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保温被对喀什地区日光温室夜间温度影响的量化分析
1
作者
张传坤
马迎春
+4 位作者
付文敏
温丹
刘波
王晓
杨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3,共6页
为研究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夜间温度造成的影响,对试验期间连续两日夜间两种保温被覆盖下日光温室的放热量、温度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室A、D两日夜间放热量分别是221.70、210.00 W·m^(-2)和339.27、334.65 W·m^(-2),温...
为研究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夜间温度造成的影响,对试验期间连续两日夜间两种保温被覆盖下日光温室的放热量、温度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室A、D两日夜间放热量分别是221.70、210.00 W·m^(-2)和339.27、334.65 W·m^(-2),温室A放热量分别是温室D放热量的65%、63%;温室A空气温度降幅分别比温室D空气温度降幅少1.7、1.4℃;两日温室A、D保温被传热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65、0.64 W·m^(-2)·℃^(-1)和1.32、1.32 W·m^(-2)·℃^(-1);温室A保温被的保温作用远大于温室D保温被的保温作用。两日夜间温室A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1.8、12.6℃,凌晨时分最低值分别为10.9、11.1℃,能够满足喜温果菜越冬生产对温度的要求;温室A保温被传热系数最大值为0.74 W·m^(-2)·℃^(-1),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在喀什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保温被
温度降幅
传热系数
参考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油田上侏罗统Smackover组的埋藏成岩作用对油气破坏和H_2S聚集的作用
2
作者
Ezat Heydari
付文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8年第2期48-59,共12页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s油田的Smackover组在埋藏过程中,有机和无机的相互作用,导致烃类几乎完全被破坏。被套地层埋藏至6km的深度,经历过200℃的温度,含H<sub>2</sub>s78%,CO<sub>2</sub>20%,CH<sub>4...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s油田的Smackover组在埋藏过程中,有机和无机的相互作用,导致烃类几乎完全被破坏。被套地层埋藏至6km的深度,经历过200℃的温度,含H<sub>2</sub>s78%,CO<sub>2</sub>20%,CH<sub>4</sub>2%。三个不同的埋藏成岩作用阶段对应于三个不同有机质的成熟阶段。生油窗之前的成岩作用以沥青形成前方解石胶结的沉淀作用为主。在生油窗内的成岩过程,固体沥青沉淀于含烃类的储层中,同时在水充填的层段中,形成马鞍状白云石和硬石膏。生气窗成岩作用以热化学硫(TSR)降低为主,使烃类遭到破坏,硬石膏溶解,同时大量的H<sub>2</sub>S、CO<sub>2</sub>、S°生成,发生沥青形成后的方解石胶结。在TSR作用时,硬石膏和H<sub>2</sub>S相互反应,产生S°,又与CH<sub>4</sub>相互作用,在自增强循环中生成了更多的H<sub>2</sub>S。由于缺乏金属相离子H<sub>2</sub>、S波稳定成为金属硫化物,足够的硫生成H<sub>2</sub>S,一个封闭体系阻止H<sub>2</sub>S的逸出,TSR循环连续,直到耗掉所有烃类。 密西西比州Smackover组的含烃储层中,H<sub>2</sub>s几乎接近零,曾经历过120℃的温度,地层年代超过50×10<sup>6</sup>年,这就说明TSR作用与时间无关。地层深度对应的温度在140℃—150℃时,高H<sub>2</sub>S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表明TSR一种热动力作用。在其它地区较低温度(80℃—120℃)情况下,存在着较高的H<sub>2</sub>S的浓度可由下面的因素解释:①H<sub>2</sub>S相应进入这些储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埋藏深度
成岩作用
油气层
碳酸盐岩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盐岩储层中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的特征
3
作者
Alden J.Martin
付文敏
李祜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8年第1期61-75,26,共16页
一种确定和描述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特征的方法有助于解决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某些关键问题。这种模式的运用揭示、了解和预测碳酸盐岩储层动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将它们表示为不同流动单元的综合,这些单元带有均匀的孔喉尺...
