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枝柑与不同品种温州蜜柑果皮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雪 潘兆平 +5 位作者 陈嘉序 郝丹丹 苏志鹏 马双双 肖佳豪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3-141,共9页
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温州蜜柑与茶枝柑果皮的代谢组学差异,为温州蜜柑果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茶枝柑与3个品种温州蜜柑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及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 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温州蜜柑与茶枝柑果皮的代谢组学差异,为温州蜜柑果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茶枝柑与3个品种温州蜜柑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及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代谢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数据库对比,茶枝柑(CZG)与油良(YL)、南柑20(NG)、宫川(GC)间分别鉴定出790、796、818个代谢物,其中有机氧化合物、黄酮类、羧酸类及其衍生物占比最高,主要参与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黄酮类生物合成、异黄酮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和苯丙氨酯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值>1且P<0.05,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得到稳定、可靠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茶枝柑与温州蜜柑间共筛选出11类、43种差异代谢物,占比较多的为黄酮类、氨基酸类和嘌呤核苷类化合物,温州蜜柑中黄酮类化合物多为上调,如5,6,7,8,3’,4’,5’-七甲氧基黄酮、槲皮素、柚皮苷、山柰酚和柚皮素等,可作为潜在的标志物区分茶枝柑与温州蜜柑,同时表明温州蜜柑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更具优势,可作为高生物活性的陈皮基原药材,推动柑橘产业发展,为陈皮产品的开发利用及原料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 温州蜜柑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椪柑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 潘兆平 +4 位作者 李文革 苏志鹏 陈嘉序 何双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05-212,共8页
为探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椪柑皮品质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椪柑皮主要功能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对... 为探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椪柑皮品质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椪柑皮主要功能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对椪柑皮的主要功能成分产生影响,一定辐照剂量处理能够增加总酚、总黄酮、川陈皮素与橘皮素含量,降低橙皮苷、没食子酸和阿魏酸含量,但对咖啡酸和绿原酸影响不显著;辐照处理对椪柑皮香气成分影响显著,烯烃类香气物质占比、种类及含量减少,相反,醇类、酚酸类及醛酮类香气物质增加,辐照处理后椪柑皮新增51种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显示芳樟醇、柠檬烯和正辛醛是辐照椪柑皮的关键香气物质。由上可知,^(60)Co-γ射线处理对椪柑皮有陈化效果。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椪柑皮的品质存在差异,4 kGy时椪柑皮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该研究可为陈皮基原药材催陈和陈皮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椪柑皮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3
作者 付复华 李忠海 +2 位作者 单杨 潘兆平 李高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8-184,共7页
综述利用柑橘皮渣中提取香精油、果胶、色素、生理活性物质、膳食纤维等有效成分以及生物转化作饲料、柠檬酸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技术进展,并对我国柑橘皮渣加工综合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柑橘皮渣 有效成分 生物转化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三种柑橘皮精油成分 被引量:38
4
作者 付复华 李忠海 +2 位作者 单杨 尚雪波 潘兆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酸橙、甜橙、柠檬三种柑橘皮精油,运用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分别检出68、68、58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98.69%,99.53%,99.58%。3种柑橘有32种相同的香气成分,并分别有20、16、15种独有的香气成分。3种柑橘皮...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酸橙、甜橙、柠檬三种柑橘皮精油,运用GC-MS法分析其香气成分,分别检出68、68、58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98.69%,99.53%,99.58%。3种柑橘有32种相同的香气成分,并分别有20、16、15种独有的香气成分。3种柑橘皮精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构成了其特有的香气,对酸橙特征香气贡献较大的成分有芳樟醇、3-蒈烯、β-蒎烯等;对甜橙特征香气贡献较大的成分有[1R-(1α,7β,8Aα)]-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等;对柠檬特征香气贡献较大的成分有3-蒈烯、β-水芹烯、香叶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精油 香气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复合固体饮料制备工艺及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昌 朱玲风 +3 位作者 朱丽君 欧飞麟 毛颖超 付复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40,共9页
