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热泵余热回收技术的58SiMn钢件生产中热工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辉 秦盼盼 +2 位作者 陈丽丽 于陆宁 刘士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用热泵技术对东基集团在加工筒型结构件(58SiMn钢材)的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的可行性以及将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职工洗浴用水和蒸汽锅炉的补偿水的可行性.方法对基于热泵技术基础之上的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系统的组成、... 目的探讨用热泵技术对东基集团在加工筒型结构件(58SiMn钢材)的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的可行性以及将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职工洗浴用水和蒸汽锅炉的补偿水的可行性.方法对基于热泵技术基础之上的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热工参数等,根据热泵的技术特点运用热力学机理着重对生产过程中中频加热机组、中频电源的热能散失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通过分析与计算生产过程中每小时可回收余热4.16×106kJ,回收的热量可以每小时产生约17.33t 55℃的热水.结论每小时产生的热水完全可以满足该厂蒸汽锅炉的补偿水和生产车间职工洗浴用水的需要,证明了所设计的筒型体结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泵式余热回收系统是合理的.在实现废热利用的同时,即可减少冷凝热对环境产生的热污染,又可减少冷却塔的运行费用和噪声,还可以减少蒸汽锅炉的用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技术 余热 余热回收系统设计 热工参数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热回收系统中筒形件58SiMn组织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辉 陈丽丽 +2 位作者 秦盼盼 于陆宁 刘士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985,共5页
目的探讨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中筒型结构件(58SiMn钢材)余热回收时组织性能变化,为基于热泵系统的回收工艺做必要的准备以及以沈阳的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职工洗浴用水和蒸汽锅炉补偿水的可行性.方法基于热泵技术基... 目的探讨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中筒型结构件(58SiMn钢材)余热回收时组织性能变化,为基于热泵系统的回收工艺做必要的准备以及以沈阳的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用于加热职工洗浴用水和蒸汽锅炉补偿水的可行性.方法基于热泵技术基础之上的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热工参数等).建立余热回收系统,测定了生产现场随季节变化的筒型件冷却过程,确定了以组织分析方法为主的研究手段,对筒型件进行了不同温度(750~850℃)加热透热时间2 min,转变为稳定组织的保温时间为10 min,然后进行空冷的处理,最后对样品进行金相观察.比较处理前后的组织变化.结果在筒型件970℃开始余热回收将不会降低其力学性能,反而力学性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结论结果说明所设计的筒型体结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泵式余热回收系统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技术 余热回收系统设计 温度测试 金相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热式坩埚盐浴炉的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辉 屈震 +5 位作者 李世男 高章育 张彦杰 于凤梅 许伟 于陆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7-912,共6页
目的研究与改进外热式坩埚电阻盐浴炉,提高热效率.方法根据要求完成了炉膛结构的设计,电热元件的选用及其分布,高温电阻炉耐火材料和坩埚材料的选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完成对电阻炉的设计的改进.结果改进后的外热式坩埚盐浴炉,控温... 目的研究与改进外热式坩埚电阻盐浴炉,提高热效率.方法根据要求完成了炉膛结构的设计,电热元件的选用及其分布,高温电阻炉耐火材料和坩埚材料的选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完成对电阻炉的设计的改进.结果改进后的外热式坩埚盐浴炉,控温精度高,在±7℃以内;从室温升温到预定温度950℃需要148 min,且升温过程平稳;炉壳温度仅为50℃,保温效果好.结论通过优化改进后的外热式坩埚盐浴炉与传统电阻炉相比,在加热效率上有所提高,坩埚受热也更均匀,保温蓄热也得到明显改善,更能够满足TD渗钒工艺要求,对尺寸较小的工件进行TD盐浴处理效果较好;改进后的外热式坩埚盐浴炉在性能、操作方便性、热效率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浴电阻炉 炉膛结构 电热元件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热回收系统中板式换热器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辉 胡晓洁 +3 位作者 王冲 于陆宁 于凤梅 徐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8-733,共6页
目的计算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中电源冷却系统的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校核该组合的换热量和压力.方法分析基于热泵基础之上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工况和电源冷却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传热过程.运用传热学对板式换热... 目的计算东基集团余热回收系统中电源冷却系统的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校核该组合的换热量和压力.方法分析基于热泵基础之上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工况和电源冷却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传热过程.运用传热学对板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根据电源冷却循环水的压力要求确定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并计算该组合的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总传热系数,校核其换热量和压力.结果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为(2×10)/(2×10),换热量为2.86×105J/s,总传热系数为4 946.21 W/(m2·K).板式换热器在电源冷却系统中的另一个作用是保证进、出口水质要求.结论计算得到的板式换热器的流程组合满足换热量和压力的要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换热量 传热系数 流程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的链传动平衡翼温度场及变形规律
5
作者 陈辉 王冲 +3 位作者 刘晓晓 于凤梅 徐伟 于陆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6-1112,共7页
目的研究东基集团热冲压生产线的余热回收传送链上的平衡翼在换热器下工作的温度场变化规律,解决平衡翼高温及受载情况下的变形问题.方法利用Pro/Engineer快速建立平衡翼的几何模型,应用Pro/Mechnica的Thermal模块设定边界条件模拟得出... 目的研究东基集团热冲压生产线的余热回收传送链上的平衡翼在换热器下工作的温度场变化规律,解决平衡翼高温及受载情况下的变形问题.方法利用Pro/Engineer快速建立平衡翼的几何模型,应用Pro/Mechnica的Thermal模块设定边界条件模拟得出筒形体与平衡翼热传导下的平衡翼温度场云纹图,再应用Pro/Mechnica的Structure模块分析平衡翼在温度场云纹图中最高温度下工作时受筒形体重量影响的形变规律,得到其形变图.结果通过Pro/Mechnica分析,在平衡翼温度场云纹图中模拟得出的最高温度为867℃,其出现在底部的销钉槽处.平衡翼在此高温下工作的最大变形量为1.526 mm,形变率为1.38%,不影响其正常工作.结论应用Pro/Mechnica模拟滚子链的平衡翼温度场及其应变变化规律,可以简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和减少试验验证的工作量,并为制造工艺和控制工艺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Mechnica 温度场 热力学分析 链条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冲压冷却循环系统的余热回收压力控制
6
作者 陈辉 刘晓晓 +3 位作者 胡晓洁 于凤梅 许伟 于陆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328,共6页
目的研究余热回收系统中水循环路径,实现系统中四台水泵随压力变化而自动启停的控制并最终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结合热冲压工艺对水的循环路径进行分析,通过得到的冷却循环系统的逻辑控制关系,分析压力影响因素.分析水泵的电气实现过... 目的研究余热回收系统中水循环路径,实现系统中四台水泵随压力变化而自动启停的控制并最终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结合热冲压工艺对水的循环路径进行分析,通过得到的冷却循环系统的逻辑控制关系,分析压力影响因素.分析水泵的电气实现过程,利用VB对冷却循环系统的压力控制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得到了根据流量变化可以改变液体压力,通过压力变化来控制水泵的开启.当压力高于0.48 MPa时,电控阀C1开启;当压力低于0.4 MPa时,水泵的开启还受到时间的限制,当前一台开启时间低于3 min时,水泵的启停情况不变.经过VB模拟证明,提出的控制方案是可靠的.结论根据压力变化可以实现冷却循环系统水的自动循环,根据逻辑控制过程来编订程序可以减少循环错误,节省大量时间,取得更大收益;同时利用压力控制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相似过程控制的液体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系统 控制方案设计 压力控制 逻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