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醛/海泡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付扬威 龙春光 董佩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聚甲醛(POM)基复合材料,以海泡石纤维(Sep)填充POM制备POM/Sep复合材料。研究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改性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随着Sep含量的增加而改善,当有机改性海... 为制备性能优良的聚甲醛(POM)基复合材料,以海泡石纤维(Sep)填充POM制备POM/Sep复合材料。研究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改性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随着Sep含量的增加而改善,当有机改性海泡石纤维(O-Sep)含量为5.0%(质量分数,下同)时,POM/O-S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性能分别达到最优值68.43 MPa、89.81 MPa、3600.61 MPa和285.5 kJ/m^2,与纯POM相比提高了28.6%、51.9%、79.1%和8.8%;且POM/5.0%O-Sep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分别达到0.072和3.6 mg,与纯POM相比降低了65.9%和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海泡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W增强POM/TP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可可 龙春光 +2 位作者 付扬威 董佩冉 刘思佳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5,共5页
以钛酸钾晶须(PTW)为增强体,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法,制备了聚甲醛(POM)/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PTW复合材料。研究了PTW含量对POM/TP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TPU的加入有... 以钛酸钾晶须(PTW)为增强体,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法,制备了聚甲醛(POM)/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PTW复合材料。研究了PTW含量对POM/TP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TPU的加入有效改善了纯POM的韧性,当TPU含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OM的2.5倍,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下降;PTW的加入对POM/TPU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当PTW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35.91 MPa、24.17%、144.94MPa、12.26GPa、112.1kJ/m2,拉伸模量、弯曲模量、缺口冲击强度与POM/TPU相比分别提高了14.7%、54.2%和9.2%,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钛酸钾晶须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钙调蛋白基因CaM的分离及其转录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丰宾 魏继承 +4 位作者 刘瀛 张妍 马丽丽 付扬威 刘雪梅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4期6-12,共7页
钙调蛋白(CaM)是生物细胞内的重要调控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内一系列酶的活性及各项生命活动。应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了白桦的钙调蛋白基因CaM的全长cDNA,该基因长63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的相对... 钙调蛋白(CaM)是生物细胞内的重要调控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内一系列酶的活性及各项生命活动。应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了白桦的钙调蛋白基因CaM的全长cDNA,该基因长63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5 kDa,理论等电点为4.11,经过对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功能结构域预测,具备CaM典型的EFh结构域,将该基因命名为BpCaM。多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同其它植物的CaM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以白桦act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BpCaM基因在各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pCaM基因在营养器官的表达高于花器官,幼嫩的组织要高于成熟组织,白桦BpCaM基因在各个器官组织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有差异。另外,对白桦雄花突变体进行了转录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雌花、幼茎和幼叶中BpCaM基因在突变植株中上调表达,说明BpCaM基因参与多种组织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钙调蛋白 单性花 qRT-PCR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籽壳纤维含量对聚甲醛/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鹏 龙春光 +3 位作者 谌磊 付扬威 许可可 董佩冉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注射成型等工艺制备了聚甲醛(POM)/玄武岩纤维(BF)/漆籽壳纤维(LSSF)复合材料,通过力学试验、摩擦磨损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LSSF和BF较均匀地分散于POM基... 采用熔融共混、注射成型等工艺制备了聚甲醛(POM)/玄武岩纤维(BF)/漆籽壳纤维(LSSF)复合材料,通过力学试验、摩擦磨损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LSSF和BF较均匀地分散于POM基体中,且界面相容性较好;POM/BF/LSSF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流动性能和摩擦性能相对于POM/BF复合材料都有一定的提高;与POM/20%BF相比,当LSSF的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提高了68%;当LSSF添加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提高了225%;当LSSF添加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降低了23%,磨损量降低了70%;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由低漆籽壳含量时的磨粒磨损转变为高漆籽壳含量时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壳纤维 玄武岩纤维 聚甲醛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开花位点Flowering Locus T(FT)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丽丽 邱丽丽 +2 位作者 付扬威 荆瑞瑞 刘雪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743,共7页
FT及其同源基因在促进植物成花和发育阶段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了白桦FT基因的cDNA,全长为928 bp,其开放阅读框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9.6kDa,理论等电点为7.73。该预测蛋白序列含... FT及其同源基因在促进植物成花和发育阶段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了白桦FT基因的cDNA,全长为928 bp,其开放阅读框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9.6kDa,理论等电点为7.73。该预测蛋白序列含有保守的PEBP蛋白结构域,命名为BplFT,并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为JQ409561。该基因序列同其它16种植物的相似性为74%~93%,其中与无花果(Ficus carica)的相似度最高为93%,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相似度最低为74%,并构建了该基因序列的进化树。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BplFT基因在白桦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在营养器官的表达高于花器官,成熟组织要高于幼嫩的组织,在成熟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BplFT基因在成熟的营养器官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调控次生细胞壁的形成。另外,选择了白桦雄花序突变体进行该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该基因在突变体雌花序、雄花序、幼叶及幼茎中均为上调表达,预示着BplFT基因不仅仅参与营养组织发育,在花器官发育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FT 转录表达 QRT-PCR 花发育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