[目的]以药食同源的陈皮、山楂、葛根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固体饮料,并探究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成型率、溶化性的综合评... [目的]以药食同源的陈皮、山楂、葛根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固体饮料,并探究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成型率、溶化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成型工艺。采用52%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陈皮复合固体饮料对模型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各组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陈皮复合固体饮料最佳制备工艺:3味药材浸泡30 min后提取2次,第一次料液比1∶12(g/mL)、提取时间2.0 h,第二次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1.5 h;经浓缩、干燥、粉碎后得到干膏粉;干膏粉与麦芽糊精1∶1混合,加入1.0%的罗汉果甜苷,并以90%乙醇作为润湿剂进行湿法制粒。动物试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陈皮复合固体饮料组的AST、ALT、TG、TC、MDA、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1或P<0.05),GSH、SOD含量增加(P<0.01或P<0.05),且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给药组小鼠肝损伤程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陈皮复合固体饮料色泽均匀、溶解性好、甜度适中、口感细腻,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饮料 陈皮 山楂 葛根 工艺优化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柑橘品种全果制汁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绮丽 孙俊杰 +3 位作者 单杨 付复华 杨颖 刘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6-44,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柑橘全果制汁的品质特性,对全国7个地区30个不同品种柑橘(包括蜜橘、椪柑、冰糖橙、脐橙等)的理化、营养、加工等18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柑橘全果中籽数和...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柑橘全果制汁的品质特性,对全国7个地区30个不同品种柑橘(包括蜜橘、椪柑、冰糖橙、脐橙等)的理化、营养、加工等18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柑橘全果中籽数和总黄酮、柠檬苦素、诺米林含量差异较大,而出汁率、色度等指标差异较小。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6 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前6 个主成分分别对应柑橘全果苦味因子、加工因子、颜色因子、营养因子、酸度因子和甜度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566%。从6个因子综合考虑,发现‘纽荷尔脐橙-Ⅱ’、‘福本脐橙-Ⅰ’、‘福本脐橙-Ⅱ’、‘冰糖甜橙’、‘道州脐橙’、‘崀丰7904脐橙’为较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本研究结果为选择适用于全果制汁的柑橘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全果制汁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式柑普茶--湘柑茶主要化学成分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想 付复华 +2 位作者 潘兆平 王琛 何双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3,62,共9页
目的:湘柑茶是借鉴柑普茶的制法,采用湖南安化黑茶--天尖茶与岳阳金盆柚的柑皮制备而成的,旨在探明湘柑茶的品质。方法:对比分析了天尖茶、柑皮及湘柑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天尖茶、柑皮、湘柑茶的水分... 目的:湘柑茶是借鉴柑普茶的制法,采用湖南安化黑茶--天尖茶与岳阳金盆柚的柑皮制备而成的,旨在探明湘柑茶的品质。方法:对比分析了天尖茶、柑皮及湘柑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天尖茶、柑皮、湘柑茶的水分含量均<20%,有利于贮藏。粗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高低顺序为天尖茶>湘柑茶>柑皮。天尖茶、柑皮、湘柑茶均含丰富的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有K、Ca、Mg、Mn。天尖茶、柑皮、湘柑茶中分别检出61,68,69种香气成分,其关键香气化合物为18~22种,天尖茶与柑皮制备成湘柑茶后检出了14种新的挥发性物质。结论:湘柑茶结合了天尖茶和柑皮的香气与营养功效,并产生了新的挥发性成分,是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新式茶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柑茶 柑普茶 黑茶 柑皮 主要化学成分 矿质元素 挥发性成分 营养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膨化食品中日落黄 胭脂红 亮蓝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兆平 付复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5-137,共3页
采用聚酰胺粉法提取膨化食品中日落黄、胭脂红、亮蓝,湿法装注射器管小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梯度洗脱,一次测定3种物质,在选定的条件下,3种色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方法精确度较高;... 采用聚酰胺粉法提取膨化食品中日落黄、胭脂红、亮蓝,湿法装注射器管小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梯度洗脱,一次测定3种物质,在选定的条件下,3种色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方法精确度较高;回收率在89.9%~107.2%之间.因膨化食品溶于水后比较粘稠,采用国标规定的“垂融漏斗抽滤”易导致漏斗堵塞,分离不完全,影响检测结果,文章改用柱层析法进行样品预处理,简便易行,对待测成分干扰少,分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食品 日落黄 胭脂红 亮蓝 高效液相色谱 聚酰胺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柑橘产业的发展现状、对策与前景 被引量:21
9
作者 单杨 何建新 +1 位作者 付复华 李高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58-61,共4页
