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燃机余热和地热能的联合发电系统优化设计及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文锋 王金楹 +1 位作者 王蓝婧 杨乐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8,共11页
设计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再压缩系统与地热双闪蒸系统相结合的新型燃机余热利用联合发电系统。基于所建联合系统参数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计算分析了联合系统内部参数和边界参数对最大输出功和燃机余热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 设计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再压缩系统与地热双闪蒸系统相结合的新型燃机余热利用联合发电系统。基于所建联合系统参数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计算分析了联合系统内部参数和边界参数对最大输出功和燃机余热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系统参数优化,联合系统实现了余热在2个子系统中的合理分配,加深了燃机余热的进一步利用;当一级闪蒸压力取99.89 kPa、二级闪蒸压力取29.4 kPa、S-CO_(2)质量流量取22.68 kg/s、分流比取0.3085时,联合系统最大净输出功达到6.402 MW,对应余热效率为67.9%;当一级闪蒸压力在90~115 kPa、二级闪蒸压力在25~35 kPa时,联合系统均可实现较高的净输出功,与最佳值的相对偏差在0.8%以内;随着S-CO_(2)流量或分流比逐渐增大,联合系统的净输出功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联合系统的最大净输出功随S-CO_(2)透平进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加,随S-CO_(2)透平出口压力和预冷器出口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机 余热利用 S-CO_(2)布雷顿循环 地热闪蒸系统 净输出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燃煤-捕碳-制甲醇系统集成设计与优化
2
作者 付文锋 窦艳滨 +1 位作者 王蓝婧 崔庆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针对碳捕集电厂的高能耗及CO_(2)的后续利用问题,设计了一种二次再热燃煤-捕碳-制甲醇一体化系统。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采用动态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提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了碳捕集率和光电制氢成本等因素... 针对碳捕集电厂的高能耗及CO_(2)的后续利用问题,设计了一种二次再热燃煤-捕碳-制甲醇一体化系统。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采用动态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提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了碳捕集率和光电制氢成本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捕集率为90%时,一体化系统的热效率相比燃煤-捕碳机组提高了6.62%,CO_(2)排放强度降低了4.45 g/(kW·h),净收益提高了33.42亿元;当碳捕集率在40%~90%内变化时,一体化系统的热效率能够稳定保持在49%以上;随着未来光电制氢成本的下降,一体化系统的净收益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碳捕集 制甲醇 热力系统集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汽轮机组给水回热分配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付文锋 王蓝婧 +1 位作者 李飞 杨勇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3-659,共7页
为了便捷、准确地实现给水在回热加热器中的焓升分配优化,构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汽轮机组给水回热分配通用计算模型,对基于进化状态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中的聚集度描述进行了改进,并应用改进算法对某1 000MW汽轮机组给水回热... 为了便捷、准确地实现给水在回热加热器中的焓升分配优化,构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汽轮机组给水回热分配通用计算模型,对基于进化状态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中的聚集度描述进行了改进,并应用改进算法对某1 000MW汽轮机组给水回热分配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能力和求解精度,优化后的机组循环热效率比原设计值相对提高了0.23%;该方法简捷、易实现且通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组 给水回热分配 粒子群算法 聚集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布置方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付文锋 石宇 +1 位作者 李嘉华 杨勇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9-494,共6页
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利用单耗分析方法,计算了单级串联、双级串联、双级并联3种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布置方式对机组能耗的影响,得到了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最佳布置方式和热力系统中各设备单耗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最佳... 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利用单耗分析方法,计算了单级串联、双级串联、双级并联3种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布置方式对机组能耗的影响,得到了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最佳布置方式和热力系统中各设备单耗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最佳布置方式下机组单耗随负荷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可以提高给水温度,减少锅炉的不可逆损失,这是机组单耗降低的主要原因;采用单级时,布置于第2级的效果最佳,可使机组单耗降低0.632g/(kW·h);采用双级时,布置于第2、第4级的串联方式效果最佳,可使机组单耗降低1.122g/(kW·h);随着负荷的降低,双级串联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降耗效应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布置方式 单耗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燃煤-捕碳机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付文锋 侯艳峰 +2 位作者 王蓝婧 李嘉华 杨勇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6-752,共7页
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为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燃煤-捕碳机组热力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该方案下机组的热经济性计算框架及回热系统参数优化模型,并引入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设计燃煤-捕碳机组的热经济性显著改善... 以某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为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燃煤-捕碳机组热力系统设计方案,建立了该方案下机组的热经济性计算框架及回热系统参数优化模型,并引入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新设计燃煤-捕碳机组的热经济性显著改善,循环热效率比捕碳改造机组相对提高10.7%;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收敛快、稳定性好,其优化结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能够适用于燃煤-捕碳机组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捕碳机组 热力系统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辅助的太阳能-地热多联产系统4E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付文锋 陆家纬 +1 位作者 王蓝婧 叶学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0-1018,共9页
