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在改善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后夜间视觉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付梦军 张浩润 +2 位作者 王锐 刘涛 陈元兵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对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后夜间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31例(62只眼)。通过问卷调查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前及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1个... 目的探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对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后夜间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31例(62只眼)。通过问卷调查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前及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1个月后的夜间视觉质量的变化。应用波前像差仪观察屈光手术后1个月时,充分暗适应后、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前的患者瞳孔直径及高阶像,并测定同一患者在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30 min后的瞳孔直径及高阶像。结果在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1个月后,所有患者主觉夜间视觉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之前,瞳孔的平均直径为(7.50±1.09)mm,高阶像差值为(53.65±20.92)%;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30 min后瞳孔的直径为(6.85±1.02)mm,高阶像差值为(46.62±17.57)%。在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后30 min后,所有的患者瞳孔直径及高阶像差都有很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屈光手术后应用0.2%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可以缩小瞳孔,降低高阶像差,改善夜间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 屈光手术 夜间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的析因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梦军 张浩润 +2 位作者 王锐 刘涛 陈元兵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曲率的变化,并研究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与术前眼压及承载因子(术前角膜中央厚度/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的关系。方法采用ORBSCANⅡ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对高度近视患者40例(80只眼)LA...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曲率的变化,并研究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与术前眼压及承载因子(术前角膜中央厚度/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的关系。方法采用ORBSCANⅡ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对高度近视患者40例(80只眼)LASIK术前和术后1、2、3个月及6个月的角膜后表面曲率进行测定,分析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变化,并按术前眼压及承载因子分成4组,对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与术前眼压、承载因子进行析因分析研究。结果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前膨隆,LASIK术后1个月较术前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化为(0.135±0.098)μm,LASIK术后2个月较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化为(0.022±0.034)μm。结论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前膨隆,LASIK术后2个月时角膜后表面曲率基本稳定。且术前眼压越高、承载因子越大,术后角膜膨隆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曲率 屈光度 眼压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梦军 张浩润 +2 位作者 王锐 王玲 刘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379-1381,共3页
LASIK术后角膜层间反应轻,角膜瓣与瓣下基质之间不形成瘢痕组织,角膜的愈合方式虽然保留了清晰的视觉光区,但是角膜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可能是导致角膜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前凸,这与角膜中... LASIK术后角膜层间反应轻,角膜瓣与瓣下基质之间不形成瘢痕组织,角膜的愈合方式虽然保留了清晰的视觉光区,但是角膜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可能是导致角膜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前凸,这与角膜中央厚度、残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矫正的屈光度数、术前眼压、角膜瓣厚度、切削深度、切削区的直径、年龄等有关。本文就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曲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刚 刘玉强 +1 位作者 赵国良 付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8-12/2023-02行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IOL植入术治疗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 目的:探讨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8-12/2023-02行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IOL植入术治疗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4例14眼。术后随访行视力、眼压、眼前段照相、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检查,并记录IOL的位置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纳入患者均成功植入SFCTR和囊袋内IOL。术后平均随访1.92±1.36 a,末次随访时,UDVA(0.20±0.18 LogMAR)和CDVA(0.16±0.17 LogMAR)均较术前UDVA(1.13±0.56 LogMAR)显著改善(P<0.01),眼压(17.64±3.67 mmHg)较术前(22.00±9.92 mmHg)降低(P<0.05)。随访期间,裂隙灯检查见IOL位于囊袋内,位置居中;UBM检查见CTR和IOL位于囊袋内,囊袋赤道部与睫状突的距离在各个方向相等。结论: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IOL植入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囊袋张力环 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 超声生物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L植入术后人工晶体调位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丽静 王锐 +2 位作者 张浩润 付梦军 赵静静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1期84-84,共1页
