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宾汉流体与颗粒间的密相两相湍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亢力强 曾卓雄 姜培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93-696,共4页
参照密相液固两相湍流方程 ,并考虑到宾汉流体的本构关系 ,建立了描述宾汉流体与颗粒间的两相湍流流动的控制方程 ,编制了计算程序 ,为数值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采用IPSAR(InterPhaseSlipAlgorithmRevised)算法 ,对直圆管内的宾汉流体... 参照密相液固两相湍流方程 ,并考虑到宾汉流体的本构关系 ,建立了描述宾汉流体与颗粒间的两相湍流流动的控制方程 ,编制了计算程序 ,为数值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采用IPSAR(InterPhaseSlipAlgorithmRevised)算法 ,对直圆管内的宾汉流体与颗粒间的两相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 :在直圆管中 ,颗粒相的速度分布比较均匀 ,且其在壁面处高于宾汉流体 ,随着屈服应力的增加 ,两相主流速度均减小 ,同时宾汉流体湍动能有减小的趋势 ,而颗粒相体积浓度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因此宾汉流体的屈服应力对其湍流流动有重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汉流体 颗粒 密相两相湍流 屈服应力 速度分布 湍流强度 非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相、湍流、可压、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在管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卓雄 胡春波 +1 位作者 姜培正 亢力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就密相、湍流、可压、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用双流体模型进行了较详尽地归纳。与单相流体相比 ,在两相流的基本方程中 ,多了一个变量 (体积浓度 )及两相间的耦合作用 ,并用CDIPSA方法对可压密相上升管道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 就密相、湍流、可压、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用双流体模型进行了较详尽地归纳。与单相流体相比 ,在两相流的基本方程中 ,多了一个变量 (体积浓度 )及两相间的耦合作用 ,并用CDIPSA方法对可压密相上升管道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随颗粒直径的增加 ,使得单个颗粒脉动速度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体 湍流 密相 可压 气固两相流 上升管道 CDIPSA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流体流流动指数对其湍流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权晓波 姜培正 亢力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3-65,87,共4页
考虑到幂律流体的本构关系 ,结合流动指数的影响 ,建立了适用于幂律流体的N S动量方程和湍流模型方程 .采用压力耦合半隐式SIMPLE算法 ,对不同流动指数的幂律流体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和 .对计算结果进行... 考虑到幂律流体的本构关系 ,结合流动指数的影响 ,建立了适用于幂律流体的N S动量方程和湍流模型方程 .采用压力耦合半隐式SIMPLE算法 ,对不同流动指数的幂律流体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和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 ,对于不同流体指数的幂律流体 ,其湍流流动的变化趋势不同 ,从而揭示了幂律流体的流动指数对其湍流流动有重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湍流 流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颗粒的幂律流体两相湍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春波 彭永林 +3 位作者 曾卓雄 亢力强 陈灏 蔡体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4-227,共4页
建立了含颗粒的幂律流体两相流动控制方程,首次对泵离心叶轮内含颗粒的幂律流体两相流动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从进口到出口,幂律流体的速度减小,压力随半径增大逐渐升高,且压力面上的压力大于吸力面上的压力;吸力面上的颗粒拟... 建立了含颗粒的幂律流体两相流动控制方程,首次对泵离心叶轮内含颗粒的幂律流体两相流动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从进口到出口,幂律流体的速度减小,压力随半径增大逐渐升高,且压力面上的压力大于吸力面上的压力;吸力面上的颗粒拟温度小于压力面上的颗粒拟温度,且靠近壁面处的大于叶道中的;最后比较了液固两相流与含颗粒的幂律流体的两相流的流动,流体相的紊动能有一定的差别,而且颗粒拟温度也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两相流 流动指数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土壤地表颗粒稳态输运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茂 郭烈锦 +2 位作者 张西民 亢力强 顾正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82-1286,共5页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由细沙粒和粗粉粒组成的类土壤颗粒的风力输运过程.实验发现沙粒的质量流量廓线与粉粒的质量流量廓线形式完全不同,在对数-线性坐标中沙粒廓线为直线而粉粒廓线呈3次曲线型.发现粉粒的存在对沙粒的质量流量廓线斜率... 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由细沙粒和粗粉粒组成的类土壤颗粒的风力输运过程.实验发现沙粒的质量流量廓线与粉粒的质量流量廓线形式完全不同,在对数-线性坐标中沙粒廓线为直线而粉粒廓线呈3次曲线型.发现粉粒的存在对沙粒的质量流量廓线斜率没有影响,只是改变了沙粒的总输沙率.根据粉粒对沙粒输运特性影响的不同,粉粒质量分数存在一临界值,对于本实验中所用材料此临界值为15%.在低于此临界值时,输沙率随粉粒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当高于此临界值后,输沙率随粉粒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实验中沙波纹的高度和波长随风速及粉粒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粉粒的质量分数超过15%时沙波纹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土壤颗粒 稳态输运 风洞实验 粉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流体模型模拟湍流两相流场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卓雄 亢力强 +2 位作者 姜培正 封立耀 胡春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3,共6页
首先针对颗粒浓度在两相流动中的重要性,建立了颗粒体积浓度方程,阐述了颗粒浓度在求解过程中的特点及颗粒体积浓度方程在计算方法中的贯穿。其次计算了沙层上的稀相可压气固两相流、直管内的不可压液固两相流及叶片扩压器中的密相可压... 首先针对颗粒浓度在两相流动中的重要性,建立了颗粒体积浓度方程,阐述了颗粒浓度在求解过程中的特点及颗粒体积浓度方程在计算方法中的贯穿。其次计算了沙层上的稀相可压气固两相流、直管内的不可压液固两相流及叶片扩压器中的密相可压气固两相流的流动,发现了颗粒浓度两种截然不同的分布,并验证了用不可压或稀相的模型来计算可压或密相的模型会带来误差,说明了在计算可压密相两相流动时,可压及密相的因素必须考虑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相 数值模拟 两相流 可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