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汞的迁移转化过程、同位素分馏和再释放机制
1
作者 冯新斌 付学吾 +1 位作者 孟博 张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7,F0002,共10页
土壤汞循环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汞循环不仅与土壤汞的来源、形态转变、迁移过程及土壤-大气界面的汞交换过程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气候气象等的影响。因此,精准解析土壤汞的迁移转... 土壤汞循环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汞循环不仅与土壤汞的来源、形态转变、迁移过程及土壤-大气界面的汞交换过程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土壤类型、理化性质、气候气象等的影响。因此,精准解析土壤汞的迁移转化过程、同位素分馏规律及再释放机制是当前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同位素分馏研究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通过梳理、总结土壤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主要进展及不足,提出了新型动力学通量箱、汞稳定同位素技术(包括单一富集汞同位素标记和天然汞同位素示踪)等新兴研究手段在土壤汞循环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汞 形态转变 再释放 汞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付学吾 冯新斌 +2 位作者 王少锋 李仲根 李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2-238,共7页
植物生态系统中汞的环境过程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植物中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展,包括汞对植物的生物毒性、植物中汞的来源、分布与迁移转化、植物-大气... 植物生态系统中汞的环境过程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植物中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展,包括汞对植物的生物毒性、植物中汞的来源、分布与迁移转化、植物-大气间汞的交换过程及其研究方法,以及植被在生态系统间汞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生物毒性 迁移转化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2种不同类型草地的汞释放通量 被引量:8
3
作者 付学吾 冯新斌 +2 位作者 王少锋 仇广乐 李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37,共5页
利用动态通量箱法对贵阳市人工草坪和天然草地的汞释放通量进行了野外实测.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的草地是大气中汞的来源,并未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平均汞释放通量为(7.8±15.7)^(41.5±15.2)ng/(m2.h),且天然草地的汞释放通... 利用动态通量箱法对贵阳市人工草坪和天然草地的汞释放通量进行了野外实测.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的草地是大气中汞的来源,并未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平均汞释放通量为(7.8±15.7)^(41.5±15.2)ng/(m2.h),且天然草地的汞释放通量明显高于人工草坪.草地的汞释放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汞释放通量显著高于夜间,最大值通常出现在午后,最小值则出现在夜间.草地的汞释放通量与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线性关系.大气中气态总汞的质量浓度是影响草地汞释放通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大气中气态总汞质量浓度的升高能够抑制草叶片向大气中释放汞,而高质量浓度的气态总汞可导致大气中的汞向草叶片的强烈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释放通量 草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2001/2002和2009/2010两个年度大气气态总汞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大气汞排放强度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付学吾 冯新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本研究对贵阳市2001/12-2002/11和2009/12-2010/11两个年度大气气态总汞分别进行了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结果显示,贵阳市大气气态总汞几何平均值由2001/2002年度的7.45±12.80ng/m^3升高到2009/2010年度的8.88±7.06ng/m^3,... 本研究对贵阳市2001/12-2002/11和2009/12-2010/11两个年度大气气态总汞分别进行了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结果显示,贵阳市大气气态总汞几何平均值由2001/2002年度的7.45±12.80ng/m^3升高到2009/2010年度的8.88±7.06ng/m^3,升高幅度为19%。2009/2010年度大气气态总汞(TGM)浓度的升高主要出现在冬季、秋季和春季,而其夏季的TGM浓度和2001/2002年度基本相当。另外,2009/2010年度白天TGM浓度较2001/2002年度的升高幅度(33%)明显大于夜间(7%)。贵阳市TGM升高的现象与贵阳市和贵州省人为源汞释放量增强的趋势是一致的,说明区域人为源汞释放的增加是贵阳市大气汞含量升高的首要原因。此外,中国内陆和中南半岛人为源汞释放强度的增强可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态总汞 长期变化 人为源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5
5
作者 冯新斌 陈玖斌 +7 位作者 付学吾 胡海燕 李平 仇广乐 闫海鱼 尹润生 张华 朱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3-530,共28页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人为汞排放和汞产品使用的国际汞公约将于2013年10月在日本的水俣市签订实施。本文从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大气汞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污染场地汞...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人为汞排放和汞产品使用的国际汞公约将于2013年10月在日本的水俣市签订实施。本文从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大气汞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污染场地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汞与硒相互作用、微生物与汞相互作用、人体汞暴露的危害和汞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获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了当前开展汞在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着的缺乏全球尺度对大气的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气候变暖条件下大气汞沉降对汞甲基化影响与生物甲基汞累积机制、微生物与汞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长期低剂量汞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薄弱环节,并对新兴的非传统汞同位素技术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同位素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仲根 冯新斌 +2 位作者 郑伟 商立海 付学吾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5,共7页
