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昌群杜甫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定裕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第3期91-96,共6页
贺昌群对杜甫的关注与研究贯穿其一生,虽只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但均具有扎实的文献功夫、深切的时代体验和独特的史家眼光,在二十世纪的杜甫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对杜甫的谏诤思想、平均赋役思想、夔州东屯田产问题以及杜甫与严武的关系... 贺昌群对杜甫的关注与研究贯穿其一生,虽只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但均具有扎实的文献功夫、深切的时代体验和独特的史家眼光,在二十世纪的杜甫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对杜甫的谏诤思想、平均赋役思想、夔州东屯田产问题以及杜甫与严武的关系等论题做了深具卓识的论述,是二十世纪杜甫研究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昌群 杜甫研究 历程 特点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文化语境,回应时代问题——大学“中国文化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付定裕 耿楠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33-135,共3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通识教育"在大学中都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中国文化通识教育"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该课程缺乏鲜明"时代意识"和...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通识教育"在大学中都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中国文化通识教育"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该课程缺乏鲜明"时代意识"和回应时代文化问题的理论自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改善中国文化通识教育的一系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通识教育 时代意识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神思》疑义辨析
3
作者 付定裕 《语文学刊》 2018年第2期14-19,共6页
《神思》是《文心雕龙》研究最为深入的篇章,然而各家的注释仍有不详明、不妥帖之处,本文择出六个有疑义之处,排比各主要注家之说,辨明其歧义之所在,最后做出论断。以期对《神思》作更精准的理解,对《文心雕龙》注释学有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神思》 疑义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论“五言古诗之矩矱”——兼论王夫之对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接受与批评
4
作者 付定裕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2,共8页
王夫之在批判接受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基础上,从五言古诗诗体的内在法度着眼,提出"意不枝,词不荡,曲折而无痕,戌削而不竞"为五言古诗诗体之矩矱,这超越了自钟嵘、刘勰以来从时代风格角度论五言古诗诗体特征的... 王夫之在批判接受李攀龙"唐无五言古诗"说的基础上,从五言古诗诗体的内在法度着眼,提出"意不枝,词不荡,曲折而无痕,戌削而不竞"为五言古诗诗体之矩矱,这超越了自钟嵘、刘勰以来从时代风格角度论五言古诗诗体特征的局限性。并且从"五言古诗之矩矱"着眼,对五言古诗的历史做了独特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五言古诗 诗体特征 内在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晚年思想圆融论
5
作者 付定裕 《船山学刊》 2015年第6期30-35,共6页
王夫之的思想学术成熟于六十岁即康熙十七年(1678)之后,其前、后期思想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重心,由"华夷之辨"到"人禽之辨";学术宗尚,由学宗程朱到学宗横渠;学问规模,由经子之学到兼通四部;著述体例,由外... 王夫之的思想学术成熟于六十岁即康熙十七年(1678)之后,其前、后期思想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重心,由"华夷之辨"到"人禽之辨";学术宗尚,由学宗程朱到学宗横渠;学问规模,由经子之学到兼通四部;著述体例,由外传引义到内传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晚年思想 圆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才生的意义
6
作者 付定裕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91-92,共2页
陈才生的小说集《林虑纪事》和散文集《太行漫笔》,煌煌两大册,约60余万字,是他多年来集腋成裘的文字精华。这些作品立意之深刻、文辞之老辣读者自可领悟,我不必多言,但我想借此机会讲一些题外话,谈谈陈才生教授对于林州、对于安阳、对... 陈才生的小说集《林虑纪事》和散文集《太行漫笔》,煌煌两大册,约60余万字,是他多年来集腋成裘的文字精华。这些作品立意之深刻、文辞之老辣读者自可领悟,我不必多言,但我想借此机会讲一些题外话,谈谈陈才生教授对于林州、对于安阳、对于安阳师范学院的意义。林州是陈才生老师的故乡,又称林县,古称林虑,位于太行山东麓,以红旗渠著称于世。陈老师的文集取名《林虑纪事》《太行漫笔》,可见他的文字与故乡“林虑”“太行山”的血肉联系,文集中无论散文还是小说,有相当多的篇幅取材于他的故乡一个名叫“石板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东麓 红旗渠 陈老师 林虑 生的意义 林州 安阳师范学院 题外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