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CaCO_(3)及纳米ZnO的道路沥青性能的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胡亚洲 赵法伟 +1 位作者 郑永建 于韵 《工程与建设》 2025年第2期461-463,共3页
传统道路沥青存在高温易软化、低温易脆裂等不足。因此,本研究选用70号道路沥青为基础材料,对纳米CaCO_(3)和纳米ZnO进行表面处理后,以不同比例添加到沥青中制备试样。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aCO_(3)和纳米ZnO添加量合理增加,从H1至H5试样... 传统道路沥青存在高温易软化、低温易脆裂等不足。因此,本研究选用70号道路沥青为基础材料,对纳米CaCO_(3)和纳米ZnO进行表面处理后,以不同比例添加到沥青中制备试样。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aCO_(3)和纳米ZnO添加量合理增加,从H1至H5试样的弯曲应变从2 800με升至3 300με,弯曲强度从8.5 MPa提升到9.5 MPa,柔韧性和强度增强;但H6因添加量过高性能下降,其中H5配合比优势明显,在柔韧性、强度、抗变形及高温稳定性上达到良好平衡,有望在实际道路铺设中减少病害,提升道路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_(3) 纳米ZNO 道路沥青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变化的研究(一) 被引量:9
2
作者 于韵 蒋正武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3年第5期3-4,共2页
采用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下,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IRH)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无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IRH下降主要受水分扩散与自干燥的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减小,水分扩散对IRH的影响减小,... 采用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下,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IRH)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无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IRH下降主要受水分扩散与自干燥的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减小,水分扩散对IRH的影响减小,自干燥的影响增大,IRH的下降幅度增大。水养护对延迟混凝土早期IRH的下降有一定作用,水灰比越大,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养护 内部相对湿度 测试 水灰比 自干燥 水分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变化的研究(二) 被引量:7
3
作者 于韵 蒋正武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3年第6期6-7,共2页
In this paper,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IRH)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W/C ratios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at early ages are studied by testing IRH change of concrete.Its results indicate,under no-curing con... In this paper,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IRH)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W/C ratios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at early ages are studied by testing IRH change of concrete.Its results indicate,under no-curing condition,the IRH reduction of concrete is mainly dependent on moisture diffusion as well as self-desiccation.With the reduction of W/C ratio,the effect of moisture diffusion on IRH reduces,the effect of self-desiccation increases, and meanwhile,the reduction of lRH at different ages increases.After water curing for 28 days,the reduction of IRH with different W/C ratio is mainly dependent on moisture diffusion,and its declining trend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W/C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养护 相对湿度 水灰比 龄期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墙乳胶漆中甲醛释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于韵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79,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环境测试舱,采用酚试剂比色法,研究内墙乳胶漆中甲醛的释放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内墙乳胶漆中甲醛释放呈一定规律性,但在一定条件下,甲醛释放率与涂料中甲醛含量无明显直接关系。
关键词 甲醛 释放特征 释放率 小型环境测试舱 丙烯酸内墙乳胶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内墙乳胶漆中VOCs散发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韵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71,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环境测试舱,对丙烯酸内墙乳胶漆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跟踪监测VOCs的散发特征。结果表明,丙烯酸内墙乳胶漆中的VOCs散发呈一定规律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其TVOC在空气中的散发浓度和样品中TVOC的全含量并无明显线性相关性。
关键词 VOCS TVOC 散发特征 小型环境测试舱 丙烯酸内墙乳胶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吸水SAP对高强混凝土毛细管负压和塑性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韵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5,59,共4页
通过混凝土内部毛细管负压试验以及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分析预吸水SAP对高强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塑性阶段初始裂缝出现时间与混凝土毛细管负压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成正比;塑性阶段裂缝数量、裂缝面积与毛细管... 通过混凝土内部毛细管负压试验以及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分析预吸水SAP对高强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塑性阶段初始裂缝出现时间与混凝土毛细管负压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成正比;塑性阶段裂缝数量、裂缝面积与毛细管负压增长坡度成反比。SAP额外引水量比越大,混凝土毛细管负压拐点出现时间越迟,毛细管负压增长坡度越平缓,混凝土塑性阶段抗裂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SAP) 低水胶比 塑性开裂 毛细管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扩散与自干燥对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韵 蒋正武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10期8-9,15,共3页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由于自干燥和水分扩散引起的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IRH)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水灰比混凝土的早期IRH变化主要受水分扩散的影响;而对于低水灰比的混凝土,其早期IRH变化不仅受水分扩散影响,同时也受到自干燥...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由于自干燥和水分扩散引起的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IRH)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水灰比混凝土的早期IRH变化主要受水分扩散的影响;而对于低水灰比的混凝土,其早期IRH变化不仅受水分扩散影响,同时也受到自干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内部相对湿度 自干燥 水分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墙涂料中VOCs释放特征研究
8
作者 于韵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7-169,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环境测试舱,使用热解吸气相色谱跟踪法,研究丙烯酸内墙乳胶漆中VOCs的释放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内墙乳胶漆中的VOCs释放有一定规律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内墙涂料中TVOC在空气中的释放浓度和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 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环境测试舱,使用热解吸气相色谱跟踪法,研究丙烯酸内墙乳胶漆中VOCs的释放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内墙乳胶漆中的VOCs释放有一定规律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内墙涂料中TVOC在空气中的释放浓度和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全含量并无明显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TVOC 释放特征 小型环境测试舱 丙烯酸内墙乳胶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干燥与内部相对湿度的研究
9
作者 于韵 蒋正武 《中国建材科技》 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
研究不同水胶比(mw/mb)、不同浆体体积含量、不同矿物掺和料以及不同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由自干燥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IRH)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越小自干燥引起的IRH下降越大;矿物掺和料对... 研究不同水胶比(mw/mb)、不同浆体体积含量、不同矿物掺和料以及不同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由自干燥引起的内部相对湿度(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IRH)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越小自干燥引起的IRH下降越大;矿物掺和料对自干燥引起的IRH分布的影响与其组成、活性和细度有关;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自干燥效应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相对湿度 自干燥 高性能混凝土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路径研究
10
作者 于韵 王嘉晖 《广播电视网络》 2024年第S2期67-70,共4页
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技术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产业进入数字化转型的阶段。然而,数字化为传媒产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迭代迅速、内容同质化、著作权保护、外部企业竞争等挑战。... 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技术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产业进入数字化转型的阶段。然而,数字化为传媒产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迭代迅速、内容同质化、著作权保护、外部企业竞争等挑战。本文聚焦技术赋能传媒产业的现状,总结当前发展的瓶颈,为传媒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产业 数字化 技术瓶颈 人才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