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空肠肠袢固定在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付建柱
张东欣
计嘉军
于则利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
-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263-266,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同时行空肠肠袢固定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16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其中9例为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7例为既往未行胆肠吻合,因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初次行胆肠吻合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胆肠Roux-en-Y吻合加空肠肠袢固定,原胆肠吻合口狭窄者行重新吻合。全部经固定肠壁处留置T管。结果: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中行盲袢固定2例,侧壁固定7例;未行胆肠吻合者行盲袢固定6例,侧壁固定1例。共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瘘2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伴结石,行局麻下空肠穿刺窦道扩张,胆道镜下扩张取石后治愈。结论:肝胆管结石病行胆肠吻合术应慎重,对于结石复发几率较高的病例,术中应尽量固定并标记空肠肠袢,一旦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或结石复发,可以穿刺固定肠袢行胆道镜治疗,避免再次开腹手术。
-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
胆管空肠吻合术
复发
再手术
-
Keywords
Hepatolithiasis
Cholangiojejunostomy
Recurrence
Reoperation
-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高血压病患者腹腔镜气腹后凝血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高峡
计嘉军
付建柱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5期45-49,共5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气腹对高血压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和患者的既往病史,分为高血压病组25例、非高血压病组31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集患者气腹前后的血样标本,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组织因子活性(TF: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四种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情况。结果 1气腹前高血压病组TAT、PAI-1、t-PA高于非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气腹后,高血压病组TAT、PAI-1较气腹前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非高血压病组TAT、PAI-1、t-PA均较气腹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气腹后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变化程度的比较:高血压病组ΔTAT、ΔPAI-1与非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高血压病组Δt-PA与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气腹过程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强而纤溶功能受抑制,增加了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术前应使用抗凝药物防治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
关键词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气腹
高凝状态
高血压病
-
Keywords
Coagulation
Fibrinolysi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neumoperitoneum
Hypercoagula-ble state
Hypertension
-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