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掺水流量与压力信号的稠油开采防堵预警系统
1
作者 仉志华 张洪崎 +1 位作者 李浩光 肖坤 《石油矿场机械》 2011年第12期89-92,共4页
针对稠油开采过程中易出现的井堵问题,结合空心杆掺水稠油开采工艺,根据实时掺水流量和掺水压力作为井堵判断依据,基于PLC与单片机开发出经济型防堵预警系统。根据所选流量计脉冲信号输出特征设计展宽电路,利用普通IO口实现了高速脉冲... 针对稠油开采过程中易出现的井堵问题,结合空心杆掺水稠油开采工艺,根据实时掺水流量和掺水压力作为井堵判断依据,基于PLC与单片机开发出经济型防堵预警系统。根据所选流量计脉冲信号输出特征设计展宽电路,利用普通IO口实现了高速脉冲计数功能;PLC根据实测瞬时流量与设定流量下限阈值比较,并结合掺水压力变化趋势自动判断井况;基于单片机系统利用GSM模块实现预警短信发送,将就地声光报警与远程短信息报警有机结合。实践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实现井堵预警功能,可有效保障稠油稳定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堵 稠油开采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高速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多状态出力的概率性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森 仉志华 +3 位作者 薛永端 王国权 刘华勇 周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1-1616,共6页
以风电场的出力作为研究对象,考虑风速的随机性和风电机组的随机投产、故障状态及降额状态等因素对风电场出力的影响,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风电场多状态出力的概率模型,并给出评估流程。结合实际算例,在Matlab中编写程序对风电场的多状... 以风电场的出力作为研究对象,考虑风速的随机性和风电机组的随机投产、故障状态及降额状态等因素对风电场出力的影响,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风电场多状态出力的概率模型,并给出评估流程。结合实际算例,在Matlab中编写程序对风电场的多状态出力进行概率性评估。算例分析表明,所建模型能对风电场的出力进行有效评估,比传统的三状态工作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随机投产 蒙特卡洛方法 多状态出力 概率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井场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东 张晓杰 +4 位作者 刘军 刘洁 仉志华 李炜 王莉 《节能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54-159,164,共7页
以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油田构建清洁低碳供能体系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油田井场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降低运行成本,本文首先结合油田井场典型源-荷运行特性,提出了油田井场多能互补系统结构,并运用标准... 以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油田构建清洁低碳供能体系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油田井场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降低运行成本,本文首先结合油田井场典型源-荷运行特性,提出了油田井场多能互补系统结构,并运用标准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多能互补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其次分别以综合运行成本最低、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最强与系统输入总[火用]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油田井场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调控模型;最后,通过Matlab建模仿真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井场 多能互补系统 标准化建模 可再生能源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分频集电系统结构及其稳定运行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时振堂 单俊豪 +2 位作者 孙士奇 刘维功 仉志华 《节能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建设投资大且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分频集电系统结构,减少机端换流器数量和分频升压变压器环节,实现分频并网发电,并介绍了基于统一变流器的分频集电系统稳定控... 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建设投资大且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分频集电系统结构,减少机端换流器数量和分频升压变压器环节,实现分频并网发电,并介绍了基于统一变流器的分频集电系统稳定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含三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分频集电仿真模型,并对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风速差异和线路阻抗差异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三台风机在存在风速差异和线路阻抗差异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验证了基于转子平均磁链控制的分频集电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分频集电 拓扑结构 稳定影响因素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配电网损耗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浩 刘军 +3 位作者 严川 李炜 石小满 仉志华 《节能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527-532,共6页
油田配电网大多呈辐射状且分支较多,拓扑结构复杂,而且采油设备运行具有周期往复运行的特点,线路潮流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导致网损率普遍高于公用配电网。本文结合具体油田配电网拓扑结构与设备参数,并考虑油田负荷运行特点,系统分析了功... 油田配电网大多呈辐射状且分支较多,拓扑结构复杂,而且采油设备运行具有周期往复运行的特点,线路潮流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导致网损率普遍高于公用配电网。本文结合具体油田配电网拓扑结构与设备参数,并考虑油田负荷运行特点,系统分析了功率因数、电压等级、线路老化、变压器型号等因素对于网络损耗的影响机理;结合实际情况,基于Matlab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了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降损措施节能空间。为准确掌握油田配电网的网损影响主控因素并实施科学有效的降损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配电网 网络损耗 影响因素 降损策略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高亮度AlGaInP发光二极管
