬度中上平流层纬向风明显减速;而在1—2月高纬度中高平流层,随着纬度和高度的增加,纬向风呈明显加速趋势。冬季北半球行星波主要沿低纬度和极地波导两支波导向上传播。但是,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减弱,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整层的传播则明显增强。而1—2月行星波沿低纬度波导的传播明显增强,沿极地波导向平流层的传播则减弱。因此,北半球极区平流层1980—2000年间12月与1—2月波流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形势趋于相反,有必要针对冬季不同月份分开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年代际变化 温度 纬向风 行星波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诊断极区平流层温度变化的近似方程的检验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仁强 付焱焱 +2 位作者 吴国华 王咏青 Wright J S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4-879,共6页
根据一个诊断极区平流层温度变化的近似方程及其滑动累加计算方案,采用19802000年的MERRA-2再分析日资料计算了北半球极区低平流层100 hPa逐月的温度增量项、动力加热项和非绝热加热项,以及各项的线性趋势。结果表明,各月温度增量项与... 根据一个诊断极区平流层温度变化的近似方程及其滑动累加计算方案,采用19802000年的MERRA-2再分析日资料计算了北半球极区低平流层100 hPa逐月的温度增量项、动力加热项和非绝热加热项,以及各项的线性趋势。结果表明,各月温度增量项与累积的动力和非绝热加热之和在气候平均的年循环意义上接近平衡,而且它们的趋势也近似平衡。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得到了动力和非绝热加热作用对当前月温度趋势的分别贡献,动力作用是北极低平流层冬季温度趋势的主导因素并且在冬季内不一致,而非绝热作用在其他季节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温度变化 热通量近似 动力加热 非绝热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山东省水资源系统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焱焱 蒋兵 李振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183,共6页
新发展格局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何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水资源的演化方向与内部机制对统筹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矛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通过对山东省水资... 新发展格局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何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水资源的演化方向与内部机制对统筹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矛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通过对山东省水资源系统的具体分析,对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方向做出假设——向耗散结构演化,并分别构建正熵测度模型(Require-Pressure-Effective,RPE)和负熵测度模型(Provide-Cushion-Harmonize,PCH),结合转义后的“布鲁塞尔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9年山东省水资源系统向耗散结构演化,但演化效率较低。最后针对阻碍水资源系统向耗散结构演化的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缓解水资源紧张、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平稳度过工业转型关键时期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水资源系统 演化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付焱焱 付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203-204,共2页
本文利用长春市2007—2018年逐旬地下水位、降水及蒸发资料,研究了各月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强降水过程后地下水位跳变现象以及封冻期、化冻期地下水位与降水和蒸发的关系,提出2段时期地下水位预测二元回归方程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 本文利用长春市2007—2018年逐旬地下水位、降水及蒸发资料,研究了各月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强降水过程后地下水位跳变现象以及封冻期、化冻期地下水位与降水和蒸发的关系,提出2段时期地下水位预测二元回归方程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长春站土壤封冻期、化冻期分别为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每年4月下旬至11月上旬,2007—2018年年均封冻期、年均化冻期分别为165、200 d,强降水过程对后一旬水位的变化影响最显著,强降水过程后水位出现增长1 m以上的“跳变”现象。建立回归方程H封=-0.453p化-0.295z化+850.437,H化-7=1.977p封-0.255z封+565.414,均通过95%的信度检验,拟合优度分别为0.79、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降水 蒸发 封冻期 化冻期 吉林长春 2007—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5
作者 周信荔 付焱焱 付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63-165,178,共4页
本文选取1961—2013年东北地区93个测站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东北地区除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北部地区的夏季平均最低气温有减弱趋势外,其他地区的夏季平均最低... 本文选取1961—2013年东北地区93个测站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东北地区除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北部地区的夏季平均最低气温有减弱趋势外,其他地区的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均有升高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前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异常偏低的多,但80年代之后升温显著;东北地区夏季最低气温变化的最主要特征为全区变化一致型,体现为持续升温趋势。此外,还有平原与山脉异常反向分布、南北向分布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最低气温 变化趋势 时空分布 东北地区 1961—201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