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糯结合性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品质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忠军 杨华 +4 位作者 王娜 祁志云 周茂林 胡伟 蔡成雄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0期185-186,189,共3页
采用甜糯结合性玉米和甜玉米2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通过测定鲜果穗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研究不同玉米材料籽粒品质变化,明确各品质变化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甜糯结合性玉米材料含水量下... 采用甜糯结合性玉米和甜玉米2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通过测定鲜果穗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研究不同玉米材料籽粒品质变化,明确各品质变化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甜糯结合性玉米材料含水量下降速度相对较快,各时期含水量均低于甜玉米材料;甜糯结合性玉米材料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再降低后迅速升高,前期低于甜玉米材料,后期高于甜玉米材料;甜糯结合性材料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甜玉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籽粒发育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渝青玉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2
作者 付忠军 郑阳 陈文俊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9期222-222,共1页
青贮玉米新品种渝青玉3号是中熟品种,重庆春播生产期100-110天。近年区试与大面积示范,比对照组增产7.4%-35.22%,双季亩(667平方米)产突破6吨,适宜在重庆三峡库区种植。
关键词 渝青玉3号 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开发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强 付忠军 +3 位作者 李君保 吕斌 粟超 郭彩霞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84-88,共5页
使用自定义CNN和DenseNet201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对大斑病、南方锈病、玉米黏虫、玉米蚜虫、玉米叶螨等10种常见玉米病虫害图像样本开展模型训练,并对部分训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所得val_accuracy大于0.8的模型中,基于CNN网... 使用自定义CNN和DenseNet201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对大斑病、南方锈病、玉米黏虫、玉米蚜虫、玉米叶螨等10种常见玉米病虫害图像样本开展模型训练,并对部分训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所得val_accuracy大于0.8的模型中,基于CNN网络的模型相对稳定,val_loss值相对较小,说明在特定情况下基于CNN网络的模型收敛性相对较好,但DenseNet201网络更容易取得较高准确率的模型。面向Android系统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并对系统开展诊断结果验证。验证结果:系统对于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3种病害的诊断错误率较高,泛化能力不足。结论: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是可行的,但还需进一步调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 深度学习 CNN DenseNet201 智能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淑君 董昕 +3 位作者 付忠军 祁志云 张丕辉 周汝平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8期8-13,17,共7页
采用NCⅡ设计,对玉米9个母本与11个父本组配的99个杂交组合进行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和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玉米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以F6最高,F7、M3、M4、M8次之,这些材料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潜势;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组合是M... 采用NCⅡ设计,对玉米9个母本与11个父本组配的99个杂交组合进行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和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玉米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以F6最高,F7、M3、M4、M8次之,这些材料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潜势;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组合是M3×F10。穗部性状遗传力分析表明,穗粗、穗行数、出籽率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且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可早代进行选择;其余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偏低,宜晚代进行选择。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长、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百粒质量及出籽率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以行粒数的作用最大;秃尖长与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选育高产玉米品种时,应注重对行粒数的筛选,同时注意秃尖较短的选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穗部性状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含水率变化规律及杂种优势分析
5
作者 李淑君 杨华 +2 位作者 祁志云 董昕 付忠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2期44-46,52,共4页
采用甜糯结合性玉米、糯玉米和普通玉米3种不同类型玉米材料及其杂交组合,通过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籽粒含水率,研究不同类型玉米材料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百粒水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与授粉后天数... 采用甜糯结合性玉米、糯玉米和普通玉米3种不同类型玉米材料及其杂交组合,通过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籽粒含水率,研究不同类型玉米材料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百粒水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与授粉后天数呈一元二次曲线相关;甜糯结合性玉米材料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糯玉米材料407和普通玉米材料渝213含水量不断降低,授粉后18~36 d,407和渝213籽粒含水量均低于TW2018;组合407×TW2018和渝213×TW2018籽粒含水率在测定发育阶段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组合407×TW2018籽粒发育不同时期含水率的中亲优势不明显,不存在超亲优势,组合渝213×TW2018籽粒发育不同时期含水率均存在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类型 籽粒含水率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