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氨基酸+1%溴氰虫酰胺药肥对玉米生长影响和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研究
1
作者 李晨 罗朝美 +3 位作者 付国福 蔡王晓 任宗杰 张志祥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10-118,共9页
【目的】为解决玉米种植中药肥分施导致的作业频次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开发一种集营养供给与害虫防控于一体的药肥产品,实现“施药施肥同步化”目标。【方法】配制12%氨基酸水溶肥和1%溴氰虫酰胺药肥,以鲜食玉米品种‘粤甜28号’为试... 【目的】为解决玉米种植中药肥分施导致的作业频次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开发一种集营养供给与害虫防控于一体的药肥产品,实现“施药施肥同步化”目标。【方法】配制12%氨基酸水溶肥和1%溴氰虫酰胺药肥,以鲜食玉米品种‘粤甜28号’为试验材料,在广州、东莞两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单施12%氨基酸水溶肥(A1)、12%氨基酸+1%溴氰虫酰胺药肥(A2)、单施10%溴氰虫酰胺(A3)、清水(CK)4个处理,于玉米四叶一心期进行灌根处理,定期调查各处理草地贪夜蛾为害情况,30d后测定玉米植株生长情况。【结果】在株高、叶长、叶宽、茎粗方面,广东、东莞两地均表现为A1≈A2>CK≈A3,其中茎粗增幅最为显著:与CK相比,广州试验区A1处理茎粗增幅高达46.4%,东莞试验区A1和A2处理茎粗增幅分别为28.6%和31.3%。A2处理在促进玉米生物量积累方面优势明显,除广州试验区地下部干质量外,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与干质量均显著高于CK和A3处理。在根系指标方面,A2处理在多数指标上与A1处理无显著差异,且各项根系指标均优于CK和A3处理,提升幅度分别为7.8%~57.6%(广州)、1.4.0%~30.5%(东莞)。防效表现上,A2处理较A3处理防效提高6.5%~31.2%(广州)和4.5%~19.4%(东莞),A2处理两地防效最高值分别达96.3%和98.2%,药后20 d防效依然超过50%,药效持续时间长。【结论】12%氨基酸+1%溴氰虫酰胺药肥可提高玉米主要生长指标,同时还提高溴氰虫酰胺药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能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玉米轻简化栽培及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提供实质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肥一体化 轻简化技术 草地贪夜蛾 玉米生长 灌根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江段资江水体中阿特拉津残留分析
2
作者 杨德帝 彭秧锡 +5 位作者 付国福 周芸芸 郭开发 刘秀 朱雄梅 金晨钟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160-163,共4页
本研究在资江冷水江段从上游到下游共设置了12个采样点,于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月)采集水样,测定水样中阿特拉津残留浓度,以探讨资江冷水江段的阿特拉津残留水平时空变化,并分析该河段水体中阿特拉津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江冷水江... 本研究在资江冷水江段从上游到下游共设置了12个采样点,于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月)采集水样,测定水样中阿特拉津残留浓度,以探讨资江冷水江段的阿特拉津残留水平时空变化,并分析该河段水体中阿特拉津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江冷水江段阿特拉津的残留水平枯水期为0.235~1.045μg/L、丰水期为0.723~3.742μg/L;阿特拉津的残留水平丰水期大幅高于枯水期,并且从上游到下游大体上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资江冷水江段的阿特拉津,丰水期来源包括附近农田输入、上游河流输入、沉降,枯水期的来源主要为上游河流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时空变化 来源 资江 冷水江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