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干态及液态铅铋环境下TP316Ti不锈钢微动磨损机理研究
1
作者 付江文 贺继樊 +2 位作者 刘建华 彭金方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9-960,共12页
针对第四代核电铅铋快堆中典型摩擦副的微动损伤问题,采用自主研制的液态铅铋环境微动磨蚀试验机,分别在干态和液态铅铋(LBE)环境下开展不同温度(250和450℃)和不同位移幅值(30和100μm)的微动磨损试验.采用多种微观表征手段对微动损伤... 针对第四代核电铅铋快堆中典型摩擦副的微动损伤问题,采用自主研制的液态铅铋环境微动磨蚀试验机,分别在干态和液态铅铋(LBE)环境下开展不同温度(250和450℃)和不同位移幅值(30和100μm)的微动磨损试验.采用多种微观表征手段对微动损伤界面进行分析,探究界面力学响应、能量耗散及材料损伤行为,研究并揭示了TP316Ti不锈钢的微动磨损行为及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干态环境下,温度的升高使得材料发生转移,磨损机理从疲劳磨损转向黏着磨损主导,并且氧化磨损加剧.由于高温液态铅铋具有流动性,有助于磨屑排出,导致摩擦界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同时伴随着局部黏着而产生材料转移,并且在LBE作用下配副材料发生溶解腐蚀,对微动磨损有促进作用,材料的微动损伤机理主要为黏着磨损、疲劳磨损、氧化磨损和腐蚀磨损.在250和450℃这2种温度下,LBE具有不同的动力黏度,继而LBE边界润滑作用增强使微动界面摩擦系数较干态分别降低约24.4%和30.9%,但LBE对TP316Ti合金的溶解腐蚀作用加剧了配副材料的去除,使其磨损率较干态环境分别增加约31.3%和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16Ti不锈钢 高温干态 液态铅铋环境 微动磨蚀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