一种确定和描述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特征的方法有助于解决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某些关键问题。这种模式的运用揭示、了解和预测碳酸盐岩储层动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将它们表示为不同流动单元的综合,这些单元带有均匀的孔喉尺寸分布和类似的动态。如果在沉积岩相和流动单元之间存在关系,就可以提出共同的地质和工程分带方案。随后,可以从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的角度描述准层序的特征。综合含水饱和度、碳氢化合物柱高度以及这些流动单元与研究区域解释的层序地层学的关系,就可提供一种有用的工具,作出储层动态单元图件,预测地层圈闭的位置。对管理正在生产的储层,开发遗漏的产层,以及建立模拟前动态预测,都具有意义。 为了说明这种方法,我们采用了5个实例;中东灰岩,利用模式确定具有明显不同动态的储层带,单独从测井孔隙度看,其特征不明显;Williston盆地Madison碳酸盐岩,我们证实所预测的白云质粒状灰岩中地层圈闭的潜力;中部大陆Lansing Kansas City模孔灰岩,利用模式确定井中高含水饱和带之下的生产产层(这个地区没有现代测井或者岩心);二叠盆地Howard Glasscok油田的San Andres白云岩,在成熟的生产区确定遗漏的产层;二叠盆地另一实例,Dagger Draw油田的Cisco白云岩的解释表明怎样在发育次生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岩石物理学
流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保温被对喀什地区日光温室夜间温度影响的量化分析
1
作者
张传坤
马迎春
付文敏
温丹
刘波
王晓
杨宁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良种繁育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3,共6页
基金
山东省援疆资金资助项目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4A07)。
文摘
为研究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夜间温度造成的影响,对试验期间连续两日夜间两种保温被覆盖下日光温室的放热量、温度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室A、D两日夜间放热量分别是221.70、210.00 W·m^(-2)和339.27、334.65 W·m^(-2),温室A放热量分别是温室D放热量的65%、63%;温室A空气温度降幅分别比温室D空气温度降幅少1.7、1.4℃;两日温室A、D保温被传热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65、0.64 W·m^(-2)·℃^(-1)和1.32、1.32 W·m^(-2)·℃^(-1);温室A保温被的保温作用远大于温室D保温被的保温作用。两日夜间温室A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1.8、12.6℃,凌晨时分最低值分别为10.9、11.1℃,能够满足喜温果菜越冬生产对温度的要求;温室A保温被传热系数最大值为0.74 W·m^(-2)·℃^(-1),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在喀什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保温被
温度降幅
传热系数
参考指标
Keywords
solar greenhouse
heat-insulting quilt
temperature drop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reference index
分类号
S625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油田上侏罗统Smackover组的埋藏成岩作用对油气破坏和H_2S聚集的作用
2
作者
Ezat Heydari
付文敏
机构
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8年第2期48-59,共12页
文摘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s油田的Smackover组在埋藏过程中,有机和无机的相互作用,导致烃类几乎完全被破坏。被套地层埋藏至6km的深度,经历过200℃的温度,含H<sub>2</sub>s78%,CO<sub>2</sub>20%,CH<sub>4</sub>2%。三个不同的埋藏成岩作用阶段对应于三个不同有机质的成熟阶段。生油窗之前的成岩作用以沥青形成前方解石胶结的沉淀作用为主。在生油窗内的成岩过程,固体沥青沉淀于含烃类的储层中,同时在水充填的层段中,形成马鞍状白云石和硬石膏。生气窗成岩作用以热化学硫(TSR)降低为主,使烃类遭到破坏,硬石膏溶解,同时大量的H<sub>2</sub>S、CO<sub>2</sub>、S°生成,发生沥青形成后的方解石胶结。在TSR作用时,硬石膏和H<sub>2</sub>S相互反应,产生S°,又与CH<sub>4</sub>相互作用,在自增强循环中生成了更多的H<sub>2</sub>S。由于缺乏金属相离子H<sub>2</sub>、S波稳定成为金属硫化物,足够的硫生成H<sub>2</sub>S,一个封闭体系阻止H<sub>2</sub>S的逸出,TSR循环连续,直到耗掉所有烃类。 密西西比州Smackover组的含烃储层中,H<sub>2</sub>s几乎接近零,曾经历过120℃的温度,地层年代超过50×10<sup>6</sup>年,这就说明TSR作用与时间无关。地层深度对应的温度在140℃—150℃时,高H<sub>2</sub>S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表明TSR一种热动力作用。在其它地区较低温度(80℃—120℃)情况下,存在着较高的H<sub>2</sub>S的浓度可由下面的因素解释:①H<sub>2</sub>S相应进入这些储层中;
关键词
侏罗系
埋藏深度
成岩作用
油气层
碳酸盐岩
破坏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岩储层中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的特征
3
作者
Alden J.Martin
付文敏
李祜佑
机构
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8年第1期61-75,26,共16页
文摘
一种确定和描述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特征的方法有助于解决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某些关键问题。这种模式的运用揭示、了解和预测碳酸盐岩储层动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将它们表示为不同流动单元的综合,这些单元带有均匀的孔喉尺寸分布和类似的动态。如果在沉积岩相和流动单元之间存在关系,就可以提出共同的地质和工程分带方案。随后,可以从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的角度描述准层序的特征。综合含水饱和度、碳氢化合物柱高度以及这些流动单元与研究区域解释的层序地层学的关系,就可提供一种有用的工具,作出储层动态单元图件,预测地层圈闭的位置。对管理正在生产的储层,开发遗漏的产层,以及建立模拟前动态预测,都具有意义。 为了说明这种方法,我们采用了5个实例;中东灰岩,利用模式确定具有明显不同动态的储层带,单独从测井孔隙度看,其特征不明显;Williston盆地Madison碳酸盐岩,我们证实所预测的白云质粒状灰岩中地层圈闭的潜力;中部大陆Lansing Kansas City模孔灰岩,利用模式确定井中高含水饱和带之下的生产产层(这个地区没有现代测井或者岩心);二叠盆地Howard Glasscok油田的San Andres白云岩,在成熟的生产区确定遗漏的产层;二叠盆地另一实例,Dagger Draw油田的Cisco白云岩的解释表明怎样在发育次生孔隙?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岩石物理学
流动模型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保温被对喀什地区日光温室夜间温度影响的量化分析
张传坤
马迎春
付文敏
温丹
刘波
王晓
杨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密西西比州Black Creek油田上侏罗统Smackover组的埋藏成岩作用对油气破坏和H_2S聚集的作用
Ezat Heydari
付文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酸盐岩储层中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的特征
Alden J.Martin
付文敏
李祜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