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氟水处理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付格娟 李剑超 +2 位作者 张晓伟 卢堂俊 孙洪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在含高氟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天然沸石、骨炭、活性氧化铝、亚粘土、铝盐、蒙脱石、阴离子交换纤维等在除氟工艺中的降氟机理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高氟水 处理 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高铝水泥吸附除去水中氟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付格娟 李剑超 +2 位作者 郑国河 张晓伟 卢堂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1-132,141,共3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高铝水泥对含氟水的除氟性能,结果表明:用硫酸铝溶液0.5mol/L浸泡高铝水泥8h制成改性高铝水泥,然后用其与含氟水震荡反应7h,控制含氟水的pH在6~8范围内,能提高改性高铝水泥的吸附率,对含氟10mg/g的...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高铝水泥对含氟水的除氟性能,结果表明:用硫酸铝溶液0.5mol/L浸泡高铝水泥8h制成改性高铝水泥,然后用其与含氟水震荡反应7h,控制含氟水的pH在6~8范围内,能提高改性高铝水泥的吸附率,对含氟10mg/g的溶液,此优化条件下的最大除氟率约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改性高铝水泥 吸附 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磷酸盐水氟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格娟 李剑超 +2 位作者 常青 张晓伟 卢堂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5,共4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比例钙铝、铁铝、锰铝的磷酸盐共沉物的除氟性能,比较发现,铝与铁的磷酸盐共沉物除氟效果最好,锰离子对磷酸铝的除氟效果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吸附性能较好的1:100铁铝比例的磷酸盐共沉物为吸附剂,研究...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比例钙铝、铁铝、锰铝的磷酸盐共沉物的除氟性能,比较发现,铝与铁的磷酸盐共沉物除氟效果最好,锰离子对磷酸铝的除氟效果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吸附性能较好的1:100铁铝比例的磷酸盐共沉物为吸附剂,研究了接触时间、pH值、吸附剂量等对其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1、pH值为6~8、振荡时间为90min、投加量为2.5g·L^-1条件下,1:100铁铝比例的磷酸盐共沉物对氟的吸附量可达2.7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水 磷酸铝 磷酸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掺杂纳米材料合成及其高氟选择性吸附特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国河 李剑超 +4 位作者 卢堂俊 孙洪霞 张晓伟 李晓靖 付格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3-828,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镧渗杂的纳米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获得了一类对氟具有选择性的新型吸附材料.实验表征了LDH、其焙烧产物(LDOs)以及吸附氟后的材料(F-LDHs)的微观形态、体相组成等性质的变化,通过批处理试验和吸附柱试验对...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镧渗杂的纳米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获得了一类对氟具有选择性的新型吸附材料.实验表征了LDH、其焙烧产物(LDOs)以及吸附氟后的材料(F-LDHs)的微观形态、体相组成等性质的变化,通过批处理试验和吸附柱试验对其工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经600℃焙烧10min,在含200mg.l-1SO42-,氟浓度为10mg.l-1的配水中投加0.1gLDOs吸附240min,最高除氟率可达93.53%;在含200mg.l-1SO42-的氟溶液中,镁铝铜LDOs吸附氟的容量高于镁铝LDOs;吸附柱实验中,14h时出水氟含量小于国家标准(1mg.l-1);共存阴离子对材料的除氟干扰强度排序为:CO32->PO43->NO3->Cl-.材料吸附氟后可用0.5mg.l-1的Na2CO3洗脱,并经600℃焙烧10min再生,再生4次后选择性除氟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纳米材料 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强化土地处理农村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伟 李剑超 +1 位作者 卢堂俊 付格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5-1229,共5页
一般的污水土地处理方式存在容易堵塞、水力负荷小等缺点。为了提高土地处理的效率,将一种特殊的蚯蚓引入土地处理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它能利用蚯蚓的生活习性强化土地处理效果。通过在试验室内搭建土地处理和蚯蚓... 一般的污水土地处理方式存在容易堵塞、水力负荷小等缺点。为了提高土地处理的效率,将一种特殊的蚯蚓引入土地处理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它能利用蚯蚓的生活习性强化土地处理效果。通过在试验室内搭建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试验,并且对两种处理系统出水进行水质测试。结果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土地处理系统的高出很多。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对于COD、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40.5%、37.7%、9.6%和66.1%、50.6%、16.8%。试验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率是土地处理的6倍,而且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相比土地处理系统不易发生堵塞,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处理的效率。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节能省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土地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LDH的合成及其对废水酸性黑10B脱色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洪霞 李剑超 +2 位作者 卢堂俊 付格娟 李晓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6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Fe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Mg-Fe/LDH),用于处理偶氮类染料酸性黑10B,通过改变吸附时间、pH和酸性黑10B废水含量及掺加共存无机阴离子等因素探讨了材料对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0mL酸性黑10B,当材料用量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Fe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Mg-Fe/LDH),用于处理偶氮类染料酸性黑10B,通过改变吸附时间、pH和酸性黑10B废水含量及掺加共存无机阴离子等因素探讨了材料对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0mL酸性黑10B,当材料用量20.0mg、处理时间1h、pH在2~11时,酸性黑10B的脱色率可达91.3%以上,且水中共存阴离子对其干扰小。材料对酸性黑10B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对酸性黑10B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95mg·g-1。Mg-Fe/LDH对酸性黑10B有较好的吸附脱色性能,可望在印染废水的脱色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Fe双金属氢氧化物 双金属氢氧化物 共沉淀 酸性黑10B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羟基磷酸化的钙材料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爱霞 李剑超 +4 位作者 孙洪霞 卢堂俊 张晓伟 李晓靖 付格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76,共4页
