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剧美学视域下毛南戏审美特征研究
1
作者 付宜玲 阮晓娜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1期7-11,共5页
毛南戏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是毛南戏工作组在深入挖掘毛南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吸收本民族现有的民间艺术,借鉴其他民族戏曲的表现手法,逐渐发展、形成的少数民族剧种。从戏剧美学视域出发,可以发现毛南戏有以下审美特征:一是对民族文化的... 毛南戏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是毛南戏工作组在深入挖掘毛南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吸收本民族现有的民间艺术,借鉴其他民族戏曲的表现手法,逐渐发展、形成的少数民族剧种。从戏剧美学视域出发,可以发现毛南戏有以下审美特征:一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与发展性,其既保留了毛南傩文化的特征,又有与现实社会生活接轨的时代表达;二是戏剧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与兼容性,其在展现本民族特色时博采众长,吸收其他地区民族戏剧的优点;三是对于观众审美情感的满足,其在符合观众期待视野的同时,宣扬毛南族“感恩-还愿”、入孝出悌等伦理道德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南戏 肥套 戏剧 民族戏剧 戏剧美学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彝族傩戏“撮泰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2
作者 付宜玲 刘欣怡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4期28-30,共3页
“撮泰吉”是一种以神话传说为创作背景的彝族傩戏,戏中角色具有原始古朴、粗犷神秘的特点。在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推动剧情发展、传递戏剧内核的关键。“撮泰吉”表演者通过穿戴诡秘的服饰和面具,让人物在外形上呈现出神性的... “撮泰吉”是一种以神话传说为创作背景的彝族傩戏,戏中角色具有原始古朴、粗犷神秘的特点。在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推动剧情发展、传递戏剧内核的关键。“撮泰吉”表演者通过穿戴诡秘的服饰和面具,让人物在外形上呈现出神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表演者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提取和加工,结合自身对角色的理解,运用个性化的台词、原始性的语言腔调、示意性的肢体语言等方式塑造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使彝族先民艰苦的迁徙史和奋斗史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戏 “撮泰吉”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林钱鞭舞的艺术风格与文化特征探析
3
作者 付宜玲 李智浩 冯佳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2期139-141,共3页
玉林钱鞭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的一种独特的传统舞蹈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集民俗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是桂东南地区的文化瑰宝。从艺术风格上看,玉林钱鞭舞在表演内容、体态动律、道具与音乐等多个方面体现出独... 玉林钱鞭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的一种独特的传统舞蹈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集民俗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是桂东南地区的文化瑰宝。从艺术风格上看,玉林钱鞭舞在表演内容、体态动律、道具与音乐等多个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桂东南韵味;从文化层面观之,玉林钱鞭舞深受桂东南文化与南迁汉族文化融合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与人民性的舞蹈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鞭舞 艺术风格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兴表演在民间舞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宜玲 《艺术科技》 2016年第8期54-,共1页
作为舞蹈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以不可撼动之势立足于舞蹈教学之林。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族民间舞课程主要以"学院派"教材为主导,坚持元素教学法,以教学组合的形式组建课堂,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作为舞蹈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以不可撼动之势立足于舞蹈教学之林。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族民间舞课程主要以"学院派"教材为主导,坚持元素教学法,以教学组合的形式组建课堂,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但创新性不足。本文立足综合性大学,以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为对象,以舞蹈即兴表演为切入点,分析舞蹈即兴表演在综合性大学民间舞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并对其实践渠道进行探讨,旨在开创综合性大学民间舞蹈课程改革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即兴 民族民间舞蹈课程 价值研究 实践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武宣壮族翡翠鸟舞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付宜玲 陈李怡萱 《戏剧之家》 2023年第4期133-135,共3页
广西武宣壮族翡翠鸟舞流传于武宣县壮族聚居的桐岭镇盘古村,是一种模拟禽鸟类的舞蹈。当前,翡翠鸟舞的传承场域、传承结构正逐渐发生转变。翡翠鸟舞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应立足其本体,关照传承人的保护以及与舞蹈直接相关的物象;另... 广西武宣壮族翡翠鸟舞流传于武宣县壮族聚居的桐岭镇盘古村,是一种模拟禽鸟类的舞蹈。当前,翡翠鸟舞的传承场域、传承结构正逐渐发生转变。翡翠鸟舞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应立足其本体,关照传承人的保护以及与舞蹈直接相关的物象;另一方面应结合现代手段,突出传承中的科学性和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舞蹈 翡翠鸟舞 传承 发展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池市壮族铜鼓舞与瑶族铜鼓舞文化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宜玲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7期166-166,共1页