作为一种环境优先污染物,汞对人体和其它生物毒性很大。大气是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场所。不同形态的汞由于理化性质不同,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准确测定大气环境中各种形态的汞对于了解其在大气中的行为具... 作为一种环境优先污染物,汞对人体和其它生物毒性很大。大气是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场所。不同形态的汞由于理化性质不同,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准确测定大气环境中各种形态的汞对于了解其在大气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以来,大气汞的采集和分析方法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自动测汞仪、低汞空白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采样及分析技术相继出现,使得准确测定大气中不同形态的痕量汞成为可能。文章就国内外近10多年来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主要介绍了气态总汞、颗粒态汞、活性气态汞、甲基汞等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采样 分析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草海表层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汞的含量和形态分布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钱晓莉 冯新斌 +4 位作者 闭向阳 何天容 郭艳娜 付学吾 李平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70,共8页
运用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和气相色谱技术(GC),对贵州省草海不同水文季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表层水中汞的各种赋存形态,包括总汞(HgT)、溶解态汞(HgD)、活性汞(HgR)、颗粒态汞(HgP)、总甲基汞(MeHgT)、溶解态甲基汞(MeHgD)和颗... 运用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和气相色谱技术(GC),对贵州省草海不同水文季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表层水中汞的各种赋存形态,包括总汞(HgT)、溶解态汞(HgD)、活性汞(HgR)、颗粒态汞(HgP)、总甲基汞(MeHgT)、溶解态甲基汞(MeHgD)和颗粒态甲基汞(MeHgP)以及沉积物间隙水剖面中的溶解态总汞和甲基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草海表层水体总汞浓度为1.7-9.0ng/L,活性汞浓度为0.06-1.4ng/L,总甲基汞浓度为0.11-0.67ng/L.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态汞浓度为8.6-39.6ng/L,溶解态甲基汞浓度为0.11-4.9ng/L.实验数据表明,草海湖水以溶解态汞为主,其占总汞的比例为枯水期87%,丰水期51%,溶解态汞与总汞呈显著相关(丰水期P<0.01;枯水期P<0.05),颗粒态汞与总汞也呈显著相关(丰水期P<0.01;枯水期P<0.05).溶解态甲基汞与总甲基汞呈显著相关(丰水期P<0.01;枯水期P<0.05),表明溶解态甲基汞控制总甲基汞的分布.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态汞与溶解态甲基汞浓度明显高于上覆水体,表明沉积物为草海湖水中汞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形态 表层水 间隙水 含量分布 草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沉积物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钱晓莉 冯新斌 +3 位作者 闭向阳 郭艳娜 付学吾 梁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弄清目前草海沉积物汞污染情况,研究了不同水文季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草海沉积物中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沉积物总汞(THg)浓度为762.7~1014.7ng/g,甲基汞(TMeHg)浓度为0.11~3.9ng/g;沉积物总汞高于天然沉积物汞浓度,表明... 为弄清目前草海沉积物汞污染情况,研究了不同水文季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草海沉积物中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沉积物总汞(THg)浓度为762.7~1014.7ng/g,甲基汞(TMeHg)浓度为0.11~3.9ng/g;沉积物总汞高于天然沉积物汞浓度,表明沉积物已经受到污染.有机质的降解直接或间接影响总汞的分布;沉积物甲基汞在丰水期大于枯水期,有机质含量高的草海沉积物中甲基汞含量却不高,主要与丰富的水生植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沉积物 贵州草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近十年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新斌 曹晓斌 +7 位作者 付学吾 洪冰 关晖 李平 王敬富 王仕禄 张干 赵时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89,共37页
环境地球化学学科在中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在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部分研究进展,介绍了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重金属污染物长距离传... 环境地球化学学科在中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际环境公约履约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在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部分研究进展,介绍了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重金属污染物长距离传输研究进展;总结了汞、镉、锑、铊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地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规律及污染来源和环境过程示踪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了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污染示踪及过去全球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以上研究方向还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传输 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传统稳定同位素 全球变化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少锋 冯新斌 +1 位作者 仇广乐 付学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法(DynamicFluxChamber)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对贵州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变化范围为-8 6ng215 3ng·m-2·h-1,平均...