通过化学改性蛋壳制备1种新型表面羟基磷酸化的除氟材料HyPE,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它对氟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HyPE材料最佳条件为质量分数2.78%的磷酸以1:20的固液质量比浸泡6h,氨水调pH为8,室温下老化3h;在静态试验中,HyPE... 通过化学改性蛋壳制备1种新型表面羟基磷酸化的除氟材料HyPE,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它对氟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HyPE材料最佳条件为质量分数2.78%的磷酸以1:20的固液质量比浸泡6h,氨水调pH为8,室温下老化3h;在静态试验中,HyPE材料在pH为4~8时除氟率均高于92%,10h可达到吸附平衡;共存阴离子Cl-、SO42-对材料除氟干扰很小;材料的除氟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35℃下对氟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达13.37mg·g-1;通过动态柱吸附试验可得HyPE材料去除氟的能力为4.62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酸化 除氟 吸附 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CO_3-LDH对土壤磷素行为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伟 李剑超 +3 位作者 李晓静 付格娟 卢堂俊 孙洪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55,共4页
为了提高磷肥在土壤中的利用率,缓解磷素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和随水流失的状况,试验制备了Mg/Al-CO3-LDH,并对比了添加LDH的土壤和未添加LDH的土壤中易解吸磷含量;试验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研究了LDH在土壤中对于磷酸离子的影响。试验结... 为了提高磷肥在土壤中的利用率,缓解磷素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和随水流失的状况,试验制备了Mg/Al-CO3-LDH,并对比了添加LDH的土壤和未添加LDH的土壤中易解吸磷含量;试验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研究了LDH在土壤中对于磷酸离子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时间对比试验中,在含LDH的土壤中易解吸磷比未含LDH的土壤易解吸磷多,并且在第70天左右差值达到最大;在影响因素试验中,Ca2+、CO32-、pH、腐殖酸等因素,对LDH影响土壤易解吸磷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在野外试验田长时间观察中,表现出含LDH的土壤中所含易解吸磷比未添加LDH的土壤所含得多,在第70天左右表现出两者差值达到近两倍。实验表明,LDH对于土壤磷素具有调节缓释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受到Ca2+、CO32-、pH、腐殖酸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 LDH 易解吸磷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低含量磷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琦 付格娟 李剑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1,共5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Fe-LDH、Mg-Mn-LDH、Ca-Fe-LDH,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材料孔隙结构发达,是良好的吸附材料;与吸附前的LDH相比,吸附后的3种材料红...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Fe-LDH、Mg-Mn-LDH、Ca-Fe-LDH,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材料孔隙结构发达,是良好的吸附材料;与吸附前的LDH相比,吸附后的3种材料红外光谱都出现了P-O振动吸收峰,从而验证了有磷酸根离子作为附加阴离子进入LDH层间;材料用量1 mL,处理质量浓度2 mg/L的40 mL磷溶液,处理时间1 h,此时Mn-Fe-LDH、Mg-Mn-LDH、Ca-Fe-LDH对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41%、82.41%和97.00%;共存离子对材料的除磷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复合氢氧化物(LDH) 低含量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对草甘膦农药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龙川 吴文雪 +5 位作者 薛萐 付格娟 陈延华 王学霞 刘东生 杨晓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0-921,共12页
草甘膦农药的大量喷施,使其在环境特别是土壤中的残留-累积风险日益突出,从团聚体粒径角度研究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草甘膦的降解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仍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干筛筛分、室内控制培养、液质联用定量分析相结合... 草甘膦农药的大量喷施,使其在环境特别是土壤中的残留-累积风险日益突出,从团聚体粒径角度研究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草甘膦的降解动力学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仍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干筛筛分、室内控制培养、液质联用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探究草甘膦降解残留,并进一步分析团聚体理化性质与草甘膦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团聚体中,草甘膦残留量随降解时间不断减小,且粒径之间降解动力学差异不显著。降解半衰期为15.8~20.6 d,粒径最小的团聚体(<0.25 mm)中草甘膦的降解半衰期最长,为20.6 d。草甘膦在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产物氨甲基磷酸(AMPA)的含量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在第5d达到峰值,而后不断减小;不同粒径团聚体间AMPA含量差异显著(P<0.05)。2)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发现,草甘膦残留量与红壤团聚体中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降解产物AMPA含量与团聚体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及N-乙酰氨基-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团聚体粒径与草甘膦残留量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AMP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草甘膦降解过程中,团聚体中有机质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团聚体粒径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表明: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影响草甘膦降解速率,粒径最小的团聚体(<0.25 mm)中草甘膦农药的降解速率最慢,但试验结束时,各粒径红壤团聚体中的草甘膦和AMPA含量均较高,可能会影响土壤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此外,草甘膦降解与土壤磷素密切相关,后续研究需探讨磷亏缺或丰盈条件下,草甘膦农药的土壤环境特征,为后续农田草甘膦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草甘膦 降解动力学 土壤磷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