为实现在有限地热资源条件下,通过改变运行策略调整冷热电比例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出了一种多热泵辅助低温地热能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从热效率、[火用]效率、[火用]经济性成本和二氧化碳减排量4个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 为实现在有限地热资源条件下,通过改变运行策略调整冷热电比例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出了一种多热泵辅助低温地热能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从热效率、[火用]效率、[火用]经济性成本和二氧化碳减排量4个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有限地热供给条件下,通过调整热泵组的运行方式,可以灵活调配用户的冷、热、电需求;在设计制冷工况下,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37.7%和12.15%;在设计供热工况下,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53.44%和40.68%,[火用]经济性分析表明制冷水成本为1.98元/(kW·h),供热水成本为0.81元/(kW·h);与传统燃气锅炉相比,在环境友好程度上,设计制冷与供热工况每吨地热水可减排二氧化碳量分别为7.5 kg/h和11.6 k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冷热电联产 吸收式热泵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机组凝汽器水侧胶球清洗三维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付文锋 张娜 +2 位作者 刘康 王蓝婧 周兰欣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9-284,共6页
以某1000MW机组凝汽器为研究对象,应用Fluent软件对投运胶球清洗系统时的水室流场和胶球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胶球的运动轨迹在水室内变化很大,部分管束区的胶球出现汇集,造成管束不通畅,影响了对管束的清洗效果;通过在入... 以某1000MW机组凝汽器为研究对象,应用Fluent软件对投运胶球清洗系统时的水室流场和胶球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胶球的运动轨迹在水室内变化很大,部分管束区的胶球出现汇集,造成管束不通畅,影响了对管束的清洗效果;通过在入口管板上加装弧形凸起扣板,胶球在管束内分布变得均匀;当凸起扣板厚度取0.15m时,凝汽器的总体传热系数可以提高约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胶球清洗 数值模拟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光煤互补机组回热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付文锋 李飞 +4 位作者 邵明巍 王蓝婧 魏明阳 侯艳峰 周兰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1-429,共9页
对采用DSG槽式太阳集热器的光煤互补机组,建立回热系统与太阳集热器协同优化模型。以某600 MW光煤互补机组为例,引入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设计,对不同集成方案的机组发电成本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收敛快、稳定性好,能... 对采用DSG槽式太阳集热器的光煤互补机组,建立回热系统与太阳集热器协同优化模型。以某600 MW光煤互补机组为例,引入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优化设计,对不同集成方案的机组发电成本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收敛快、稳定性好,能适用于光煤互补机组回热系统优化,优化后的机组循环热效率较优化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太阳集热器入口水源引自给水泵,出口蒸汽取代第2段抽汽的方案在优化后的混合发电成本最低,节能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 太阳集热器 粒子群算法 回热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浓度对凝汽器压力影响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文锋 黄海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406,共3页
基于凝结换热理论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了空气浓度对凝汽器内传热和分压力的影响,建立了空气浓度对凝汽器压力影响的数学模型。对某300MW机组凝汽器的计算结果表明,空气浓度的变化对凝汽器压力有双重作用。凝汽器压力随空气浓度的增... 基于凝结换热理论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了空气浓度对凝汽器内传热和分压力的影响,建立了空气浓度对凝汽器压力影响的数学模型。对某300MW机组凝汽器的计算结果表明,空气浓度的变化对凝汽器压力有双重作用。凝汽器压力随空气浓度的增加先迅速上升,随后增幅逐渐缓和,到一定程度后近似呈线性关系。在不同的空气浓度阶段,传热和空气分压力这两种因素对凝汽器压力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浓度 凝汽器 传热 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 SCAL型间接空冷塔夏季安全运行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蓝婧 刘康 +2 位作者 付文锋 李卫华 李姗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1,68,共8页
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多孔介质模型,分析了夏季环境风对空冷塔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空冷塔流动传热性能最差时的环境风速.针对此环境风速下的空冷塔流场分布特点,在考虑周围厂房影响的基础上装设翅墙,对空冷塔进行安全运行改造,保障机... 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多孔介质模型,分析了夏季环境风对空冷塔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空冷塔流动传热性能最差时的环境风速.针对此环境风速下的空冷塔流场分布特点,在考虑周围厂房影响的基础上装设翅墙,对空冷塔进行安全运行改造,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当环境风速为12m/s时,空冷塔的流动传热性能最差;考虑厂房的影响后,空冷塔的通风质量流量和换热量沿周向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增大,其流动传热性能变差;加装翅墙后,空冷塔的穿堂风质量流量减少26.57%,通风质量流量和换热量分别增加24.55%和1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冷塔 环境风 厂房 翅墙 流动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气器出力不足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兰欣 付文锋 +1 位作者 白中华 李富云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凝汽器内真空的稳定,需要凝汽器和抽气器的联合工作,抽气器的运行状态对凝汽器真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抽气器出力不足而引起的空气在凝汽器内积聚,使得凝汽器端差和空气分压力均增大,对凝汽器真空造成双重影响。目前国内许多电厂抽气系... 凝汽器内真空的稳定,需要凝汽器和抽气器的联合工作,抽气器的运行状态对凝汽器真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抽气器出力不足而引起的空气在凝汽器内积聚,使得凝汽器端差和空气分压力均增大,对凝汽器真空造成双重影响。目前国内许多电厂抽气系统老化或设计不合理,大多数机组存在提高真空的潜力,认清抽气器出力不足给凝汽器真空带来的影响,对凝汽器运行、抽气设备设计选型和电厂节能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气器 空气积聚 凝汽器 端差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型和长宽比对空冷散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兰欣 白中华 +2 位作者 李富云 付文锋 黄海东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7-419,共3页
