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吡柔比星注射剂的累积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从文娟
刘清飞
+3 位作者
梁琼麟
罗国安
阮克锋
冯怡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4-1299,共6页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对吡柔比星注射剂的累积毒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清的代谢指纹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比较吡柔比星注射剂和正常组的代谢物谱差异。通过变量重要性指标和t检验...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对吡柔比星注射剂的累积毒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清的代谢指纹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比较吡柔比星注射剂和正常组的代谢物谱差异。通过变量重要性指标和t检验选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合标准品对照和数据库检索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吡柔比星注射剂2次给药后,在体内产生的次级代谢物阿霉素酮会通过活性氧机制产生心肌毒性;同时,它还会引发体内的脂肪酸、磷脂代谢发生紊乱,进而加速心肌损伤。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筛选与吡柔比星累积毒性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注射剂
代谢组学
血清
累积毒性
作用机
制
蒽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代谢组学的六味地黄丸干预大鼠甲亢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王彬
沈岚
+3 位作者
从文娟
朱云云
王强
冯怡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2-637,共6页
目的该文采用血清代谢组学探讨正常大鼠皮下注射L-左旋甲状腺素钠诱导甲亢模型的作用机制和六味地黄丸干预甲亢模型的作用研究。方法选用SD大鼠按35μg.(100 g)-1皮下注射L-左旋甲状腺素钠造模1周后,给予4.7 g.kg-1的六味地黄丸干预3周...
目的该文采用血清代谢组学探讨正常大鼠皮下注射L-左旋甲状腺素钠诱导甲亢模型的作用机制和六味地黄丸干预甲亢模型的作用研究。方法选用SD大鼠按35μg.(100 g)-1皮下注射L-左旋甲状腺素钠造模1周后,给予4.7 g.kg-1的六味地黄丸干预3周,同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不同组别大鼠的血清进行了分析。结果甲亢大鼠的体内草酰乙酸、磷酸二羟基丙酮、乙基葡糖苷酸、甘油三酯、溶血磷脂、胆固醇等明显上调;而六味地黄丸干预后,这些物质的水平出现明显下调。结论推测甲亢大鼠机体内的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糖、脂质、氨基酸代谢均出现紊乱,给予六味地黄丸后紊乱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这种方法为全面建立一种基于代谢组学的手段来诊断甲亢的病因和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UPLC-QTOF-MS
代谢紊乱
三羧酸循环
甲亢阴虚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吡柔比星注射剂的累积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从文娟
刘清飞
梁琼麟
罗国安
阮克锋
冯怡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医学院
清华大学化学系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4-129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173516)
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 shzy013)
文摘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方法对吡柔比星注射剂的累积毒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清的代谢指纹谱,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比较吡柔比星注射剂和正常组的代谢物谱差异。通过变量重要性指标和t检验选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合标准品对照和数据库检索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吡柔比星注射剂2次给药后,在体内产生的次级代谢物阿霉素酮会通过活性氧机制产生心肌毒性;同时,它还会引发体内的脂肪酸、磷脂代谢发生紊乱,进而加速心肌损伤。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筛选与吡柔比星累积毒性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吡柔比星注射剂
代谢组学
血清
累积毒性
作用机
制
蒽环类抗生素
Keywords
pirarubicin injection
metabonomics
serum
cumulative toxicity
mechanism study
anthracycline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349.1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代谢组学的六味地黄丸干预大鼠甲亢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王彬
沈岚
从文娟
朱云云
王强
冯怡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2-63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No 2009ZX0950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种基金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自然基金(No J50302)
上海市科委201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No 12401900402)
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No12ZZ124)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专项科研基金(NoSzy11022)
上海市教委预算内科研项目(No 2011JS27)
文摘
目的该文采用血清代谢组学探讨正常大鼠皮下注射L-左旋甲状腺素钠诱导甲亢模型的作用机制和六味地黄丸干预甲亢模型的作用研究。方法选用SD大鼠按35μg.(100 g)-1皮下注射L-左旋甲状腺素钠造模1周后,给予4.7 g.kg-1的六味地黄丸干预3周,同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不同组别大鼠的血清进行了分析。结果甲亢大鼠的体内草酰乙酸、磷酸二羟基丙酮、乙基葡糖苷酸、甘油三酯、溶血磷脂、胆固醇等明显上调;而六味地黄丸干预后,这些物质的水平出现明显下调。结论推测甲亢大鼠机体内的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糖、脂质、氨基酸代谢均出现紊乱,给予六味地黄丸后紊乱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这种方法为全面建立一种基于代谢组学的手段来诊断甲亢的病因和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UPLC-QTOF-MS
代谢紊乱
三羧酸循环
甲亢阴虚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Keywords
Liuwei Dihuang pills
UPLC-QTOF-MS
metabolic disorders
tricarboxylic acid dycle
hyperthyroidism
metabonomics
biomarkers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吡柔比星注射剂的累积毒性作用研究
从文娟
刘清飞
梁琼麟
罗国安
阮克锋
冯怡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代谢组学的六味地黄丸干预大鼠甲亢模型的作用研究
王彬
沈岚
从文娟
朱云云
王强
冯怡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