分析了湖南省柑橘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柑橘发展的对策:即从改革宏观政策入手,重点发展加工专用型和加工鲜食兼用型品种;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推广优质丰产技术;大力发展罐头、果汁、饮料、果冻等加工业;扶... 分析了湖南省柑橘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柑橘发展的对策:即从改革宏观政策入手,重点发展加工专用型和加工鲜食兼用型品种;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推广优质丰产技术;大力发展罐头、果汁、饮料、果冻等加工业;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等,并对发展前景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柑橘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规模化 标准化 生产基地 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腌熏腊肉中苯甲酸、山梨酸及前处理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复华 潘兆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8期90-92,共3页
比较了用氧化铝层析及直接加水加蛋白沉淀剂定容提取腌熏腊肉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两种前处理方法,并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HPLC法测定。结果显示:氧化铝层析法的平均回收率为苯甲酸92.17%,山梨酸91.88%,明显高于加水加蛋白沉淀剂定容... 比较了用氧化铝层析及直接加水加蛋白沉淀剂定容提取腌熏腊肉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两种前处理方法,并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HPLC法测定。结果显示:氧化铝层析法的平均回收率为苯甲酸92.17%,山梨酸91.88%,明显高于加水加蛋白沉淀剂定容提取方法的回收率苯甲酸89.36%,山梨酸88.15%,且氧化铝层析法方法简便易行,对待测成分干扰少,分离效果好,有利于定性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氧化铝层析 腌熏腊肉制品 苯甲酸 山梨酸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丹丹 申丹 +6 位作者 付复华 苏东林 李绮丽 张馨懿 陈嘉序 李涛 李高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8-377,共10页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时会伴随许多副作用。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项研究发现植物中广泛分布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抑郁症的...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长期治疗时会伴随许多副作用。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项研究发现植物中广泛分布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产物,进而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人体的情绪和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肠道菌群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等从而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后续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与预防、改善抑郁症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肠-脑轴 黄酮类化合物 抑郁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柑橘酸腐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肖媛 潘兆平 +5 位作者 尹春晓 苏瑾 胡筱 朱向荣 单杨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21-229,共9页
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高安全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性。为探究ε-PL对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活性,并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ε-PL处理对柑橘酸腐菌的菌丝... 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高安全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性。为探究ε-PL对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活性,并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ε-PL处理对柑橘酸腐菌的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及孢子萌发抑制率,ε-PL作用下的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的变化,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ε-PL处理对细胞膜完整性及菌丝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ε-PL对柑橘酸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400 mg/L,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的半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128.79 mg/L和214.77 mg/L;质量浓度为1600、3200、6400 mg/L的ε-PL处理可显著降低柑橘果实酸腐病的损伤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经1×MIC和2×MIC的ε-PL处理后的柑橘酸腐菌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和红色荧光强度显著上升(P<0.05),表明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核酸等胞内物质外渗流出,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经ε-PL处理后柑橘酸腐菌菌丝体发生了褶皱变形、断裂。因此,ε-PL通过破坏柑橘酸腐菌的细胞膜结构,造成内容物外渗,使菌丝体形态结构畸变与孢子萌发受阻,进而抑制了菌体细胞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酸腐菌 Ε-聚赖氨酸 抑菌活性 细胞膜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蜜柑和冰糖橙果实表面角质层组分及微观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静 丁胜华 +4 位作者 谢秋涛 付复华 王蓉蓉 李高阳 单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1-138,共8页