患者女性,既往双眼高度近视,为行双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来我院就诊。查体:裸眼视力(UCVA)右眼0.05,-11.25D=1.0,左眼0.05,-11.50D=0.9,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IOP):右眼17 mmHg(1mm... 患者女性,既往双眼高度近视,为行双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来我院就诊。查体:裸眼视力(UCVA)右眼0.05,-11.25D=1.0,左眼0.05,-11.50D=0.9,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IOP):右眼17 mmHg(1mmH g=0.33 kPa),左眼19 mmHg,裂隙灯检查: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视网膜呈豹纹状,余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术后 人工晶体 ICL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非接触眼压计 有晶状体眼 裂隙灯检查 眼底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近视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梦军 葛磊 张浩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99-1802,共4页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7例53眼中高度近视患者(-3.25^-21.5D)表面麻醉下行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7例53眼中高度近视患者(-3.25^-21.5D)表面麻醉下行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源性散光、拱高的变化,随访1mo。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为0.05±0.18,术后1d最佳矫正视力为0.02±0.14,术后1wk最佳矫正视力为-0.05±0.11,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为-0.07±0.10,术前与术后1wk,1mo最佳矫正视力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932.5±270.8个/mm^2,术后1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917.1±299.0个/mm^2,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902.5±288.6个/mm^2,术后1mo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855.3±284.2个/mm^2,术前术后角膜内皮数尚不能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前眼压为15.8±2.5mmHg,术后1d眼压为15.3±2.9mmHg,术后1wk眼压为17.4±5.8mmHg,术后1mo眼压为15.8±2.6mmHg,术前、术后1d,1wk,1mo眼压存在差异,行两两比较,术后1d与术后1wk眼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术源性散光为0.74±0.39D,术后1wk术源性散光为0.57±0.28D,术后1mo术源性散光为0.44±0.21D,术源性散光相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患者前房深度为3.26±0.25mm。术后1d拱高为654.5±345.2μm,术后1mo拱高为683.0±211.7μm,术后1mo拱高与术后1d拱高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短期观察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好,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近视 术源性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付梦军 王锐 +1 位作者 张浩润 赵静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干眼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4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患者60例120... 目的: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干眼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4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患者60例120眼,年龄27.46±6.65岁。其中LASIK组28例56眼,FS-LASIK组32例64眼。应用Oculus干眼分析仪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wk及术后1mo时泪河高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随时间的变化。结果:Oculus干眼分析仪检查术前泪河高度为0.25±0.10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6.70±3.86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10.14±4.51s。术后1wk泪河高度为0.19±0.04mm,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4.87±1.71s,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7.77±2.30s,两组患者术后1wk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泪河高度为0.19±0.18mm,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为8.72±2.54s,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为5.02±2.30s,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与术后1wk泪河高度及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mo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后1w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LASIK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板层刀制瓣LASIK和FS-LASIK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用人工泪液干眼症状有所改善。Oculus干眼分析仪非侵入性的反映泪液量及泪膜稳定性,有利于LASIK术后干眼的快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丽静 王锐 +2 位作者 张浩润 付梦军 赵静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75-1277,共3页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患者发生白内障并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时,如果按常规计算公式选择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往往会在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主要来源于角膜屈光力的测算误差和计算公式的误差,以及眼轴长度测量和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患者发生白内障并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时,如果按常规计算公式选择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往往会在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主要来源于角膜屈光力的测算误差和计算公式的误差,以及眼轴长度测量和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的准确性降低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对于曾行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术前应运用适当的方法估算角膜屈光力,并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从而减少晶状体置换术后引起的屈光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计算公式 角膜屈光手术 屈光不正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9