6
作者 田咏桃 仉志华 +1 位作者 郭伟玲 沈光地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分析了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 lG aInP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测试了不同注入电流下管芯的轴向光强,得到了轴向光强随注入电流的变化关系。20 mA注入电流条件下,发射峰值波长为620 nm的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 lG aInP发光二极管,透明封装成视角15... 分析了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 lG aInP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测试了不同注入电流下管芯的轴向光强,得到了轴向光强随注入电流的变化关系。20 mA注入电流条件下,发射峰值波长为620 nm的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 lG aInP发光二极管,透明封装成视角15°后平均轴向光强达到5.5 cd。对透明封装成15°隧道再生双有源区发光二极管进行了寿命实验,在温度为25°C、30 mA直流电流条件下,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 lG aInP发光二极管的寿命超过了1.2×10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镓铟磷 发光二极管 隧道结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lGaInP发光二极管提取效率的计算
7
作者 田咏桃 仉志华 +1 位作者 郭伟玲 沈光地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4,共5页
建立了发光二极管提取效率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lGaInP发光二极管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从出光表面出射的光、体内的光吸收损耗、衬底对光的吸收损耗、金属电极对光的吸收损耗,模拟计算了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lGa... 建立了发光二极管提取效率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lGaInP发光二极管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从出光表面出射的光、体内的光吸收损耗、衬底对光的吸收损耗、金属电极对光的吸收损耗,模拟计算了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lGaInP发光二极管的提取效率,计算得到隧道再生双有源区AlGaInP LED管芯的上有源区和下有源区提取效率分别为5.24%和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镓铟磷 发光二极管 隧道结 提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鲁棒优化在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与规划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8
作者 于馨玮 陈继明 仉志华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2期207-215,共9页
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多能负荷等接入综合能源系统,源侧与荷侧的不确定性给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带来了挑战。如何针对这些不确定因子搭建相应的模型,形成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不确定性问题入手,系统... 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多能负荷等接入综合能源系统,源侧与荷侧的不确定性给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带来了挑战。如何针对这些不确定因子搭建相应的模型,形成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不确定性问题入手,系统阐述了分布鲁棒优化理论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总结了其典型的应用场景,并与电力系统进行对比。其中,以基于矩信息和基于概率距离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为例,从模型、求解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结合当前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几个待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因素 分布鲁棒优化理论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计算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继明 朱明晓 +1 位作者 王辉 仉志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199,共8页
对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及耐雷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相模变换将Agrawal模型转换为模量的波动方程,根据特征线法对波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感应过电压的等值计算电路,并对雷电电磁场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建立感应过电压在PSCAD/EMTDC软件中... 对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及耐雷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相模变换将Agrawal模型转换为模量的波动方程,根据特征线法对波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感应过电压的等值计算电路,并对雷电电磁场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建立感应过电压在PSCAD/EMTDC软件中的计算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土壤电阻率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及避雷器、耦合地线降低感应过电压的效果。结果表明,应对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配电线路重点保护;线路绝缘水平较低时(150 kV)要有效降低感应过电压,在土壤电阻率较低、较高时避雷器间距分别不宜大于400 m、200 m,绝缘水平较高(300 kV)且土壤电阻率较高时,避雷器间距不宜大于400 m;耦合地线与线路高度差越小,降低感应过电压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配电线路 感应过电压 计算模型 土壤电阻率 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