柑橘果皮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具有多重重要的生理功能。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和冰糖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实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2种类型柑橘果皮角质层组... 柑橘果皮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具有多重重要的生理功能。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和冰糖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果实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2种类型柑橘果皮角质层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GC-MS分析表明,温州蜜柑和冰糖橙外蜡含量分别为3.7μg/cm^2和2.2μg/cm^2,内蜡含量分别为13.9μg/cm^2和18.4μg/cm^2。温州蜜柑和冰糖橙的外、内蜡中脂肪族物质主要成分相同,分别为烷烃、脂肪酸、伯醇,但品种间各组分比例及碳原子数分布存在差异。角鲨烯为冰糖橙果实外蜡结构特有组分。此外,三萜类物质仅在内蜡中检测出。温州蜜柑和冰糖橙的角质膜层含量分别为44.00μg/cm^2和70.00μg/cm^2,二者含量差异显著(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温州蜜柑的外蜡晶体呈不规则血小板状,冰糖橙的外蜡晶体呈倒伏的血小板状。除去外蜡导致温州蜜柑和冰糖橙的水分损失速率显著增加(P<0.05)。相对于脂肪酸,烷烃在保水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两种类型柑橘的角质层组分及微观结构的差异可能促成了果实采后不同的贮藏特性,这为提高不同品种柑橘耐贮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实 角质层 扫描电子显微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水分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超微粉碎对茶枝柑果肉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佳豪 张群 +5 位作者 潘兆平 李涛 孙恬 江盛宇 李绮丽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0-231,共12页
为了合理利用茶枝柑果肉资源,本研究采用低温超微粉碎(superfine grinding,SG)技术制备茶枝柑果肉粉,对茶枝柑果肉粉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功能特性(生物活性成分溶出、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SG处理后,茶枝柑果肉粉的粒径显... 为了合理利用茶枝柑果肉资源,本研究采用低温超微粉碎(superfine grinding,SG)技术制备茶枝柑果肉粉,对茶枝柑果肉粉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功能特性(生物活性成分溶出、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SG处理后,茶枝柑果肉粉的粒径显著减小(P<0.05),且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粒径逐渐减小,粉体色泽逐渐变浅,振实密度变小,休止角与滑角变大,持水力减小,持油力、水溶性指数与溶胀度变大;同时,粉体的颗粒分布更均匀且并未引起官能团的改变。进一步对茶枝柑果肉粉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发现,SG处理10 min后总酚和VC的含量相较于普通粉碎(ordinary grinding,OG)分别显著提高了12.70%和17.27%(P<0.0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9种黄酮以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为主,占比分别为78.06%和8.96%。5种酚酸以阿魏酸为主,占比为73.85%,另外还包括辛弗林、柠檬苦素等。SG对促进活性成分的溶出影响较大,相较于OG,SG处理10 min和30 min后阿魏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90.72%、109.68%,SG处理30 min和60 min后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SG处理120 min后阿魏酸、辛弗林、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次苷、香蜂草苷含量显著减少(P<0.05)。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SG处理10 min和30 min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SG处理可以获得粒径更小、颗粒更均匀、色泽得到改善的茶枝柑果肉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茶枝柑果肉粉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和抗氧化性;但SG处理时间过长会造成粉体易团聚,对粉体的流动性和活性成分溶出均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果肉 低温超微粉碎 理化性质 微观结构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EGA评价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红甜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潘兆平 李高阳 +4 位作者 程小梅 付复华 李志坚 张菊华 单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69-72,共4页
以大红甜橙为研究对象,RMEGA评价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红甜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将大红甜橙分别放置于常温和冷库2种贮藏方式下,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失重率、SOD酶、POD酶活性、MDA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来评价2种... 以大红甜橙为研究对象,RMEGA评价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红甜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将大红甜橙分别放置于常温和冷库2种贮藏方式下,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失重率、SOD酶、POD酶活性、MDA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来评价2种贮藏方式的差别。结果表明:冷库贮藏效果优于常温贮存。冷库贮藏可以更好的延缓柑橘果实水分的散失,延缓失重率,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更好的保持柑橘的可滴定酸含量。冷藏果实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高于常温贮藏。适宜的冷藏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MDA含量的积累,可以使柑橘果实较好的保持SOD酶和POD酶活性,从而延缓了大红甜橙果实的后熟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甜橙 RMEGA 常温贮藏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草次苷的合成及其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曾恩妮 汪秋安 +5 位作者 张菊华 苏东林 付复华 李高阳 刘伟 单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9-166,共8页
