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茶树优势内生山茶炭疽菌次生代谢产物LC-MS/MS分析
1
作者
付晓熳
王卫华
+5 位作者
李楚然
张芷瑜
舒原草
杨晓琴
朱国磊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0,共7页
采用LC-MS/MS联用技术,对“锦秀茶祖”古茶树叶内生真菌之山茶炭疽菌大米固体发酵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309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796个、萜类540个、脂肪酸类475个、氨基酸/肽类436个、莽草酸-苯丙素类419个...
采用LC-MS/MS联用技术,对“锦秀茶祖”古茶树叶内生真菌之山茶炭疽菌大米固体发酵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309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796个、萜类540个、脂肪酸类475个、氨基酸/肽类436个、莽草酸-苯丙素类419个、聚酮类161个、碳水化合物156个、其他类衍生物326个,相对含量分别为24.746%、12.035%、25.739%、14.267%、10.792%、3.813%、2.366%、6.242%。相对含量大于0.5%的化合物共有35个,相对含量合计为37.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内生真菌
山茶炭疽菌
次生代谢产物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茶树优势内生山茶炭疽菌次生代谢产物LC-MS/MS分析
1
作者
付晓熳
王卫华
李楚然
张芷瑜
舒原草
杨晓琴
朱国磊
赵平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昭通学院云南省天麻与真菌共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107)资助。
文摘
采用LC-MS/MS联用技术,对“锦秀茶祖”古茶树叶内生真菌之山茶炭疽菌大米固体发酵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309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796个、萜类540个、脂肪酸类475个、氨基酸/肽类436个、莽草酸-苯丙素类419个、聚酮类161个、碳水化合物156个、其他类衍生物326个,相对含量分别为24.746%、12.035%、25.739%、14.267%、10.792%、3.813%、2.366%、6.242%。相对含量大于0.5%的化合物共有35个,相对含量合计为37.420%。
关键词
古茶树
内生真菌
山茶炭疽菌
次生代谢产物
LC-MS/MS
Keywords
ancient tea tree
endophytic fungi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secondary metabolite
LC−MS/MS
分类号
TQ04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茶树优势内生山茶炭疽菌次生代谢产物LC-MS/MS分析
付晓熳
王卫华
李楚然
张芷瑜
舒原草
杨晓琴
朱国磊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