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协同育人视角下农林院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析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晓晶 于晓秋 +5 位作者 袁媛 于飞跃 佟丹丹 刘海成 朱焕 魏玉芬 《科学技术创新》 2017年第18期100-101,共2页
分析目前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借鉴国内外高校协同创新的优秀案例,考虑到区域经济特点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引入多方主体协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方协同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育人... 分析目前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借鉴国内外高校协同创新的优秀案例,考虑到区域经济特点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引入多方主体协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方协同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育人,改革考核及考试方式,在此过程中引陪并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探索多方主体参与制定的运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协同创新考核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与模型
2
作者 于飞跃 孙姣 +1 位作者 杨辉 陈文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1-335,共5页
以棉秆热解生物油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基于COD的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计算氧化反应动力参数,获得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曲线。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生物油的COD呈指数形式递减,反应时间在0~60 min时,生... 以棉秆热解生物油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基于COD的生物油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计算氧化反应动力参数,获得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曲线。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生物油的COD呈指数形式递减,反应时间在0~60 min时,生物油被迅速氧化,60~120 min时氧化速率降低,120 min时氧化过程基本结束,模型曲线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均为0.9以上,表明该模型可较好预测生物油中有机物氧化反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模型 动力参数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式高温堆积发酵对乾天芝麻香型白酒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于飞跃 《酿酒》 CAS 2012年第6期45-47,共3页
将通风式高温堆积发酵工艺运用于芝麻香型白酒生产与传统的高温堆积发酵相比,前者可明显的改善白酒的风格特征,优化原酒酒体的香味成分,进一步提高芝麻香型白酒产品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 芝麻香型白酒 通风式高温堆积发酵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柔型芝麻香白酒风味物质的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飞跃 杨海波 李行 《酿酒》 CAS 2019年第6期42-45,共4页
芝麻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在吸收了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酿造精髓的基础上独创了新的酒体风格特点,该香型白酒香气幽雅、酒体丰满、风格独特。近年来,随着消费趋势的转变,绵柔型酒体受到市场的普遍... 芝麻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在吸收了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酿造精髓的基础上独创了新的酒体风格特点,该香型白酒香气幽雅、酒体丰满、风格独特。近年来,随着消费趋势的转变,绵柔型酒体受到市场的普遍青睐。以乾隆江南绵柔芝麻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绵柔型芝麻香独特的风味物质体系,分析了其形成的工艺基础,构建了绵柔型芝麻香白酒的酿造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柔型芝麻香白酒 酿造生产工艺 风味物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式模孔环模成型机能耗与成型密度分析
5
作者 曹永全 孙姣 +2 位作者 于飞跃 陈文义 王序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71-2877,共7页
针对当前环模成型机成型密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倾斜式模孔结构,推导出倾斜式模孔挤压能耗和成型密度模型,并分析各参数对倾斜式模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孔倾斜角度从0°增加到20°,模孔挤压能耗增加43.6%,但成型密... 针对当前环模成型机成型密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倾斜式模孔结构,推导出倾斜式模孔挤压能耗和成型密度模型,并分析各参数对倾斜式模孔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孔倾斜角度从0°增加到20°,模孔挤压能耗增加43.6%,但成型密度提高75.5%;在倾斜式模孔中,挤压能耗随物料与孔壁间摩擦系数、物料泊松比及孔长的增大而增加,随物料与环模内壁间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降低,随孔径的减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成型密度则随各参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增幅远大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压块 受力分析 能耗 成型密度 倾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纯种微生物在绵柔型芝麻香白酒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建良 于飞跃 +1 位作者 杨海波 李行 《酿酒科技》 2019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从芝麻香大曲、粮醅和酒醅中分离出耐高温酵母菌、乳酸菌和细菌,经驯化、纯培养后按一定比例混合,用于绵柔型芝麻香大曲的强化制备。基于纯培养菌株的耐热特性,制曲温度可以从传统的62℃提高到65~70℃,为绵柔型芝麻香白酒典型风味物质... 从芝麻香大曲、粮醅和酒醅中分离出耐高温酵母菌、乳酸菌和细菌,经驯化、纯培养后按一定比例混合,用于绵柔型芝麻香大曲的强化制备。基于纯培养菌株的耐热特性,制曲温度可以从传统的62℃提高到65~70℃,为绵柔型芝麻香白酒典型风味物质和功能因子的形成奠定了生态基础。又采用多粮高氮配料和高温发酵工艺,促进了含硫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等风味成分和功能因子的生成。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用于绵柔型芝麻香白酒的生产,能够精准控制微生物,稳定发酵性能,大幅度提高酒体的绵柔度、丰满度,增加白酒风味物质和功能因子,提升白酒口感的舒适度和利于健康的有益成分。所述的具有相应酿造功能的微生物为:酿酒酵母、耐酸乳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上述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16875、16876、16877、16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柔型芝麻香白酒 多菌种纯培养 高温发酵 风味物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柔型芝麻香白酒工艺及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良 于飞跃 +1 位作者 杨海波 李行 《酿酒科技》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芝麻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在吸收了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酿造精髓的基础上独创了新的酒体风格特点,该香型白酒香气幽雅、酒体丰满、风格独特。近年来,随着消费趋势的转变,绵柔型酒体受到市场的普遍... 芝麻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在吸收了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酿造精髓的基础上独创了新的酒体风格特点,该香型白酒香气幽雅、酒体丰满、风格独特。近年来,随着消费趋势的转变,绵柔型酒体受到市场的普遍青睐。本文以乾隆江南绵柔芝麻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绵柔型芝麻香独特的风味物质体系,分析了其形成的工艺基础,构建了绵柔型芝麻香白酒的酿造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柔型芝麻香白酒 酿造生产工艺 风味物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酱白酒酿造关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海波 于飞跃 李行 《酿酒》 CAS 202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有着多菌种自然接种、边糖化边发酵的固态发酵过程。因自然环境、酿造原料、糖化发酵剂种类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有着多菌种自然接种、边糖化边发酵的固态发酵过程。因自然环境、酿造原料、糖化发酵剂种类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风格典型的各种香型。中国白酒有四种基本香型,即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由四种基本香型白酒衍生出十二种香型。酱香型白酒作为我国白酒主要的香型,在我国拥有着十分久远的发展历史。近些年来随着消费者口味取向由重“香”到重“味”的逐步转变,香型这种源于生产的单一分类方法已经突显出其局限性。为此,在准确地把握了消费者饮酒习惯变化的前提下,继承传统工艺,并加以进一步地提升和发展,推出更加绵柔的乾酱白酒,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酱白酒 关键工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