以橙皮苷为原料,经三氯化铝-吡啶去甲基反应合成药用天然产物圣草次苷,产物通过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13C NMR进行结构确证,并探究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 以橙皮苷为原料,经三氯化铝-吡啶去甲基反应合成药用天然产物圣草次苷,产物通过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13C NMR进行结构确证,并探究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圣草次苷对HUVEC细胞无毒性作用,能显著提高氧化损伤HUVEC细胞的存活率(P<0.05),但无显著剂量效应;显著降低细胞中活性氧水平和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力(P<0.05);显著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和下调p53蛋白表达(P<0.05)。结论:圣草次苷能有效阻止H_(2)O_(2)所致HUVEC细胞损伤,该作用与圣草次苷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细胞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次苷 合成 氧化损伤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处理对赣南脐橙全果原浆粒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颖 单杨 +3 位作者 丁胜华 潘兆平 张梦玲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115,共7页
为了开发柑橘全果产品,降低全果原浆粒径,改善其流变特性,对柑橘全果粗浆进行球磨处理。以赣南脐橙为原料,经粗粉碎后球磨处理不同时间(0、30、60、90、120、150、180 min),得到不同粒径的全果原浆,研究经球磨处理后赣南脐橙全果原浆的... 为了开发柑橘全果产品,降低全果原浆粒径,改善其流变特性,对柑橘全果粗浆进行球磨处理。以赣南脐橙为原料,经粗粉碎后球磨处理不同时间(0、30、60、90、120、150、180 min),得到不同粒径的全果原浆,研究经球磨处理后赣南脐橙全果原浆的粒径和流变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球磨处理能有效降低全果原浆的粒径,球磨处理180 min后果浆平均粒径由110.00μm下降到56.53μm,整体下降了49%。随着球磨处理时间的延长,全果原浆越来越均匀细腻,且无团聚现象。球磨处理的赣南脐橙全果原浆体系随剪切速率的上升,剪切应力增大,而表观黏稠度下降,出现剪切稀化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较好的黏弹性。与未经球磨处理的原浆相比,球磨处理60 min得到的赣南脐橙全果原浆黏稠度最高,凝胶状态最为稳定,适合加工为果酱类黏稠度较高的产品;而球磨处理30 min得到的原浆体系黏稠度最低,但流动性最佳,适合加工为果汁类流动性较好的产品。本实验为柑橘全果产品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赣南脐橙全果原浆 粒径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清洗方法结合磨油处理对脐橙全果降农残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舒楠 付复华 +6 位作者 李高阳 单杨 李涛 罗彬彬 朱向荣 李绮丽 张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32-239,共8页
在实验室模拟浸染农药条件下,研究了经清水浸泡、流动水冲洗、超声波清洗、热水浸泡、臭氧水清洗5种清洗方法以及磨油处理后,联苯菊酯、2,4-二氯苯氧乙酸、咪鲜胺、螺螨酯、水胺硫磷5种农药在脐橙全果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种... 在实验室模拟浸染农药条件下,研究了经清水浸泡、流动水冲洗、超声波清洗、热水浸泡、臭氧水清洗5种清洗方法以及磨油处理后,联苯菊酯、2,4-二氯苯氧乙酸、咪鲜胺、螺螨酯、水胺硫磷5种农药在脐橙全果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种清洗方式对脐橙全果中的农药残留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各农药的加工因子为(0.2989±0.0320)~(0.8996±0.0345),其中臭氧水清洗对农药的去除效果较好。5种清洗方式结合磨油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脐橙全果中农药残留量,加工因子为(0.0008±0.0015)~(0.2328±0.0107),只有未磨油脐橙全果的0.10%~27.19%,其中臭氧水结合磨油法对农药的去除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对后续脐橙全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方法 磨油 农药残留 去除效果 加工因子 脐橙全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蒋书歌 侯宇豪 +3 位作者 刘坚 李高阳 付复华 单杨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49,共6页
以抑菌圈直径试验筛选出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的3种柑橘(佛手柑、甜橙、蜜柚)精油为油相,以吐温80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结果表明,3种柑橘精油纳米乳的配方:精油质量分数为6%、吐温80质量分数为24... 以抑菌圈直径试验筛选出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的3种柑橘(佛手柑、甜橙、蜜柚)精油为油相,以吐温80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结果表明,3种柑橘精油纳米乳的配方:精油质量分数为6%、吐温80质量分数为24%、去离子水质量分数为70%,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0~20 nm,粒径分布较均匀。抑菌圈直径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表明,将3种柑橘精油制备成纳米乳,其抑菌活性均得到提升,其中佛手柑精油纳米乳表现出最强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3.75 mg/mL,抑菌活性为纯精油的2.5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相对于纯精油,佛手柑精油纳米乳对菌体结构的破坏更显著,说明佛手柑精油纳米乳对食源性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精油 佛手柑 纳米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的来源及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梦玲 李绮丽 +4 位作者 李高阳 付复华 肖业成 单杨 余焕玲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220,236,共9页
文章综述了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 flavones,PMFs)的来源和生物学作用,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柑橘 多甲氧基黄酮 来源 生物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