作者 付梦军 张浩润 陈丽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932-1935,共4页
目的:探讨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取1家系中3例3眼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移植术后的病变角膜,3眼的1/2角膜组织行HE、PAS、刚果红、Masson、阿辛蓝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以2例2眼正常角膜组织(... 目的:探讨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取1家系中3例3眼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移植术后的病变角膜,3眼的1/2角膜组织行HE、PAS、刚果红、Masson、阿辛蓝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以2例2眼正常角膜组织(眼库捐献角膜)作为对照。结果: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前弹力层消失,被异常组织代替。HE染色证实病变主要累及角膜前弹力层,PAS、刚果红、Masson染色均为阳性,阿辛蓝染色为阴性。结论:该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家系为前弹力层地图型病变,角膜异常沉着物性质为细胞外淀粉样纤维蛋白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 遗传性 病理学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的短期视觉质量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浩英 栾静林 +4 位作者 张少斌 张浩润 王锐 赵静静 付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视觉质量表现。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04/2022-02在潍坊眼科医院行SMILE和EVO-ICL植入术的中度...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视觉质量表现。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04/2022-02在潍坊眼科医院行SMILE和EVO-ICL植入术的中度近视患者51例51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0例30眼)和EVO-ICL组(21例21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mo观察两组患者视力[裸眼远视力(UDVA)、矫正远视力(CDVA)]、屈光度[等效球镜度(SE)]及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填写视觉质量(QoV)调查问卷。结果:术后3mo,SMILE组和EVO-ICL组安全性指数(术后CDVA/术前CDVA)分别为1.20(1.00,1.20)和1.20(1.00,1.38),有效性指数(术后UDVA/术前CDVA)分别为1.00(1.00,1.20)和1.00(1.00,1.20);SE在±0.50D以内的比例分别为87%和100%。SMILE组术后客观散射指数(OSI)值增加,术后1wk,1mo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对比度视力(VA)100%、VA20%及术后各时间点斯特列尔比(SR)、VA9%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EVO-ICL组术后各时间点OSI、MTF cutoff、SR、VA与术前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SMILE和EVO-ICL植入术后最常见的视觉症状分别为视觉朦胧和光晕。结论:SMILE和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均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两种手术术后均有视觉症状的发生,但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且EVO-ICL植入术后具有更好的客观视觉质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 中度近视 视觉质量 短期 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RK与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视觉质量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敏 姚浩英 +3 位作者 张浩润 王锐 赵静静 付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8-654,共7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角膜像差变化及视觉质量特点。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04/2022-04于潍坊眼科医院行T-PRK手术32例32眼及SMILE手术45例45...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角膜像差变化及视觉质量特点。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04/2022-04于潍坊眼科医院行T-PRK手术32例32眼及SMILE手术45例45眼的低度近视患者,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角膜高阶像差(HOAs)及客观视觉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mo,T-PRK组与SMILE组的安全指数分别为1.13±0.16和1.16±0.17(P=0.48),有效指数分别为1.10±0.20和1.15±0.18(P=0.27)。T-PRK组和SMILE组UCVA(LogMAR)≤0的占比分别为94%和98%。两组残余SE在±0.50D内的占比分别为88%和87%。两组患者HOAs和球差均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间增加量无差异(P=0.31、0.89)。两组患者水平彗差、水平三叶草、垂直三叶草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SMILE组垂直彗差显著升高(P<0.001),而T-PRK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SMILE组的增加量明显大于T-PRK组(P<0.001)。两组间OSI、MTF_(cut off)、SR、VA100%、VA20%、VA9%比较均未见差异(P>0.05)。结论:T-PRK与SMILE矫正低度近视均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视觉质量,SMILE手术与T-PRK手术相比诱导更多的垂直彗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低度近视 角膜像差 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静静 王锐 +1 位作者 付梦军 陈元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对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emtosecond laser LASIK,FS-LASIK)及全飞秒激光基质内透镜取出术(refracive lenticule extraction,ReL Ex)包括femtosecond lenticule ... 