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法(DynamicFluxChamber)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对贵州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变化范围为-8 6ng215 3ng·m-2·h-1,平均27 4±40 1ng/m2·h(n=255);且土壤与大气界面间的汞交换是双向的:既有土壤汞的释放,又有大气汞的沉降,主要以土壤汞的释放为主(n释放=253,n沉降=2n)。土壤汞的释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气温、光照强度有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 80、0 83、0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动力学通量箱法 大气界面 交换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务川地区土法炼汞工人汞蒸汽暴露调查及健康影响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平 冯新斌 +10 位作者 仇广乐 蒋红梅 李仲根 付学吾 白薇扬 MinishiSakamoto 刘晓洁 MinoruYoshida ToyotoIwata 王定勇 张成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探讨土法炼汞过程中汞蒸汽暴露对炼汞工人健康的影响,测定了贵州省务川土法炼汞区和对照区(贵州省长顺县)人群的尿汞、尿常规参数(pH、葡萄糖、尿胆红素原、潜血、尿蛋白)、尿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对两地区人群进行了详细的健... 为探讨土法炼汞过程中汞蒸汽暴露对炼汞工人健康的影响,测定了贵州省务川土法炼汞区和对照区(贵州省长顺县)人群的尿汞、尿常规参数(pH、葡萄糖、尿胆红素原、潜血、尿蛋白)、尿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对两地区人群进行了详细的健康检查.测定结果显示,土法炼汞区人群尿汞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779μg·g-1 Cr 和208.5μg·g-1 Cr,远远高于对照区人群的尿汞1.24μg·g-1 Cr和尿β2微球蛋白75.4μg·g-1 Cr.分析表明,务川地区土法炼汞人群遭受了较严重的汞蒸汽暴露,部分暴露人群已经表现出轻度慢性汞中毒的症状,其肾脏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蒸汽暴露 健康影响评价 土法炼汞 务川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普定水库水体及沉积物孔隙水中汞的含量和形态分布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凯 杨芳 +4 位作者 冯新斌 付学吾 李平 孟博 李仲根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9-247,共9页
为了弄清楚普定水库汞的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用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和气相色谱技术(GC),研究了乌江流域上游普定水库水体剖面和沉积物间隙水剖面汞的赋存形态(总汞THg)、溶解态汞(DHg)、活性汞(RHg)、颗粒态汞(PH... 为了弄清楚普定水库汞的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用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和气相色谱技术(GC),研究了乌江流域上游普定水库水体剖面和沉积物间隙水剖面汞的赋存形态(总汞THg)、溶解态汞(DHg)、活性汞(RHg)、颗粒态汞(PHg)、总甲基汞(TMeHg)、溶解态甲基汞(DMeHg)和颗粒态甲基汞(PMeHg)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普定水库水体总汞浓度为1.29~3.18ng/L,活性汞浓度为0.09~O.43ng/L,总甲基汞浓度为0.06~0.18ng/L。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态汞浓度为2.65~11.47ng/L,溶解态甲基汞浓度为0.06~1.16ng/L。实验数据表明,普定水库水体中溶解态汞和颗粒态含量相当,其中颗粒态汞占总汞的比例为46%,并与总汞存在极显著相关性(R=0.929,n=20,P〈0.01),溶解态汞与总汞相关性不明显(R=-0.067,n=20);冬季普定水库甲基汞以溶解态甲基汞为主,溶解态甲基汞占总甲基汞的比例为63%,溶解态甲基汞与总甲基汞无明显相关关系(R=0.292,n=20),颗粒态甲基汞与总甲基汞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0.815,n=20,P〈0.01)。试验数据表明沉积物孔隙水溶解态汞与溶解态甲基汞浓度明显高于上覆水体,是普定水库水体中汞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汞形态 含量分布 孔隙水 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万山汞矿区土壤汞污染现状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仇广乐 冯新斌 +1 位作者 王少锋 付学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34-36,共3页
运用AAS和GC-CVAFS法分别测定了贵州万山汞矿区表层土壤中的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探讨了土壤中THg和MeHg的含量分布特征: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分别为1.1~790 mg/kg和0.13~15 μg/kg;对照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分别为0.10~1.2 mg/k... 运用AAS和GC-CVAFS法分别测定了贵州万山汞矿区表层土壤中的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探讨了土壤中THg和MeHg的含量分布特征:矿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分别为1.1~790 mg/kg和0.13~15 μg/kg;对照区土壤THg和MeHg含量分别为0.10~1.2 mg/kg和0.10~0.28 μg/kg.矿区不同耕作类型土壤中,稻田和菜地土壤MeHg含量明显高于旱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汞 甲基汞 万山汞矿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与温带森林小流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同位素分馏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新斌 王训 +1 位作者 林哲仁 付学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汞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污染物,引起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高度关注.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物质循环最为活跃的地方,但其对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认识还不清楚.