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同时检测苹果汁中乳酸、富马酸、5-HMF和展青霉素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仇农学 牛鹏飞 苏肖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2-317,共6页
建立了一种结合紫外检测器同时检测果汁中的乳酸、富马酸、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和展青霉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分离方法。考察了柱温、pH值、... 建立了一种结合紫外检测器同时检测果汁中的乳酸、富马酸、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和展青霉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分离方法。考察了柱温、pH值、流速以及乙腈浓度对各组分保留时间和峰高的影响,最终采用pH为2.5的磷酸水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液作用于反相C18柱,以进行乳酸、富马酸、5-HMF和展青霉素的色谱分析。在流速为1.00ml/min,温度为30℃的整个分析过程中,流动相为含有5%乙腈的磷酸水溶液。前10min内,两种有机酸被在210nm处分离和检测。而5-HMF和展青霉素则被接下来的10min内于276nm处分离和检测。89.96%到102%的平均回收率证实了方法的准确度。该方法被成功地用于同时定量苹果浓缩汁中的乳酸、富马酸、5-HMF和展青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乳酸 富马酸 5-HMF 展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2
作者 仇农学 王宏 +1 位作者 李艳 郝少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1,共5页
通过研究苹果渣多酚(APPs)的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对苹果渣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与2,6-二叔丁... 通过研究苹果渣多酚(APPs)的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对苹果渣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苹果渣中多酚还原能力高于BHT和TBHQ;对.OH和DPPH.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522.4和15.8 mg.L-1;对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小于BHT和TBHQ,IC50为126.4 mg.L-1;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25.2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苹果渣 多酚物质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籽油中甾醇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仇农学 刘海霞 +1 位作者 赵雁武 王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5,共5页
本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苹果籽油中的植物甾醇进行纯化,采用K-B纸片法研究甾醇纯化物的菌制活性及pH值、温度等对抑菌性的影响,并且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植物甾醇的最佳薄层层析条件为:展开剂为乙醚-石油醚(3:7,V... 本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苹果籽油中的植物甾醇进行纯化,采用K-B纸片法研究甾醇纯化物的菌制活性及pH值、温度等对抑菌性的影响,并且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植物甾醇的最佳薄层层析条件为:展开剂为乙醚-石油醚(3:7,V/V),显色剂为三氯化铁溶液。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8μg/ml和30μg/ml,对大肠杆菌及蜡样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黑曲霉没有抑制作用。在pH5~6条件下其抑菌效果最佳;一定温度内热处理不影响苹果籽油中甾醇的抑菌活性。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有广谱和常温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油 甾醇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仇农学 高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0-55,共6页
本研究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工艺条件,得出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8,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为35℃,超声波频率为60kHz。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苹果... 本研究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工艺条件,得出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籽油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8,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为35℃,超声波频率为60kHz。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籽油中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9.39%;与索氏提取法对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提取苹果籽油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油 超声波 气质联用分析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汁酸豆奶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仇农学 张小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71,共4页
对果汁酸豆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原料配比、果汁添加量、接种量、菌种配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的单因素试验,使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酸豆奶产酸量、pH、风味及组织状态的影响。经参数优化,获得... 对果汁酸豆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原料配比、果汁添加量、接种量、菌种配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的单因素试验,使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酸豆奶产酸量、pH、风味及组织状态的影响。经参数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及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 产酸量 PH 果汁酸豆奶 发酵工艺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浓缩苹果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仇农学 刘玲 《饮料工业》 1999年第5期4-6,共3页
关键词 陕西 饮料工业 浓缩苹果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的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海霞 仇农学 +2 位作者 王峰 赵雁武 徐辉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6-79,共4页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苹果籽油中的甾醇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磷硫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对甾醇纯化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薄层色谱展开剂的组成和分光光度法的显色条件,并探讨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分离甾醇的最适宜展开剂...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苹果籽油中的甾醇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磷硫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对甾醇纯化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薄层色谱展开剂的组成和分光光度法的显色条件,并探讨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薄层色谱分离甾醇的最适宜展开剂为V(乙醚)∶V(石油醚)=3∶7,甾醇经过薄层展开后在紫外灯照射下为紫红色谱带,且纯化物与磷硫铁显色剂反应生成稳定的绿色物质,在波长680 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最佳显色条件为:乙醇用量2 mL,磷硫铁显色剂2 mL,50℃反应15 m in。分光光度法测定苹果籽油中甾醇含量为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油 总甾醇 薄层色谱分离 分光光度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被引量:59
8