目的:对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emtosecond laser LASIK,FS-LASIK)及全飞秒激光基质内透镜取出术(refracive lenticule extraction,ReL Ex)包括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手术患者术后高阶像差进行测量,并研究其特征性变化。方法:收集2014-06/2015-03就诊于我院屈光手术中心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共125例245眼,其中行LASIK术38例74眼,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42例83眼,全飞秒激光FLEx术45例88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mo应用i Trace检查仪进行角膜高阶像差的测量。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的比较。结果:三组受试对象手术前后角膜总高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及球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2、<0.01、<0.01、<0.01)即三种手术方式对角膜高阶像差均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手术方式间总高阶像差、水平彗差、球差均无统计学差异,仅垂直彗差的差异表现出显著性(F=3.943,P=0.021),对垂直彗差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发现FLEx组与其余两组的垂直彗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术后1mo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由于全飞秒激光FLEx术进行透镜取出时的切口仍较大,对角膜高阶像差仍造成一定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手术 飞秒激光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屈光变化及矫正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锐 张浩润 +2 位作者 黄旭东 付梦军 赵静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96-1898,共3页
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实施白内障摘除手术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是否植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的年龄及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的屈光变化及残余屈光度的矫正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屈光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锐 赵静静 +2 位作者 陈元兵 付梦军 张浩润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利用Corvis ST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S-LASIK)、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前后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并找出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参数,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 目的利用Corvis ST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S-LASIK)、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前后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并找出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参数,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9月在潍坊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手术的患者198例,随机选择其中1只眼,共198只眼,其中LASIK组89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3.64±1.79)D;FS-LASIK组31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4.74±1.90)D;SMILE组78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4.62±1.64)D。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应用Corvis ST记录每一患者角膜的整个形变过程,并记录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参数。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组间仅第一压平时间(AL1)、屈膝峰间距(PD)表现出统计学差异;通过LS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各组,发现LASIK组与SMILE组之间第二压平时间(AT2)、AL1、PD等参数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8、0.031、0.001);FS-LASIK与SMILE组之间AL1参数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29)。结论 SMILE手术对于角膜生物力学仍存在影响,但较LASIK及FS-LASIK影响更小,且Corvis ST分析中AL1、PD可作为代表性参数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手术 飞秒激光 角膜生物力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LASIK与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后角膜神经再生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静静 王锐 +2 位作者 陈元兵 付梦军 张浩润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改良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手术后角膜基质细胞及角膜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0~12月来我院屈光手术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7例(1... 目的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改良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FLEx)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手术后角膜基质细胞及角膜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0~12月来我院屈光手术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7例(14只眼),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等效球镜度数为-3.5^-7.125 D,平均(-4.76±1.09)D;平均角膜厚度为(510.93±25.27)μm,其中3例行改良FLEx,4例行FS-LASIK术。