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评德国高等专科学院的办学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付天海 《继续教育研究》 2008年第9期128-129,共2页
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富有成效的高校类型,与大学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应用性和实践性。面向职业的专业设置、重视实践性教学、设置"双元制"专业,这一切都赋予了高等专科学院发展的活... 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富有成效的高校类型,与大学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应用性和实践性。面向职业的专业设置、重视实践性教学、设置"双元制"专业,这一切都赋予了高等专科学院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并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专科学院 职业性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典籍重译——以汉学家顾彬《庄子》德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付天海 《外语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42-47,共6页
德国汉学家顾彬强调翻译即是译者在不同时代语境下对原作的意义解释,这是他在翻译中国古代典籍时的主导思想。顾彬采用了翻译加评论的模式批判性地重释道家著作《庄子》。顾彬将文本翻译和哲学讲解结合起来,在比较哲学的框架下解读庄子... 德国汉学家顾彬强调翻译即是译者在不同时代语境下对原作的意义解释,这是他在翻译中国古代典籍时的主导思想。顾彬采用了翻译加评论的模式批判性地重释道家著作《庄子》。顾彬将文本翻译和哲学讲解结合起来,在比较哲学的框架下解读庄子其人、其作及其思想,目的是构建中国哲学和德国哲学之间的互文关系,从而赋予中国古代思想以跨文化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庄子 比较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析影片《惊马奔逃》中的逃避模式
3
作者 付天海 刘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5,共2页
影片《惊马奔逃》由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两对中年夫妇于度假中从偶然相遇到结伴出游、再到黯然分手的故事。片中两位男主人公分别从对往昔的追忆能力、对情欲的反应程度和与大自然的情结关... 影片《惊马奔逃》由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两对中年夫妇于度假中从偶然相遇到结伴出游、再到黯然分手的故事。片中两位男主人公分别从对往昔的追忆能力、对情欲的反应程度和与大自然的情结关系三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逃避现实的不同模式,以此与片名《惊马奔逃》相得益彰,使主题不断升华。影片通过大量的人物对白和心理描写,深刻折射出德国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现状和民众的普遍遁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马奔逃》 回忆能力 情欲差别 自然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家马丁·布伯《聊斋志异》德译本中的中国文化阐释研究
4
作者 付天海 高源杉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62-74,共13页
1911年,德国法兰克福吕腾与勒宁出版社出版了马丁·布伯所译的《聊斋志异》德译本——《中国鬼怪爱情故事》,该译本对《聊斋志异》在德语世界的早期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影响了当时的多位德语文坛巨匠。本文简述《聊斋志异》在德国... 1911年,德国法兰克福吕腾与勒宁出版社出版了马丁·布伯所译的《聊斋志异》德译本——《中国鬼怪爱情故事》,该译本对《聊斋志异》在德语世界的早期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影响了当时的多位德语文坛巨匠。本文简述《聊斋志异》在德国的译介历程,从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译本切入,概述其在德语世界引发的反响,梳理布伯与中国文化的联结,分析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以及译本中所展现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布伯 《聊斋志异》 中国文化 阐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福柯话语权理论解读动画影片《疯狂动物城》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佳明 付天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93,共4页
《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第55部动画长片,是继《冰雪奇缘》和《超能陆战队》等动画佳作之后,又一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叫好又叫座的产品.自影片上映以来,其鲜活可爱的动物形象和密集的彩蛋笑点引来了无数观众的&quot... 《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第55部动画长片,是继《冰雪奇缘》和《超能陆战队》等动画佳作之后,又一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叫好又叫座的产品.自影片上映以来,其鲜活可爱的动物形象和密集的彩蛋笑点引来了无数观众的&quot;疯狂&quot;点赞.影片中兔子主人公的命运起伏,社会百象的淋漓展示,恰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精确缩影.人们渴望看到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之间的和平共处,所以影片所展现的乌托邦式社会理想,倡导多元化的和平主题是解读该片的主要出发点.但在笔者看来,本片描述的就是以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潜在冲突关系为线索,以争夺动物城统治权为最终目的的一场政治阴谋,而权力争夺是由社会角色的不同&quot;话语&quot;表现出来的,这与福柯的&quot;话语&quot;与权力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观点不谋而合.所以本文将借鉴福柯的话语权理论来分析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和深层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形象 话语权 影片 动画 疯狂 福柯 解读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