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生物传感器在氯霉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武会娟 魏玲 +7 位作者 刘清珺 乐加昌 李宝明 张小莉 高丽娟 亢子佳 赵龙 钱嘉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7-170,共4页
利用pH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1300可以量化ATP合酶活性的特点,构建生物传感器,开发灵敏、特异、快速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将pH变化敏感荧光物质F1300标记到色素体(chromatophore)的内表面,然后,将β亚基抗体-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氯霉... 利用pH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1300可以量化ATP合酶活性的特点,构建生物传感器,开发灵敏、特异、快速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将pH变化敏感荧光物质F1300标记到色素体(chromatophore)的内表面,然后,将β亚基抗体-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氯霉素抗体系统连接到色素体上F0F1-ATPase的β亚基上,该检测体系能与氯霉素相连接。采用微弱发光检测仪检测荧光值,根据荧光值确定氯霉素浓度。样品中氯霉素浓度越高表现出的总荧光值越低,反之亦然。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10-11mg/mL,且检测操作仅需35min,能快速、高灵敏地检测氯霉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生物传感器 氯霉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 被引量:10
2
作者 管笛 亢子佳 +1 位作者 贾迪 武会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本研究将磁微粒替代酶标板作为固定相,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我们进行了两类比较:第一类是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间接竞争法,2.8μm磁微粒的... 本研究将磁微粒替代酶标板作为固定相,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我们进行了两类比较:第一类是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间接竞争法,2.8μm磁微粒的引入,使检测限较常规方法低近5倍,为0.028 ng/m L;第二类是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直接竞争法,分别利用200 nm、2.8μm粒径的羧基磁微粒与抗体偶联,经测定,2.8μm磁微粒较常规ELISA法检测限低4.3倍,为0.012 ng/m L。玉米样品中AFB1回收率范围在84.2%~125.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微粒 黄曲霉毒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_0F_1-ATPase生物传感器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被引量:4
3
作者 魏玲 李越 +4 位作者 李宝明 伦永志 张小莉 亢子佳 武会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433-438,共6页
目的研究F0F1-ATPase纳米生物传感器在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开发高灵敏、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利用免疫技术构建信号识别元件,根据F0F1-ATPase酶学机制建信号转化系统,建立免疫生物传感器,最后通过荧光扫描... 目的研究F0F1-ATPase纳米生物传感器在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开发高灵敏、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利用免疫技术构建信号识别元件,根据F0F1-ATPase酶学机制建信号转化系统,建立免疫生物传感器,最后通过荧光扫描仪进行信号检测。本研究以食品中常见的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和沙门菌(Salmonellatyphi)为干扰菌株进行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研究。结果检测时间为4.5h,102~104cfu呈现良好的梯度性和线性,R2=0.9818。空白对照组和102cfu/孔均与104cfu/孔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值分均为P=0.00<0.01。结论 F0F1-ATPase纳米生物传感器对O157:H7检测快速、灵敏、特异性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57:H7 免疫生物传感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