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同时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分别观察两种手术方式角膜中央区的组织形态。结果 (1)FS-LASIK组:由于角膜瓣的制作及基质切削,术后1周中央角膜上皮下可见到不连续的细小神经纤维,切口处有神经纤维爬过,术后1个月可见到神经纤维增长,越过切口;(2)改良FLEx组:取透镜区域术后1周角膜神经纤维不连续,见高反光沿切口分布,术后1个月可见细小神经纤维爬过;未掀瓣区术后1周角膜神经纤维部分切断,但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神经纤维,在术后1个月即可见到完整的神经纤维。结论在各方面都可以媲美SMILE手术的改良FLEx技术在术后干眼、角膜神经修复方面超越了FS-LASIK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不可忽视,对于角膜基质透镜移植方面也将会体现出特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基质透镜 角膜神经 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泪道缺如一家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玉强 付梦军 张浩润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54-354,共1页
先证者(Ⅲ1)男性,6岁。自幼双眼溢泪,未出现双眼泪囊区红肿等病史。患儿系足月顺产,产后无吸氧史,智力正常。其父母非近亲结婚,母亲怀孕期间无疾病史及服药史。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好,发育正常,五官端正,心肺及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先天性 家系 缺如 泪道 足月顺产 近亲结婚 怀孕期间 体格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角膜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睿倩 付梦军 +3 位作者 王锐 赵静静 郭静 张浩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后早期角膜形态学变化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8-09/2019-03在我院接受SMILE手术的年龄偏小、度数较高、角膜偏薄或...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后早期角膜形态学变化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8-09/2019-03在我院接受SMILE手术的年龄偏小、度数较高、角膜偏薄或地形图显示形态欠规则的屈光不正患者39例76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SMILE联合CXL术组患者17例32眼和仅行SMILE术组患者22例44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 mo测定两组术眼的角膜形态学参数。结果:两组患者术眼K1、K2、Km、中央角膜厚度、角膜顶点后表面高度、最薄点前表面高度、最薄点后表面高度、D值和曲率对称性指数(IVA)的变化量间的比较均有差异(P<0.05),高度偏中心指数(IHD)的变化量间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的前表面形态的部分参数变化量与激光切削深度、术前等效球镜度和光学区间有相关性(P<0.05),后表面形态的部分参数变化量与激光切削深度、术前等效球镜度和光学区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SMILE联合CXL术组的前后表面形态参数变化量与交联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MILE联合CXL术应用于年龄偏小、度数较高、角膜偏薄或地形图显示形态欠规则的患者安全有效,且对角膜的后表面形态没有显著影响,对前表面形态有影响,其影响因素可能与激光切削深度、术前等效球镜度和光学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交联 角膜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表面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圆锥角膜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坤宁 付梦军 +4 位作者 赵静静 王永超 王嘉昊 张浩润 王锐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52-553,共2页
患者男性,2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来我院就诊。眼科查体:右眼视力0.02,矫正视力1.0(-6.00 DS/-1.75DC×175°),左眼视力0.01,矫正视力0.4 (-6.00 DS/-1.25 DC×170)。眼压:右眼11 mm Hg (1 mm Hg=0.133k Pa),左眼10 mm H... 患者男性,2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来我院就诊。眼科查体:右眼视力0.02,矫正视力1.0(-6.00 DS/-1.75DC×175°),左眼视力0.01,矫正视力0.4 (-6.00 DS/-1.25 DC×170)。眼压:右眼11 mm Hg (1 mm Hg=0.133k Pa),左眼10 mm Hg。裂隙灯检查:右眼角膜透明,左眼角膜可见Fleischer环及Vogt纹(见图1)。双眼Pentacam角膜地形图检查见:右眼K1=44.1,K2=46.2,最薄点角膜厚度为444μm,角膜后表面高度最高点为+15μm;左眼K1=50.7,K2=54.2,最薄点角膜厚度为396μm,角膜后表面高度最高点为+70μm。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见角膜中央厚度变薄,后表面轻度前凸(见图2)。诊断:左眼圆锥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眼视力 裂隙灯检查 矫正视力 右眼视力 圆锥角膜 VOGT 眼角膜 MMH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黑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栾静林 刘玉强 +3 位作者 王锐 赵静静 张浩润 付梦军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黑斑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选取2019年8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288例(557只眼)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行SMILE手术,术中记录黑斑的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结...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黑斑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选取2019年8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288例(557只眼)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行SMILE手术,术中记录黑斑的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288例(557只眼)均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见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 d未矫正的远视力(UDVA)为-0.03±0.08(logMAR),残余等效球镜(SE)为(0.11±0.43)D。术后3个月UDVA为-0.06±0.05(logMAR),残余SE为(0.2±0.36)D。术后3个月UDVA和SE与术后1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5只眼出现黑斑,发生率为0.9%(5/557)。在黑斑的术眼中,3只眼通过仔细分离,完整取出透镜;1只眼大片状黑斑,暂停手术,1个月后再次应用SMILE程序扫描,完整取出透镜;1只眼因大片黑斑,术中更改为FS-LASIK。结论SMILE术中黑斑的发生率低,重视手术的细节可降低黑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黑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