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椭圆翅片管和圆形翅片管进行了模拟,得出在低风速情况下椭圆翅片管和圆形翅片管的流场分布情况,并经过流场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出了椭圆翅片管散热效果要优于圆翅片管的结论;对一系列9个不... 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椭圆翅片管和圆形翅片管进行了模拟,得出在低风速情况下椭圆翅片管和圆形翅片管的流场分布情况,并经过流场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出了椭圆翅片管散热效果要优于圆翅片管的结论;对一系列9个不同长宽比的椭圆翅片管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最佳长宽比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器 翅片管 数值比较 空冷机组 最佳长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汽器变工况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杜亚荣 韩中合 +1 位作者 付文锋 平玉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6-258,共3页
通过汽轮机、凝汽器变工况计算相结合可以得到不同机组负荷、不同循环水进口温度下循环水泵的机组负荷切换点。在凝汽器变工况时,两台循环水泵可以灵活改成一台运行方式,合理调节循环水量,使机组在最佳真空下运行。
关键词 凝汽 循环水泵 变工况 最佳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NA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小叶榕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冉华 孟晋 +1 位作者 付文锋 龚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977-3978,共2页
以小叶榕1年生枝条为材料,河砂、珍珠岩和蛭石为扦插基质,分别用200、400、800mg/LNAA处理插穗30、60、90min,研究不同处理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条数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400mg/LNAA处理30min为小叶榕扦插生根的最佳处理,该处... 以小叶榕1年生枝条为材料,河砂、珍珠岩和蛭石为扦插基质,分别用200、400、800mg/LNAA处理插穗30、60、90min,研究不同处理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条数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400mg/LNAA处理30min为小叶榕扦插生根的最佳处理,该处理插穗的生根率为68.7%,生根条数为8.2条,根长为17.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榕 扦插基质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加热器的凝汽器喉部的三维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兰欣 李富云 +1 位作者 白中华 付文锋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2-434,438,共4页
采用SIMPLE算法和k-ε模型,对一凝汽器喉部建立数值模型。对低压加热器在凝汽器喉部不同布置形式、不同布置位置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得到喉部流场的速度分布情况。表明无论低加在凝汽器喉部采取何种布置形式,都会对喉部流场的速度分... 采用SIMPLE算法和k-ε模型,对一凝汽器喉部建立数值模型。对低压加热器在凝汽器喉部不同布置形式、不同布置位置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得到喉部流场的速度分布情况。表明无论低加在凝汽器喉部采取何种布置形式,都会对喉部流场的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产生极大影响;在扩散角的影响下,低加横向布置速度流场的均匀性略优于纵向布置;低加布置在较低的位置的出口流场相对来说要好一些,通过改变低加布置高度对流场的改善效果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喉部流场 数值模拟 布置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油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的形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慧 张茜 +1 位作者 付文锋 张金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为确定油松成熟胚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条件,以油松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分别接种在TE、DCR和MS3种基本培养基上以确定最适培养基;随后按照U6*(64)均匀设计表,在TE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激素6-BA、NAA、KT,建立试验组... 为确定油松成熟胚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条件,以油松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分别接种在TE、DCR和MS3种基本培养基上以确定最适培养基;随后按照U6*(64)均匀设计表,在TE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激素6-BA、NAA、KT,建立试验组合以确定最佳激素配比;基于上述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蔗糖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及6-BA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于不定芽的诱导起重要作用,在TE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DCR次之,MS最差;运用Uniform Design Version3.00均匀设计软件,通过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及试验优化,得到激素最佳组合为:6-BA6mg/L+NAA0.1mg/L,KT对试验没有显著影响;蔗糖浓度为4.0%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培养基中降低6-BA的浓度有利于不定芽的生长,在TE+6-BA0.5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中,丛生芽平均长度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成熟胚 不定芽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文锋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现如今,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源泉,其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不仅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质量,... 现如今,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源泉,其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不仅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质量,保证了社会用水的健康和安全。加大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社会和水处理企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论文主要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优势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