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槽-隆”富集规律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雍锐 石学文 +10 位作者 罗超 钟可塑 吴伟 郑马嘉 杨雨然 李彦佑 徐亮 朱逸青 何一凡 陈丽清 于魏铭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1226,共16页
针对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埋深大、成熟度高及页岩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德阳—安岳裂陷槽的精细刻画、沉积环境分析、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背景下页岩气成烃富集演化恢复,揭示了“槽-隆”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德阳—安岳裂陷槽控制... 针对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埋深大、成熟度高及页岩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德阳—安岳裂陷槽的精细刻画、沉积环境分析、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背景下页岩气成烃富集演化恢复,揭示了“槽-隆”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德阳—安岳裂陷槽控制筇竹寺组沉积环境,裂陷槽内具有沉积相带优和地层厚度大的特点;此外,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筇竹寺组的页岩成熟度演化,古隆起位于高部位且热演化程度适中、电阻率高。“槽-隆”叠合区在沉积、生油、生气和油气调整阶段均有利于页岩气富集,共同控制储层发育,叠合区储层品质优、储层套数多、厚度大。根据“槽-隆”富集规律及槽-隆组合关系,优选4类页岩气有利区带,并建立筇竹寺组甜点区评价标准,优选8200 km^(2)的槽内甜点区勘探面积,进而指导资201井的部署,获得73.88×104 m^(3)/d的高产工业气流。“槽-隆”富集规律的地质新认识,为寒武系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和突破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并揭示该领域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寒武系 筇竹寺组 槽-隆 页岩气 富集规律 勘探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孔隙结构差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深层页岩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洪明 刘贤 +5 位作者 陈洋 于魏铭 赵宁 石学文 王猛 廖纪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8,共13页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储层品质、含气性差异明显,构造改造作用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控制作用,但关于深层页岩气的构造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相关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为此,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多尺度观察、...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储层品质、含气性差异明显,构造改造作用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控制作用,但关于深层页岩气的构造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相关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为此,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多尺度观察、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孔隙结构和储层特征的差异,探讨了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孔隙结构差异与储层品质的耦合关系,明确了页岩气产量差异的内在地质原因,落实了构造改造作用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向斜区页岩主要以有机质孔隙、非构造裂缝为主,孔径大;背斜区页岩孔隙结构被强烈改造,以矿物粒间孔、构造裂缝为主,矿物粒间孔狭长且定向排列,孔径小。②向斜区构造相对稳定,有机质孔隙、矿物粒间孔以及成岩裂缝保存较好,宏孔占比高,储集性能好,含气量和产量高;背斜区页岩储层发育大量构造裂缝与断层,孔隙和成岩裂缝被压实,孔径减小,储集性能变差,含气量和产量低。③距盆缘剥蚀区越远,构造越稳定的单元,保存条件越好,该类构造单元页岩储层越发育,含气量和产量越高,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越大。结论认为,构造运动对于压力系统的影响是形成不同构造单元深层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并控制了页岩储层的含气性与产量;向斜区深层保存条件好,远离剥蚀区,为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该认识可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地区 构造单元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 孔隙结构 含气性 构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掺水阀低温掺输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于魏铭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54,共1页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开发进入中后期,随着含水不断上升以及地面系统规模的扩大,原油生产过程能耗不断升高。为了控制能耗,降低原油生产成本,乾安采油厂工艺所在乾157站开展了低温掺输技术研究,研发了定量掺水工艺。实施后冬季只开1台掺... 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开发进入中后期,随着含水不断上升以及地面系统规模的扩大,原油生产过程能耗不断升高。为了控制能耗,降低原油生产成本,乾安采油厂工艺所在乾157站开展了低温掺输技术研究,研发了定量掺水工艺。实施后冬季只开1台掺输炉、1台掺输泵生产,掺水温度42℃,掺输水量由1 561 m3/d降到725 m3/d,平均回油温度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掺输 研究 定量掺水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乔崾岘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研究
4
作者 刘强 于魏铭 褚岩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47-47,49,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西陡东缓的非对称大型凹陷盆地。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乔崾岘地区多口井资料,通过岩心观察、沉积相标志识别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乔崾岘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乔崾岘地区延长组主力油层中长4+5油层组属于三...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西陡东缓的非对称大型凹陷盆地。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乔崾岘地区多口井资料,通过岩心观察、沉积相标志识别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乔崾岘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乔崾岘地区延长组主力油层中长4+5油层组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前缘沉积,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长7油层组中上部为三角洲前缘~浅湖相沉积,长7下部为半深湖的巨厚泥质沉积,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盆地 乔崾岘地区 延长组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