铜鼓舞是壮族、瑶族最有代表性的道具舞蹈,它融祭祀文化与农耕文化于一体,集民族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身,是壮、瑶两族舞蹈艺术中的典范。本文从民族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角度,对广西河池市壮族铜鼓舞和瑶族铜鼓舞进行比较分析,探讨... 铜鼓舞是壮族、瑶族最有代表性的道具舞蹈,它融祭祀文化与农耕文化于一体,集民族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身,是壮、瑶两族舞蹈艺术中的典范。本文从民族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角度,对广西河池市壮族铜鼓舞和瑶族铜鼓舞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实现铜鼓舞在该地的良好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池 壮族铜鼓舞 瑶族铜鼓舞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广西仫佬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及其当代传承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宜玲 王欢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3期133-135,共3页
仫佬族傩舞是仫佬族特有的节日“依饭节”仪式活动中由道公(师公)表演的舞蹈。作为仫佬族生态文化的产物和承载,仫佬族傩舞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从审美特征、表现特征和功能特征三方面对仫佬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展开分析,笔者研究认为... 仫佬族傩舞是仫佬族特有的节日“依饭节”仪式活动中由道公(师公)表演的舞蹈。作为仫佬族生态文化的产物和承载,仫佬族傩舞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从审美特征、表现特征和功能特征三方面对仫佬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展开分析,笔者研究认为,仫佬族傩舞具有形象性与抽象性、程式性与即兴性、娱神性与娱人性的艺术特征,并对其艺术特征的当代传承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仫佬族傩舞 艺术特征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戏剧观演关系看广西仫佬族“依饭仪式”中的生命崇拜——以白标屯“依饭仪式”为例
8
作者 付宜玲 唐健清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5期17-18,30,共3页
依饭仪式是仫佬族人集体在立冬后进行祭祀、祈福的行为活动。在仪式中,族人通过布置“依饭道场”、吟诵“依饭唱本”、扮演“依饭神灵”等形式,隆重祭拜祖先,祈佑来年丰收。这是一种仪式戏剧,常被称为“傩愿戏”,从中也深刻彰显出仫佬... 依饭仪式是仫佬族人集体在立冬后进行祭祀、祈福的行为活动。在仪式中,族人通过布置“依饭道场”、吟诵“依饭唱本”、扮演“依饭神灵”等形式,隆重祭拜祖先,祈佑来年丰收。这是一种仪式戏剧,常被称为“傩愿戏”,从中也深刻彰显出仫佬族人对生命的崇高敬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崇拜 依饭道场 依饭唱本 依饭神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融水苗族芦笙舞的身份辨析及其艺术特征
9
作者 付宜玲 刘雨佳 《歌海》 2023年第6期107-113,141,共8页
芦笙舞是苗族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芦笙文化的动态载体。苗族芦笙舞作为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文艺形态,具有独特的音律和综合的乐舞,芦笙舞既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民间表演形式的外化。以舞蹈本体论为基点,以广西融水苗族芦笙舞为研... 芦笙舞是苗族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芦笙文化的动态载体。苗族芦笙舞作为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文艺形态,具有独特的音律和综合的乐舞,芦笙舞既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民间表演形式的外化。以舞蹈本体论为基点,以广西融水苗族芦笙舞为研究对象,在苗族芦笙文化背景下,对苗族芦笙舞蹈进行身份定位,并探析芦笙舞的民族风韵、祭祀仪态、表演娱乐等艺术文化特征,以此剖析广西苗族芦笙舞蹈的文化内涵和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芦笙舞 身份辨析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广西高校校园舞蹈团民间舞蹈教学
10
作者 付宜玲 《艺术科技》 2014年第10期96-96,共1页
大学生舞蹈团的发展在近几年得到普通高校的重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区域内的民间舞蹈更是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故更应重视本土文化在高校舞蹈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大学生舞蹈团的发展在近几年得到普通高校的重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区域内的民间舞蹈更是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故更应重视本土文化在高校舞蹈艺术教育中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当下广西高校校园舞蹈团民间舞教学的现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本土文化的特点,探索此类舞蹈团民间舞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舞蹈艺术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高校舞蹈团 民间舞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范组合课》教学解读
11
作者 付宜玲 《艺海》 2012年第12期126-126,共1页
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从民间到课堂,再升华至舞台的过程中,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大花园里,元素动作是沃土,短句是根茎,而组合乃含苞欲放的花蕾,所有要素的完美融合才能成就花园的绚丽... 民族民间舞职业化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从民间到课堂,再升华至舞台的过程中,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大花园里,元素动作是沃土,短句是根茎,而组合乃含苞欲放的花蕾,所有要素的完美融合才能成就花园的绚丽多彩。每一个传统典范组合都是一个故事,抑或一幅画卷,融民族性、文化性、审美性、时代性为一体,它们虽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却为民间舞教学披上了美丽的霓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 传统典范组合 教学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田汉早中期戏剧中的人性意识
12
作者 唐健清 付宜玲 《歌海》 2023年第1期77-87,共11页
“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戏剧“多元”发展期,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戏剧奋进期,20世纪40年代的民族戏剧主流期,都有着戏剧家田汉作为“先驱者”“探索者”而领导一大批戏剧人团结奋进... “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的每一个关键时期,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戏剧“多元”发展期,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戏剧奋进期,20世纪40年代的民族戏剧主流期,都有着戏剧家田汉作为“先驱者”“探索者”而领导一大批戏剧人团结奋进的业绩,都能直观地发现田汉在重要时刻把握住戏剧发展的整体风向并给戏剧界带来深远的影响。透过田汉早中期戏剧作品(20世纪20-40年代)可以看到以“人”为核心创作的剧作其启蒙觉醒、个性反抗、革命斗争的人性意识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觉醒 个性 反抗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