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改良剂对云南双江烤烟K326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庭猛 黄婷君 +9 位作者 付丽美 陈燕 付凯睿 李财 张泽林 李兴红 孔广超 陈厚任 黄晓杰 黄飞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8-116,共9页
云南双江作为新的植烟区,由于之前连年种植甘蔗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因此须通过增施土壤改良剂改善植烟土壤环境,分析土壤改良剂对双江烤烟K326的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对当地土壤具有较好改良作用的土壤改良剂来改... 云南双江作为新的植烟区,由于之前连年种植甘蔗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因此须通过增施土壤改良剂改善植烟土壤环境,分析土壤改良剂对双江烤烟K326的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对当地土壤具有较好改良作用的土壤改良剂来改善植烟地酸化状况,使其更佳适宜烟株的生长。选择云南双江土壤酸化的植烟地,移栽时在当地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硅肥75 kg/667 m 2、钙镁磷肥50 kg/667 m 2和微生物菌肥20 kg/667 m 2等3种土壤改良剂对植烟地进行土壤调节。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和钙镁磷肥能显著增加叶片数和最大叶宽;增施硅肥后能降低烟叶总糖含量,提高钾离子和氯离子的含量,而且能显著提高中部叶的香气量;施用钙镁磷肥和微生物菌肥提高了烟叶还原糖的含量。施用3种土壤改良剂都有利于烟叶致香成分的积累,其中新植二烯在所有致香成分中最为重要,其含量在中上部叶中总体表现为处理1>处理3>处理2>对照,处理1的中部叶、上部叶新植二烯含量最高,分别为270.42、238.25μg/g,均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临沧双江烟区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土壤改良剂特别是硅肥,能有效改善烟叶生长状况并提升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K326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双江县植烟土壤养分丰缺评价
2
作者 李财 黄晓杰 +10 位作者 付丽美 朱永立 张清云 张志红 蔡春磊 杨跃林 刘振宁 俸明华 华小兵 康传辉 杨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48-152,157,共6页
为了解双江植烟区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于2021年在双江沙河乡、勐勐镇、邦丙乡、大文乡、忙糯乡5个主要植烟乡镇进行土壤养分调查,共采集49份土壤样品。通过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双江县植烟区土壤整体呈酸性、微酸... 为了解双江植烟区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于2021年在双江沙河乡、勐勐镇、邦丙乡、大文乡、忙糯乡5个主要植烟乡镇进行土壤养分调查,共采集49份土壤样品。通过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双江县植烟区土壤整体呈酸性、微酸性,平均pH为5.28,其中酸性土壤占全县的77.55%;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含量中等,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偏高,土壤交换性镁、有效锌含量分布较广,有效硼含量中等偏低,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养分评价 双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病虫害与寄主互作、致灾机制和发生流行规律研究
3
作者 田明慧 张晨曦 付丽美 《种子科技》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了解烟草病虫害与寄主互作的致灾机制及其发生流行规律,对研究烟草病虫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综述了烟草病虫害与寄主互作的机制,探讨了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为烟草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 了解烟草病虫害与寄主互作的致灾机制及其发生流行规律,对研究烟草病虫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综述了烟草病虫害与寄主互作的机制,探讨了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为烟草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结合经济数据,发现烟草病虫害受寄主品种、气候条件、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其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烟草病虫害不仅限于影响烟草的数量和质量,还会影响烟草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烟草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对推动我国烟草产业发展和提高烟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虫害 寄主互作 致灾机制 发生流行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调制方式对加热卷烟烟叶原料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嘉亮 王德勋 +5 位作者 彭梦洁 汪旭 姜永雷 杨菁 付丽美 陈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为筛选适宜加热卷烟烟叶原料的调制方式,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按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晾制、晒制、冷冻干燥、烘烤和明火熏蒸5种不同调制方式条件下烟叶的化学成分、香气前体物和TSNA含量及加热卷烟感官质... 为筛选适宜加热卷烟烟叶原料的调制方式,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按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分析了晾制、晒制、冷冻干燥、烘烤和明火熏蒸5种不同调制方式条件下烟叶的化学成分、香气前体物和TSNA含量及加热卷烟感官质量评吸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加热卷烟烟叶原料感官评吸中,明火熏蒸烟叶与烘烤烟叶相当,感官评价总分显著优于晾制、晒制和冷冻干燥,其中明火熏蒸评吸总分最高,为60.65。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很大,明火熏蒸处理烟叶的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4.46%、2.17%、2.88%;明火熏蒸与烘烤烟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相近且高于其他调制方式,其新绿原酸、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分别较其他3种调制方式提高了42.61%~86.36%、41.80%~115.81%、28.57%~33.33%;而冷冻干燥烟叶的质体色素几乎未分解,明火熏蒸烟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含量仅比晒制高;除冷冻干燥外,明火熏蒸处理烟叶的TSNA总量最低,仅有507.00 ng/g。通过多重相关性分析发现,明火熏蒸烟叶的总糖、还原糖、烟碱、多酚类物质以及TSNA等含量与加热卷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显著正相关。因此,明火熏蒸烟叶可作为加热卷烟特色烟叶的原料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调制 加热卷烟 明火熏蒸 感官质量 化学成分 TS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色期烘烤工艺优化对加热卷烟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彬彬 付丽美 +5 位作者 杨丽平 董天学 赵英佑 李超玲 唐石云 陈颐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63-69,共7页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以“七步进阶式”烘烤为对照(CK),比较了延长稳温时间定色工艺(T1)和缓慢升温定色工艺(T2)下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香气前体物质、致香成分、棕色化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产物的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为加热...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以“七步进阶式”烘烤为对照(CK),比较了延长稳温时间定色工艺(T1)和缓慢升温定色工艺(T2)下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香气前体物质、致香成分、棕色化反应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产物的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为加热卷烟在低温体系下的品质提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T1和T2均可以显著提高“潜香型”物质(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调香型”物质(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和类胡萝卜素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糠醛、糠醇、2-乙酰呋喃和5-甲基糠醛)的含量(P <0.05);T1处理的加热卷烟烟叶香气香味得分和感官评吸质量总分最优,表明定色期关键温度点(48和54℃)延长稳温时间能有效提高加热卷烟烟叶的质量;偏最小二乘模型(PLS-PM)表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大马酮、紫罗兰酮等正向作用于加热卷烟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综上所述,在定色期关键温度点(48和54℃)延长稳温时间可有效提高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从而更有利于提升加热卷烟的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烘烤工艺 致香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