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苦辛法浅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新贤
殷海波
+3 位作者
胡笑赢
黄珊珊
付小瑜
车祥晴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211-1212,共2页
苦、辛味是中医遣方用药常相配伍的两味,辛温与苦寒药物配伍称为辛开苦降法,广义的苦辛法不仅限于辛温与苦寒配伍。苦辛法始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发扬。两者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具有相反相成的作用。两者配伍的作用基础是调节...
苦、辛味是中医遣方用药常相配伍的两味,辛温与苦寒药物配伍称为辛开苦降法,广义的苦辛法不仅限于辛温与苦寒配伍。苦辛法始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发扬。两者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具有相反相成的作用。两者配伍的作用基础是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开郁散结。根据不同的病邪与病位,辛温、辛凉与苦寒、苦温不同的药物配伍,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辛温与苦寒配伍能够平调阴阳、通阳散结、清利湿热、发散郁火;辛温与苦温配伍能够化痰除湿;辛凉与苦寒配伍有清热透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辛法
性味
升降出入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辛法浅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新贤
殷海波
胡笑赢
黄珊珊
付小瑜
车祥晴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211-1212,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954)
文摘
苦、辛味是中医遣方用药常相配伍的两味,辛温与苦寒药物配伍称为辛开苦降法,广义的苦辛法不仅限于辛温与苦寒配伍。苦辛法始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发扬。两者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具有相反相成的作用。两者配伍的作用基础是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开郁散结。根据不同的病邪与病位,辛温、辛凉与苦寒、苦温不同的药物配伍,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辛温与苦寒配伍能够平调阴阳、通阳散结、清利湿热、发散郁火;辛温与苦温配伍能够化痰除湿;辛凉与苦寒配伍有清热透邪的作用。
关键词
苦辛法
性味
升降出入
配伍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苦辛法浅析
王新贤
殷海波
胡笑赢
黄珊珊
付小瑜
车祥晴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