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阶段与核心要素 被引量:4
1
作者 翁默斯 亨利·埃茨科威兹 周春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创业型大学追求知识进步和知识资本化的双重目标。从大学使命的角度,创业型大学延伸了大学的传统使命,将教学、研究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三大使命融为一体并彼此加强。从大学组织变革和内外相互作用的角度,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基于知识... 创业型大学追求知识进步和知识资本化的双重目标。从大学使命的角度,创业型大学延伸了大学的传统使命,将教学、研究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三大使命融为一体并彼此加强。从大学组织变革和内外相互作用的角度,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基于知识资本化的生产逻辑,是“主体性”与“嵌入性”相互促进的过程。由此提出创业型大学发展“知识积累”“知识交换”与“体系驱动”三个阶段。根据三阶段特征,文章分析了创业型大学发展的七个核心要素,包括锚定创业战略方向、加强学术生产能力、培育师生创业精神、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生成新的混成组织、促进大学产业互动、营造创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知识资本化 第三使命 三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71
2
作者 周春彦 亨利·埃茨科威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300-304,共5页
基于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提出的"三螺旋场"和"三螺旋循环"概念进一步推进了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理论研究。三螺旋场概念旨在解释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股螺旋之间存在的相对独立和彼此作用的本质,说明三螺旋的生成原理... 基于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提出的"三螺旋场"和"三螺旋循环"概念进一步推进了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理论研究。三螺旋场概念旨在解释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股螺旋之间存在的相对独立和彼此作用的本质,说明三螺旋的生成原理、静态表现和动态演化特征。三螺旋的生成原理在于创新过程的非线性本质和多主体特征,静态表现为"内核外场模型",而动态演化过程则在于纵向进化和横向循环。发生在三股螺旋之间的三螺旋循环揭示了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以人员、信息和产品流动为特征的相互作用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 三螺旋 三螺旋场 三螺旋循环 区域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