作者 刘芸 仇农学 杨玺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葡萄皮渣,选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为溶剂。使用Folin-Ciocalteu试剂对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采用FRAP法测定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 目的:研究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葡萄皮渣,选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为溶剂。使用Folin-Ciocalteu试剂对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采用FRAP法测定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ABTS+.的清除作用,及其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的抑制能力。选择5种供试菌(G+,G-)考察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选用70%乙醇超声辅助提取葡萄皮渣,得到的提取物(GREs)中总酚含量为106.4mg/g,其FRAP值为(3.215±0.017)mmol/g,对DPPH自由基、O2.、.OH和ABTS+.的IC50分别为20.5、52.5、566.4、16.8mg/L。GREs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抑制作用的IC50为28.2mg/L。GR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900μg/L,高于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黄曲霉。结论:GRE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REs对真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渣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宁 朱振宝 +1 位作者 仇农学 陈绍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了综合开发和利用苦杏仁资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碱溶酸沉法制备杏仁蛋白的工艺,并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杏仁蛋白等电点为pH4.0;杏仁蛋白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为:pH10.0,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3(m/V),提取... 为了综合开发和利用苦杏仁资源,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碱溶酸沉法制备杏仁蛋白的工艺,并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杏仁蛋白等电点为pH4.0;杏仁蛋白的优化提取工艺参数为:pH10.0,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3(m/V),提取时间30 min,连续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杏仁蛋白提取率为87.58%,杏仁蛋白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71.86%。苦杏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是一类较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资源,有待深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杏仁蛋白 工艺优化 氨基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的超滤法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姚瑞祺 刘海英 +1 位作者 牛鹏飞 仇农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LBP)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用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MWCO)的超滤膜分离LBP,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分子量多糖的含量,铁离子还原力(FRAP)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得到6种不同分子量的LBP样品液,... 目的:测定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LBP)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用5种不同截留分子量(MWCO)的超滤膜分离LBP,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分子量多糖的含量,铁离子还原力(FRAP)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得到6种不同分子量的LBP样品液,其中分子量(Mw)5000以下的LBP占74.5%,FRAP值0.745;5000-1万的占11.0%,FRAP值0.597;1—3万的占7.7%,FRAP值0.923;3—10万的占2.4%,FRAP值1.060;10~30万的占2.4%,FRAP值0.720;30万以上的占1.9%,FRAP值0.401。结论:超滤能够实现不同分子量LBP的良好分离,可作为枸杞活性成分开发利用的一种新方法。MW在5000以下的LBP为总多糖的主要功效成分,开发利用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P 超滤 抗氧化 F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文冠果种仁蛋白的碱溶酸沉提取工艺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邓红 田芸芸 +2 位作者 田子卿 仇农学 郭玉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7-200,323,共5页
以文冠果种仁脱脂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蛋白质得率为实验指标,研究液料比、pH、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 以文冠果种仁脱脂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文冠果蛋白,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蛋白质得率为实验指标,研究液料比、pH、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文冠果蛋白质碱溶酸沉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1(mL/g),pH11,提取时间73min,提取温度41℃。在本实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pH>液料比>时间>温度。在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达到83.58%,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数学模型Y=82.64+3.98A+3.56B+3.04C+5.11BC-4.40A2-6.63B2-5.89C2-6.79D2能较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蛋白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大枣多糖提取液的脱色条件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海霞 牛鹏飞 +2 位作者 王峰 李琴梅 仇农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0-184,共5页
通过吸附-解吸试验,比较6种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大枣多糖提取液的脱色效果。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LSA-800B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大枣多糖色素的最佳参数为:室温(约20℃),上样液pH值3~4,吸附流速2.0... 通过吸附-解吸试验,比较6种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大枣多糖提取液的脱色效果。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LSA-800B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大枣多糖色素的最佳参数为:室温(约20℃),上样液pH值3~4,吸附流速2.0mL/min,在该条件下对大枣多糖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率可达91.2%,用70%乙醇溶液作为解吸剂,20℃、解吸流速1.0mL/min时,多糖损失率为6.0%。使用LSA-800B大孔吸附树脂对大枣多糖脱色可以获得更高的脱色率以及更低的多糖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大枣 多糖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果胶的结构、单糖组分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田玉霞 乔书涛 +2 位作者 仇农学 邓红 郭玉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对苹果果胶的结构、单糖组分及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苹果果胶的结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胶多糖的单糖组分,粘度法测定果胶在不同浓度的糖、盐、过氧化物存在时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苹果果胶中含有部分甲... 对苹果果胶的结构、单糖组分及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苹果果胶的结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胶多糖的单糖组分,粘度法测定果胶在不同浓度的糖、盐、过氧化物存在时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苹果果胶中含有部分甲氧基和少量乙酰基,具有一般果胶结构,果胶多糖中含有8种单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对苹果果胶还原粘度起促进作用,而糊精相反。盐能降低果胶粘度,低浓度的盐作用最显著。过硫酸铵由于改变了果胶液的离子强度和pH,因而能增大果胶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果胶 结构 单糖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冠、富士、澳洲青苹生长发育期间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段亮亮 郭玉蓉 +3 位作者 李锦运 孔祥宏 仇农学 邓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3,共5页