同时,森林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可能对全球大... 汞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污染物,引起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高度关注.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物质循环最为活跃的地方,但其对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认识还不清楚.同时,森林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可能对全球大气汞同位素组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制约了对全球尺度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化规律的把握.本课题组拟在我国温带和亚热带选择3个森林小流域,首先系统开展森林小流域汞的质量平衡研究工作,深入刻画森林流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流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汞同位素的分馏特征研究,最终建立流域尺度森林系统汞及其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该项目将极大推进对森林流域尺度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汞交换过程对全球尺度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对大气汞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为最终建立基于汞同位素的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汞同位素 质量平衡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大气汞的浓度和形态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仲根 冯新斌 +1 位作者 李平 付学吾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0-455,共6页
对贵阳市和武汉市的5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中的ρ(气态总汞)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填埋场的大气活性气态汞、颗粒态汞、单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5座填埋场ρ(气态总汞)为1.6~473.7 ng/m3,不同采样点的平均值为8.5... 对贵阳市和武汉市的5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中的ρ(气态总汞)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填埋场的大气活性气态汞、颗粒态汞、单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5座填埋场ρ(气态总汞)为1.6~473.7 ng/m3,不同采样点的平均值为8.5~155.7 ng/m3,最高值出现在填埋场的工作面及工作面下风向区域;而封闭填埋场或运行填埋场的覆土区的ρ(气态总汞)较低.天气条件和垃圾处理活动均可影响ρ(气态总汞)水平.贵阳高雁垃圾填埋场大气ρ(活性气态汞),ρ(颗粒态汞),ρ(单甲基汞)和ρ(二甲基汞)的平均值分别为37.4,255.3,12.4和12.7 pg/m3.虽然不同形态汞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全球背景值,但其产生的环境风险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大气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表生生态环境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冯新斌 汤顺林 +13 位作者 仇广乐 商立海 闫海鱼 蒋红梅 王少锋 李广辉 李仲根 李平 侯亚敏 戴前进 郑伟 何天容 付学吾 万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20-22,共3页
汞的污染已经引起地学和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作为全球两大汞-锑矿带之一的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我们系统研究了西南地区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通量、土法炼锌和土法炼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规模汞矿开采造成的环境汞污染... 汞的污染已经引起地学和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作为全球两大汞-锑矿带之一的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我们系统研究了西南地区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通量、土法炼锌和土法炼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规模汞矿开采造成的环境汞污染、高汞背景和多汞污染来源地区水库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无论自然过程还是人为活动,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是全球大气汞的重要释放源;矿业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汞污染,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这一地区的新建水库是汞甲基化的重要场所,对生态环境有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自然过程 水库 矿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贡嘎山地区大气总汞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影响因子
17
作者 朱万泽 付学吾 +1 位作者 冯新斌 Julia Y. Lu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27-3737,共11页
使用Tekran 2537A大气汞自动分析仪对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磨西基地站(102°72''E 29°92''N)进行了为期1a的大气总汞(TGM)高时间分辨率观测.研究区域的平均TGM浓度为(4±1.38) ng m-3(N=5731... 使用Tekran 2537A大气汞自动分析仪对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磨西基地站(102°72''E 29°92''N)进行了为期1a的大气总汞(TGM)高时间分辨率观测.研究区域的平均TGM浓度为(4±1.38) ng m-3(N=57310),高于全球大气总汞背景值1.5~2.0 ng m-3.不同季节表现出相似的日变化模式,即白天相对夜晚具有较高的TGM浓度,最大TGM浓度出现在中午,最小值出现在日出前,春季和夏季日变化高峰值出现时间比秋季和冬季早1~2h.以冬季TGM浓度最高,为(6.13±1.78) ng m-3;夏季最低,为(3.17±0.67) ng m-3.观测期间不同风向间TGM浓度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TGM浓度与温度、饱和水汽压、降水量、紫外辐射、大气压有显著相关性,这种相关性随季节而变化.贡嘎山地区大气汞浓度主要受局地源的影响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总汞 日变化 季节变化 气象因子 贡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