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金融发展收敛性测度与收敛机制检验
1
作者
付一婷
薛蔚雯
周欣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221,共7页
本文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地区2005—2018年的综合金融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检验,通过收敛内生识别算法对我国现存的金融收敛集团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对收敛集团的分布以及收敛路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
本文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地区2005—2018年的综合金融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检验,通过收敛内生识别算法对我国现存的金融收敛集团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对收敛集团的分布以及收敛路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整体不存在收敛的趋势,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也均表现出发散特征。本文进一步内生识别出4个金融收敛集团,其分布呈现“高水平集团成员少,低水平集团成员多”的金字塔式形态,且低水平收敛集团与高水平收敛集团间差距明显,存在“东部发达,中、西以及东北欠发达”的金融极化现象。基于此,本文认为收敛集团间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集团内应构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发展机制,从而加快金融收敛速度,促进各地金融水平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敛性
集团收敛
区域金融
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变关联机制与非对称传导效应
被引量:
8
2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1,共12页
通过构建有效反映金融周期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采用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联方式出现了结构性转变...
通过构建有效反映金融周期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采用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联方式出现了结构性转变,金融危机前经济结构参数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表现出显著的时变性,而在危机后则逐步趋于稳定;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周期对金融周期的短期与长期效应发生了反转,同时两者之间的传导效应发生了结构性转变,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具有带动作用,而经济周期则对金融周期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时变关联机制
非对称传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杠杆率”波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非线性关联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陈德凯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7,共15页
采用"门限模型",基于1996—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验证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杠杆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
采用"门限模型",基于1996—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验证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杠杆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杠杆率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将杠杆率稳定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门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目前宏观"稳杠杆"的调控决策提供了经验和事实支持。估计结果显示,各省近几年的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了第二门限值,意味着所有省份均存在着过度加杠杆的倾向,其中西部省份平均加杠杆程度最为严重,应当引起警惕。因此,从省域角度来看,急需降低杠杆率,以保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严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测度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琼
付一婷
刘悦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2,共13页
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计量,从宏观经济波动和名义利率两方面对比分析2008年以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两阶段操作分别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缩表1个百分点,将引起中国产出5.04个百分点的下降,远高于美国加息对中国...
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计量,从宏观经济波动和名义利率两方面对比分析2008年以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两阶段操作分别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缩表1个百分点,将引起中国产出5.04个百分点的下降,远高于美国加息对中国产出的正向影响,这是因为缩表政策将引起美国居民收入的减少,进而通过财富效应降低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就对利率的影响而言,美联储缩表1单位,会引起中国利率4.77单位的上升,这是因为中国需要通过紧缩银根来规避美联储缩表可能带来的通货紧缩风险。而美国加息1单位会引起中国利率2.01的上升,原因在于中国需要通过缩小与美国的利差,来避免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出。当下美国又释放出较强的减息信号,这会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引起中国利率的下降。针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缩放举措,中国政府应实施反向措施,以消除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中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实体经济层面,中国需积极扩张内需、加大政府支出,避免对美国的单一出口依赖;在金融市场方面,中国需重点管控国际热钱的流动,挤出投机泡沫,减少国际冲击引起的资本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溢出效应
宏观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金融发展收敛性测度与收敛机制检验
1
作者
付一婷
薛蔚雯
周欣
机构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出处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2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042,72073040)。
文摘
本文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地区2005—2018年的综合金融发展水平指数进行检验,通过收敛内生识别算法对我国现存的金融收敛集团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对收敛集团的分布以及收敛路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整体不存在收敛的趋势,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也均表现出发散特征。本文进一步内生识别出4个金融收敛集团,其分布呈现“高水平集团成员少,低水平集团成员多”的金字塔式形态,且低水平收敛集团与高水平收敛集团间差距明显,存在“东部发达,中、西以及东北欠发达”的金融极化现象。基于此,本文认为收敛集团间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集团内应构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发展机制,从而加快金融收敛速度,促进各地金融水平协同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敛性
集团收敛
区域金融
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
Keywords
financial development
convergence
club convergence
regional finance
nonlinear time-varying factor model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变关联机制与非对称传导效应
被引量:
8
2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机构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30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JY005)。
文摘
通过构建有效反映金融周期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采用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联方式出现了结构性转变,金融危机前经济结构参数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表现出显著的时变性,而在危机后则逐步趋于稳定;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周期对金融周期的短期与长期效应发生了反转,同时两者之间的传导效应发生了结构性转变,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具有带动作用,而经济周期则对金融周期表现出抑制作用。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时变关联机制
非对称传导效应
Keywords
financial cycle
business cycle
time-varying correlation mechanism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effect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杠杆率”波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非线性关联特征
被引量:
5
3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陈德凯
机构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7,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3042、72073040)。
文摘
采用"门限模型",基于1996—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验证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杠杆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杠杆率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将杠杆率稳定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门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目前宏观"稳杠杆"的调控决策提供了经验和事实支持。估计结果显示,各省近几年的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了第二门限值,意味着所有省份均存在着过度加杠杆的倾向,其中西部省份平均加杠杆程度最为严重,应当引起警惕。因此,从省域角度来看,急需降低杠杆率,以保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严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门限模型
Keywords
leverage ratio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cycle
threshold model
分类号
F820.4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测度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琼
付一婷
刘悦
机构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院
出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3042、72073040)。
文摘
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计量,从宏观经济波动和名义利率两方面对比分析2008年以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两阶段操作分别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缩表1个百分点,将引起中国产出5.04个百分点的下降,远高于美国加息对中国产出的正向影响,这是因为缩表政策将引起美国居民收入的减少,进而通过财富效应降低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就对利率的影响而言,美联储缩表1单位,会引起中国利率4.77单位的上升,这是因为中国需要通过紧缩银根来规避美联储缩表可能带来的通货紧缩风险。而美国加息1单位会引起中国利率2.01的上升,原因在于中国需要通过缩小与美国的利差,来避免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出。当下美国又释放出较强的减息信号,这会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引起中国利率的下降。针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缩放举措,中国政府应实施反向措施,以消除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中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实体经济层面,中国需积极扩张内需、加大政府支出,避免对美国的单一出口依赖;在金融市场方面,中国需重点管控国际热钱的流动,挤出投机泡沫,减少国际冲击引起的资本流出。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溢出效应
宏观经济波动
Keywords
quantitative easing
spillover effect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分类号
F821.0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金融发展收敛性测度与收敛机制检验
付一婷
薛蔚雯
周欣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变关联机制与非对称传导效应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杠杆率”波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非线性关联特征
付一婷
刘金全
陈德凯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测度与影响分析
陈琼
付一婷
刘悦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