对秦冠、富士、澳洲青苹3个品种生长期间的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参照国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参照行标测定总酸;采用QTS-25质构仪测定硬度;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成熟后香气成分。结果显示:3个品种在生长期间各指标差异显... 对秦冠、富士、澳洲青苹3个品种生长期间的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参照国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参照行标测定总酸;采用QTS-25质构仪测定硬度;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成熟后香气成分。结果显示:3个品种在生长期间各指标差异显著。3个品种在生长期间,总酸、VC含量、硬度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均呈上升趋势。秦冠和富士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均高于澳洲青苹,秦冠硬度变化较小,澳洲青苹总酸和VC含量显著高于秦冠和富士。3个品种成熟后香气分析共检测出43种物质,各品种香气差异显著:秦冠、富士主要香气为酯类和醇类,属果香型;澳洲青苹主要香气为醛类和醇类,属青香型。富士和秦冠中己酸乙酯、乙酸己酯、2-甲基-1-丁酯差异较小,而乙酸-2-甲基-1-丁酯与澳洲青苹相比差异显著,澳洲青苹香气中(E)-2-己烯醛含量37.042%,显著高出秦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果实 生长期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蛋白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宁 仇农学 +3 位作者 朱振宝 牛鹏飞 王丽媛 苗利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9-252,共4页
分别采用Protamex、Alcalase、Neutrase、Flavourzyme、ProleatherFG-F、木瓜蛋白酶水解杏仁蛋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活性,以水解度(DH)和水解产物对ACE的抑制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并研... 分别采用Protamex、Alcalase、Neutrase、Flavourzyme、ProleatherFG-F、木瓜蛋白酶水解杏仁蛋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活性,以水解度(DH)和水解产物对ACE的抑制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并研究水解物的体外消化稳定性。结果表明,ProleatherFG-F和Alcalase对杏仁蛋白有较好的水解效果,其水解物对ACE抑制率较高,IC50分别为1.24mg/ml和0.98mg/ml。模拟胃肠消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杏仁蛋白水解物仍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蛋白 ACE抑制活性 水解度 模拟胃肠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多酚工艺 被引量:26
16
作者 任文霞 李建科 +1 位作者 仇农学 田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3,共4页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的工艺,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料液质量...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的工艺,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料液质量体积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 g∶20 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4min;此条件下苹果多酚的提取率为3.8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提取 苹果渣 苹果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破碎苹果皮渣中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除杂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锦运 郭玉蓉 +3 位作者 董守利 段亮亮 仇农学 牛鹏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74-277,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从冷破碎苹果皮渣中提取多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冷破碎苹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冷破碎苹果皮渣多糖提取率三因素的主次顺序为...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从冷破碎苹果皮渣中提取多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冷破碎苹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冷破碎苹果皮渣多糖提取率三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优化后的回归方程为:Y=7.5966+0.5336X1+0.4946X2+0.2298X3+0.3611X21+0.1914X22。冷破碎苹果皮渣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5.7h、提取温度为95.2℃以及料液比为1∶93,在此条件下可得最大提取率11.28%。采用HCl法可将多糖中蛋白质脱除80.2%,多糖损失率为9.7%;透析法对多糖脱色效果最好,透析后透光率可达到65.9%,提高了23.5%,多糖损失率仅为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多糖 提取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脱蛋白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瓜中23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孔祥虹 海云 +2 位作者 乐爱山 李建华 仇农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建立了蔬菜中23种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SPE-CGC)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正己烷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提取黄瓜样品,然后用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物。采用DB-3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样品... 目的:建立了蔬菜中23种有机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SPE-CGC)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正己烷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提取黄瓜样品,然后用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物。采用DB-3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样品,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23种农药在25min内很好地分离;样品加标回收率(n=3)为76.0%~110.1%,相对标准偏差0.81%~3.28%。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3~2.06μg/kg。结论:该方法的测定结果满足多残留农残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有机氯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提取及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海霞 王峰 +1 位作者 赵雁武 仇农学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50,共5页
本实验采用皂化法提取苹果籽油中甾醇化合物,并采用薄层色谱法-磷硫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最佳提取工艺、展开剂的组成及显色反应的条件,并探讨了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等。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 本实验采用皂化法提取苹果籽油中甾醇化合物,并采用薄层色谱法-磷硫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最佳提取工艺、展开剂的组成及显色反应的条件,并探讨了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等。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KOH-乙醇浓度0.5mol/L、皂化时间120min、皂化温度85℃;薄层层析最适宜的展开剂为乙醚:石油醚(3:7,V/V),显色剂为0.02%罗丹明6B-乙醇溶液,经过薄层分离后在紫外灯照射下呈现紫色谱带,与磷硫铁显色剂反应能生成稳定的紫色物质,在波长66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显色条件为乙醇用量2ml,磷硫铁显色剂2ml,50℃反应15min,该方法具有快速、精密度高,重现性和回收率好,且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油 甾醇 提取工艺 薄层色谱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郝少莉 陈小蒙 仇农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6-90,共5页
本实验运用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对10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筛选出效果最好的树脂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多酚纯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质量浓度、pH值、温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4020大孔树脂表... 本实验运用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对10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筛选出效果最好的树脂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多酚纯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质量浓度、pH值、温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4020大孔树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与最好的解吸效果;苹果渣多酚纯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供试霉菌、酵母菌抑制作用不明显,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均为0.015%(W/W);在pH5~6环境条件下其抑菌效果最佳;一定温度内处理不影响苹果多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多酚 纯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